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36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包括笼型架,所述笼型架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以及复数根支撑杆。所述复数根支撑杆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边缘排布围合成筒体结构的笼型架从而当导线缠绕在所述筒体外表面时允许所述导线缠绕以形成线圈。通过所述笼型架内套支撑在变压器纸板制作的壁厚为3mm的筒型结构内,以提供所述筒型结构外缠绕线圈的径向支撑力,有助于解决了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采用3mm厚所述筒型结构缠绕所述线圈无法满足抗短路能力的技术问题。

Support device of built-in reactor c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电力设备的设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具有限制短路电流功能的大阻抗变压器已经日益普遍,内置电抗器作为大阻抗变压器的一种实现型式,因其结构简洁、性价比高、技术风险小而颇受各大变压器厂家的青睐。所述内置电抗器一般用于10KV,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研发的产品需要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工作,因此对应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需要提高产品的耐压场强。现有技术中,在所述内置电抗器的结构中缠绕有线圈,而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上,现有技术中的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为筒形结构,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需要同时满足抗短路能力,以及耐压场强的要求。在10KV的现有技术中,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采用环氧玻璃丝材料或酚醛纸板材料制作,但是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无法满足耐压场强的要求。此外,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在致力于寻找解决满足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抗短路力以及耐压场强的技术方案,进而有助于解决采用现有技术的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无法满足大于或等于35KV高压环境下的耐压场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一种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包括笼型架,所述笼型架包括第一端盖和一第二端盖,以及一笼型架主体;所述笼型架主体包括复数根支撑杆;所述复数根支撑杆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边缘排布围合成筒体结构的笼型架从而当导线缠绕在所述筒体外表面时允许所述导线缠绕以形成线圈。本实施例通过所述笼型架实现了在满足支撑线圈的机械性能要求下,同时满足耐压场强的要求。有助于解决了在大于或等于35KV的高压环境下采用3mm厚所述筒型结构缠绕所述线圈无法满足抗短路能力的技术问题。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杆穿接孔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杆穿接孔。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螺杆穿接孔和第二螺杆穿接孔用于穿接螺杆。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笼型架还包括至少一个环形支撑件;所述环形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且所述环形支撑件同轴套接在所述筒体结构上。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所述环形支撑件的所述绝缘笼型架的具体结构,以使所述环形支撑件用于增强所述笼型架的强度。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槽和第二插接槽,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上。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部上分别设置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具体结构,以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通过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插接在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分别为沿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外缘延伸的对接插口。在本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第一插接槽和所述第二插接槽的具体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插接槽插接的一端对应设置有具有第一凹陷的第一台阶形状,所述第一台阶形状与插接的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相抵以对所述第一端盖向所述第二端盖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具有第一凹陷的第一台阶形状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实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第一端盖的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支撑件上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支撑杆上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凹槽以使当所述环形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时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安装以实现所述环形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通过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使所述环形支撑件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环形支撑件包括多个所述环形支撑件,所述多个所述环形支撑件从所述第一端盖朝向所述第二端盖的方向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多个所述环形支撑件如何在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排布的方式。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以及螺杆和纸筒;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分别夹在所述笼型架两端的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上;所述螺杆通过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相对设置的通孔以及所述第一端盖上的所述第一螺杆穿接孔和所述第二端盖上的第二拉杆螺杆穿接孔贯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以及所述笼型架,并通过所述螺杆两端螺接的两个螺母旋紧压合之间的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以及所述笼型架;所述纸筒套设在所述笼型架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线圈沿所述纸筒的径向缠绕。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笼型架具有填充变压器油的所述容纳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所述容纳空间中填充变压器油的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的结构。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的环形排布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的矩形排布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环形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缠绕线圈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如下:标号含义1笼型架11第一端盖111第一螺杆穿接孔112第一插接槽12第二端盖121第二螺杆穿接孔122第二插接槽13支撑杆131第一凹陷132第一台阶形状133第二凹槽14环形支撑件141第一凹槽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螺杆5螺母6纸筒具体实施方式申请人发现,将电抗器的应用高压环境从10KV提高到大于或等于35KV(即电压等级)后,现有技术中所述电抗器的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无法再满足耐压场强的要求,即电压环境大幅提高后的绝缘能力。图1为现有技术中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采用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包括:/n一笼型架(1);/n所述笼型架(1)包括:/n一第一端盖(11);和/n一第二端盖(12);以及/n一笼型架主体,所述笼型架主体包括:/n复数根支撑杆(13),所述复数根支撑杆(13)沿所述第一端盖(11)和所述第二端盖(12)的边缘排布围合成筒体结构的笼型架从而当导线缠绕在所述筒体外表面时允许所述导线缠绕以形成线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包括:
一笼型架(1);
所述笼型架(1)包括:
一第一端盖(11);和
一第二端盖(12);以及
一笼型架主体,所述笼型架主体包括:
复数根支撑杆(13),所述复数根支撑杆(13)沿所述第一端盖(11)和所述第二端盖(12)的边缘排布围合成筒体结构的笼型架从而当导线缠绕在所述筒体外表面时允许所述导线缠绕以形成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1)和所述第二端盖(12)上分别相对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螺杆穿接孔(111)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杆穿接孔(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型架(1)还包括:
至少一个环形支撑件(14),所述环形支撑件(14)设置在所述第一端盖(11)和所述第二端盖(12)之间,且所述环形支撑件(14)同轴套接在所述筒体结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1)和所述第二端盖(12)连接所述支撑杆(13)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插接槽(112)和第二插接槽(122),所述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插接在所述第一插接槽(112)和所述第二插接槽(1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112)和所述第二插接槽(122)分别为沿所述第一端盖(11)和所述第二端盖(12)外缘延伸的对接插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电抗器线圈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3)与所述第一插接槽(112)插接的一端对应设置有具有第一凹陷(131)的第一台阶形状(132),所述第一台阶形状(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锐斌刘虹迟主升李林达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西门子变压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