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华专利>正文

竹凉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2 阅读:3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竹凉床,其特征是:床板(1)由竹片(2)与编织线(3)相编织,底粘有一层粗沙布(4);床架(5)由支撑架(6)、连接卡(7)、脚(8)构成,3节支撑架(6)的两侧端头分别由2个连接卡(7)的卡块(9)、卡块(10)固定连接,脚(8)与连接卡(7)的卡块(11)固定连接,卡块(9)与卡块(10)铰接,卡块(10)或者卡块(9)与卡块(1)铰接;床板(1)与床架(5)固定连接,竹片(2)与卡块(9)、卡块(10)垂直。(*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竹凉床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床很多,就是没有一种既小巧美观又舒适,运放方便的竹凉床。夏天很热为了乘凉,各地都有土制凉床,不仅工艺粗,不能折叠,又笨重又占地方,有时还会夹头发和皮肤,既不美观不舒适,更不利于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竹凉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凉床,其特征是床板1由竹片2与编织线3相编织,底粘有一层粗沙布4;床架5由支撑架6、连接卡7、脚8构成,3节支撑架6的两侧端头分别由2个连接卡7的卡块9、卡块10固定连接,脚8与连接卡7的卡块11固定连接,卡块9与卡块10铰接,卡块10或者卡块9与卡块1铰接;床板1与床架5固定连接,竹片2与卡块9、卡块10垂直。所述的支撑架6、脚8为竹材。本技术是一种休闲式凉床,从床板到床架全是竹子,透气性好、散热快,床板是用纯天然毛竹,薄片长条,先用线纺织成块,再在反面上胶压布,使整过受力面成整体,床架的支撑架6是用多层竹片胶压造型,组合而成,再将床板固定在床架的支撑架6上,床面从上看,有点象冲浪板,中间大两头小,四个角都是圆的,很好看。支撑架6是三接组合,中间一接较长,大人躺在床上重量大部分在中间,所以四个床脚8也在中间,连接处是一种特制金属连接卡7,可开可折还可以任意调整角度。可躺可靠,休闲乘凉携带都很实用。本技术从床架、床板、脚都能折在一起,小巧美观,躺着舒适,运放方便,不夹头发和皮肤,有利于健康,也很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床架5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展开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连接卡7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床架5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支撑架6一段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床板1编织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竹凉床,床板1由竹片2与编织线3相编织,底粘有一层粗沙布4;床架5由支撑架6、连接卡7、脚8构成,3节支撑架6的两侧端头分别由2个连接卡7的卡块9、卡块10固定连接,脚8与连接卡7的卡块11固定连接,卡块9与卡块10铰接,卡块10或者卡块9与卡块1铰接;床板1与床架5固定连接,竹片2与卡块9、卡块10垂直。所述的支撑架6、脚8为竹材。如图1、图2所示,床板1、床架5中间大两头小,四个角都是圆的。权利要求1.一种竹凉床,其特征是床板(1)由竹片(2)与编织线(3)相编织,底粘有一层粗沙布(4);床架(5)由支撑架(6)、连接卡(7)、脚(8)构成,3节支撑架(6)的两侧端头分别由2个连接卡(7)的卡块(9)、卡块(10)固定连接,脚(8)与连接卡(7)的卡块(11)固定连接,卡块(9)与卡块(10)铰接,卡块(10)或者卡块(9)与卡块(1)铰接;床板(1)与床架(5)固定连接,竹片(2)与卡块(9)、卡块(10)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凉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撑架(6)、脚(8)为竹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竹凉床。一种竹凉床,其特征是床板(1)由竹片(2)与编织线(3)相编织,底粘有一层粗沙布(4);床架(5)由支撑架(6)、连接卡(7)、脚(8)构成,3节支撑架(6)的两侧端头分别由2个连接卡(7)的卡块(9)、卡块(10)固定连接,脚(8)与连接卡(7)的卡块(11)固定连接,卡块(9)与卡块(10)铰接,卡块(10)或者卡块(9)与卡块(1)铰接;床板(1)与床架(5)固定连接,竹片(2)与卡块(9)、卡块(10)垂直。本技术具有可折叠的特点。文档编号A47C19/12GK2662749SQ20032011595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郑华 申请人:郑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