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采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同时对两个以上单体装配式墙板进行叠加法生产,输送供料采用移动分类输送供料方法,生产线的作业方式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通过移动分类输送供料方法,做到准点、准时、准量专业化规模化投料生产成型。相对目前现有通用生产工艺同等生产规模,节省生产性用地70%以上,节省生产性用厂房可达15倍;有效扩展了生产操作工作面,大幅提高了机械、人工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机械自动化投料的精准和规范化生产,相对传统生产成型工艺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The production line of building assembled wall panel by using superposition forming die lif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经过短短的几年推广,已越来越得人们的认可和接受,发展势头迅猛,装配式建筑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然而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构件实现装配化和构件生产方式也就五花八门,在现有装配式建筑技术条件下,当前的装配式建筑主要还是在建筑围护构造内外墙体这一块可有效实现构件装配化施工,且在装配式建筑中的装配构件的占比也相当大,同时它的生产工艺也是多种多样的,而在当前比较先进也相对普遍应用的生产方式主要是以下两种为主。一种是采用移动平模,固定集中点投料工艺成型,其工艺实际是将砼构件生产原料在一个固定集中点投料到移动平模内加工成型,然后将移动平模移动至初养护车间养护,当构件达到一定强度后,脱模送到成品库继续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出厂安装。另一种是采用固定平模,移动输送投料工艺成型,其工艺是将砼构件成型平模设置在固定位置,然后将构件生产原料移动输送到成型平模固定位置投料到固定平模内加工成型,待构件初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脱模运到成品库继续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后出厂安装。无论是移动平模固定集中点投料生产工艺,还是固定平模移动输送投料生产工艺,它们共同的优点:一是将砼构件加工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露天预制场,简易模具加人力的生产成型方式,转变为工厂化,机械化工业化生产模式;二是通过精密模具浇注成型和规范操作,从根本上确保了成型构件成品尺寸的高度精确标准,从而大幅提升了构件的生产质量;三是由于工业化标准化投料精准度高,从根本上杜绝了生产原材料的浪费,相对传统粗放型生产大幅降低了生产原材料的损耗。但是它们仍然共同存在的缺点是:一是生产性占用土地面积很大,建一个中等规模的生产基地,一般要占用100-200亩土地;二是需要大量的生产成型专用模具,且生产效率低,设备投入大,一般投资在千万元以上;三是两种生产方式的成型产品,一般在生产场内都要进行场内二次转运,由于预制砼成品的笨重特性导致转运的人力、设备、能源消耗巨大,从而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幅高于传统工艺成型产品;四是生产性用房面积要求大,必须有单独的原料车间、成型车间、成品初养护车间、成品库等。因此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有效扩大了生产操作工作面,节省生产性用地70%以上,节省生产性用厂房可达15倍,大幅提高了机械、人工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采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可同时对两个以上单体装配式墙板进行叠加法生产,输送供料采用移动分类输送供料方法,生产线的作业方式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可以是单排机组生产线也可以是双排机组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顶部设有生产原料运送吊车,材料通过生产线顶部吊车按生产工艺要求将装配式墙板生产原料移动输送投料到生产线各单体成型模内。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设有一条与生产线平行的行车通道,用于通行车辆将生产原料运进或将生产成品运出,行车通道可以是仅一侧有一条单排机组生产线,也可以是两侧各有一条单排机组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的行车通道地面上安装有两条地面钢轨,用于行走生产专用设备电动平板车。采用本专利技术流水生产线生产建筑装配式墙体大板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升模:起动流水生产线上的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机械自动将固定的叠加法成型模的、边模、升模到设定高度的生产位置并固定定位;(2)板底铺隔离膜:移动生产专用送料机通过行车道顺生产线向设定工位移动就位后,隔离膜输送装置向成型模内输送隔离膜进行铺设;(3)板底满铺砂浆:砂浆输送管按要求在需要铺浆位置适时到达输送砂浆到成型模内进行板底铺砂浆;(4)板底铺钢丝网:通过移动输送方式将钢丝网输送到成型模内铺设板底钢丝网;(5)安钢筋笼:通过移动输送方式将钢筋笼吊送到成型模内安装;(6)安填芯板:通过移动输送方式将填芯板运送到成型模内并按要求安放定位;(7)管路预设、预埋:通过移动输送方式将成型构件所需预设、预埋管件送到成型模内安装;(8)板肋灌注混凝土:混凝土输送管按要求在需浇注砼的板筋位置适时到达输送混泥土到板筋内振捣密实;(9)板面铺钢丝网:通过移动输送方式将钢丝网输送到成型模内布设板面钢丝网;(10)板面满铺砂浆:砂浆输送管按要求在需要铺砂浆位置适时到达输送砂浆到成型模内满铺板面砂浆;(11)板面搓平:待成型模内构件水泥砂浆达到适当强度后,用抹灰机将板面抹平并拉毛。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通过移动分类输送供料方法,做到准点、准时、准量专业化规模化投料生产成型;本专利技术是采用无底模叠加法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流水作业生产线,生产成品不需要场内二次转运,有效将产品生产成型、养护、仓储实现三合一大幅节省了生产性用地、人力消耗和能源消耗。相对目前现有通用生产工艺同等生产规模,节省生产性用地70%以上,节省生产性用厂房可达15倍。其关键是相对现有及传统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有效扩展了生产操作工作面,大幅提高了机械、人工的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采用机械自动化投料的精准和规范化生产,相对传统生产成型工艺有效提升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单排机组生产线的平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排机组生产线的平面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单道双排机组生产线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图中,1是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2是行车通道,3是地面钢轨,4是生产原料运送吊车,A、B、C为固定成型模升模机的工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从图1-图2可知,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所述流水生产线采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同时对两个以上单体装配式墙板进行叠加法生产,输送供料采用移动分类输送供料方法,生产线的作业方式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可以是单排机组生产线也可以是双排机组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顶部设有生产原料运送吊车,材料通过生产线顶部吊车按生产工艺要求将装配式墙体大板生产原料移动输送投料到生产线各单体成型模内。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设有一条与生产线平行的行车通道,用于通行车辆将生产原料运进或将生产成品运出,行车通道可以是仅一侧有一条单排机组生产线,也可以是两侧各有一条单排机组生产线。本专利技术的流水生产线的行车通道地面上安装有两条地面钢轨,用于行走生产专用设备电动平板车。从图3可知,采用本专利技术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工艺流程,包括如下步骤:(1)升模:起动流水生产线上的叠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采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同时对两个以上单体装配式墙板进行叠加法生产,输送供料采用移动分类输送供料方法,生产线的作业方式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流水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采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同时对两个以上单体装配式墙板进行叠加法生产,输送供料采用移动分类输送供料方法,生产线的作业方式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生产线是单排机组生产线也或双排机组生产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顶部设有生产原料运送吊车,材料通过生产线顶部吊车按生产工艺要求将装配式墙体大板生产原料移动输送投料到生产线各单体成型模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设有一条与生产线平行的行车通道,用于通行车辆将生产原料运进或将生产成品运出,行车通道可以是仅一侧有一条单排机组生产线,也可以是两侧各有一条单排机组生产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叠加法成型模升模机生产建筑装配式墙板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线的行车通道地面上安装有两条地面钢轨,用于行走生产专用设备电动平板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国辉,
申请(专利权)人:仇国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