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243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打磨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一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上端,第二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下端,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第三导轮设置在第二固定臂上端,第四导轮设置在第二固定臂下端,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架、转轴和打磨柱,转轴串接打磨柱,并连接在固定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利用传送装置将板材匀速送入打磨装置,使得板材打磨均匀,与此同时,还解放了不必要的劳动力,节约了生产成本,十分实用。

An automatic feeding edge gri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磨边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板材磨边工程中,对板材进料的速度要求较高,不同的进料速度,板材的打磨效果也是不同的,现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工厂对板材的打磨采用人工推进的方法,其效率低下,而且人工推进的速度不能恒定,导致打磨效果各不相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包括工作台,以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打磨装置,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导轮、第二导轮,第一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上端,第二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下端,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第三导轮设置在第二固定臂上端,第四导轮设置在第二固定臂下端,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架、转轴和打磨柱,转轴串接打磨柱,并连接在固定架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送装置与第二传送装置内部导轮的间距与板材的厚度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工作台右端设有斜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传送装置将板材匀速送入打磨装置,使得板材打磨均匀,与此同时,还解放了不必要的劳动力,节约了生产成本,工作台右端设有斜坡,有利于打磨好的板材滑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包括工作台1,以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在工作台1上的第一传送装置2、第二传送装置3和打磨装置4,第一传送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臂22、第一导轮21、第二导轮23,第一导轮21设置在第一固定臂22上端,第二导轮23设置在第一固定臂22下端,第二传送装置3包括第二固定臂32、第三导轮31和第四导轮33,第三导轮31设置在第二固定臂32上端,第四导轮33设置在第二固定臂32下端,打磨装置4包括固定架43、转轴42和打磨柱41,转轴42串接打磨柱41,并连接在固定架43上。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导轮、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上端,所述第二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下端,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所述第三导轮设置在第二固定臂上端,所述第四导轮设置在第二固定臂下端,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架、转轴和打磨柱,所述转轴串接打磨柱,并连接在固定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进料磨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以及从左往右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的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和打磨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臂、第一导轮、第二导轮,所述第一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上端,所述第二导轮设置在第一固定臂下端,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包括第二固定臂、第三导轮和第四导轮,所述第三导轮设置在第二固定臂上端,所述第四导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安特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