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砼结构在加固施工中打磨面质量差,凹凸不平,效率低下,不利于钢板与砼结构贴合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盒,矩形盒内有第一锥齿轮,矩形盒内有圆柱壳体,壳体内有第二锥齿轮,壳体侧板上有多个第三锥齿轮,壳体外侧有齿圈,矩形盒腔内下端有齿轮,矩形盒下侧有齿条;壳体右侧板上贯穿有转轴,转轴上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壳体右端面上有第二端面齿轮,第一端面齿轮与第二端面齿轮之间有间隔,间隔内有多个能左右摆动的活动板,壳体右侧有竖直且能左右移动的立板,立板与矩形盒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立板右侧有打磨盘,立板左右移动能带动活动板左右摆动,活动板上端两侧有轮齿。
A strengthening device for concret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加工
,特别是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裂度以及局部和整体的稳定性,以满足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要求。但在工程实践中,经常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对建筑物本身进行加固处理,如由于前期勘察不准确不齐全、建筑物的用途改变、扩建、自然灾害及水灾爆炸、年代久远腐蚀风化等。外包钢加固和粘贴钢板加固是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砼结构加固方法。采用这两种方式前,要求在建筑物表面上需要固定粘贴钢板的位置上进行打磨,去除结合面风化酥松、碳化锈裂层以及油污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的基层。之后,对打磨面进行凿毛,以使得粘贴剂能将钢板牢靠的粘贴在砼结构表面。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力提着打磨机借助不同的作业工具进行打磨,效率低而且质量差,不利于后期粘钢作业。也有一部分采用支架,将打磨机固定在支架上,然后人工操纵支架完成打磨,本质上还是人为控制在某个部位的打磨时间及打磨深度,打磨的效果受认为影响因素较大,打磨之后的表面依然会存在凹凸不平,不利于钢板与砼结构结合,甚至出现分离,一旦出现钢板与砼结构分离,钢板就起不到加固作用,而且加固时一般是对梁底及侧壁进行粘贴钢板,但现有技术中,需要工人手举或者利用工具举起打磨装置,打磨过程中的粉尘散落下来,影响施工环境,而且还会对工人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砼结构在加固施工中打磨面质量差,凹凸不平,效率低下,不利于钢板与砼结构贴合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盒,矩形盒内有竖直且能主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矩形盒内有开口向左的圆柱壳体,壳体内有与第一锥齿轮同轴的第二锥齿轮,壳体侧板上转动固定有多个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同时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啮合,壳体外侧固定有齿圈,矩形盒腔内下端铰接有与齿圈啮合的齿轮,矩形盒下侧有沿前后放置的齿条,齿轮下端贯穿壳体侧壁且与齿条啮合,齿条固定在建筑物表面;所述的壳体右侧板上贯穿有与第二锥齿轮同轴的转轴,转轴左端贯穿壳体且与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转轴上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第一端面齿轮左侧有固定在壳体右端面上有第二端面齿轮,第一端面齿轮与第二端面齿轮之间有间隔,间隔内有多个能左右摆动的活动板,壳体右侧有竖直且能左右移动的立板,立板与矩形盒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立板右侧有能跟随转轴转动的打磨盘,立板左右移动能带动活动板左右摆动,活动板上端两侧有轮齿,当活动板上端处于左侧且与第二端面齿轮啮合时,壳体固定不转,当活动板上端处于右侧且与第一端面齿啮合时,第二锥齿轮固定不转。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能够打磨完成的表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减少凹凸,能沿着既定好的线路行走,不需要人为干预,能控制打磨深度及打磨强度,大大提高打磨效率及打磨质量,利于后期钢板与砼结构的结合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矩形盒的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壳体及其上的零部件连接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壳体及其上的零部件连接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动板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立板、打磨盘及其上的零件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7给出,本专利技术包括矩形盒1,矩形盒1内有竖直且能主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2,矩形盒1内有开口向左的圆柱壳体3,壳体3内有与第一锥齿轮2同轴的第二锥齿轮4,壳体3侧板上转动固定有多个第三锥齿轮5,第三锥齿轮5同时与第一锥齿轮2、第二锥齿轮4啮合,壳体3外侧固定有齿圈6,矩形盒1腔内下端铰接有与齿圈6啮合的齿轮,矩形盒1下侧有沿前后放置的齿条7,齿轮下端贯穿壳体3侧壁且与齿条7啮合,齿条7固定在建筑物表面;所述的壳体3右侧板上贯穿有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的转轴8,转轴8左端贯穿壳体3且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固定,转轴8上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9,第一端面齿轮9左侧有固定在壳体3右端面上有第二端面齿轮10,第一端面齿轮9与第二端面齿轮10之间有间隔,间隔内有多个能左右摆动的活动板11,壳体3右侧有竖直且能左右移动的立板12,立板12与矩形盒1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立板12右侧有能跟随转轴8转动的打磨盘13,立板12左右移动能带动活动板11左右摆动,活动板11上端两侧有轮齿,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左侧且与第二端面齿轮10啮合时,壳体3固定不转,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右侧且与第一端面齿啮合时,第二锥齿轮4固定不转。当第二锥齿轮4固定时,第一锥齿轮2经多个第三锥齿轮5带动齿圈6转动使得齿轮在齿条7上前后移动,当壳体3固定时,第一锥齿轮2经多个第三锥齿轮5带动第二锥齿轮4转动。为了能确保矩形盒1沿着齿条7行走,所述的矩形盒1上端有沿前后布置的导杆14,导杆14两端与建筑物表面固定,导杆14上套装有能沿导杆14滑动的滑块15,滑块15下端与矩形盒1固定在一起,所述的矩形盒1下端有凸起块16,齿条7贯穿凸起块16。为了实现立板12左右移动能带动活动板11左右摆动从而实现控制壳体3的转动或者固定,所述的矩形盒1侧壁上固定有多个与活动板11一一对应的连接板17,活动板11与连接板17铰接在一起,立板12上贯穿有能左右移动的滑板,滑板两端有竖板,竖板靠近活动板11的一侧固定有横板,竖板与横板形成L形板,立板12能带动滑板左右移动,滑板左右移动经两端的L形板使得活动板11左右摆动。为了实现立板12能带动滑板左右移动,所述的滑板右端连接有水平状的拉杆18,拉杆18右端贯穿矩形盒1且与立板12连接,立板12经拉杆18带动滑板左右移动。为了活动板11能迅速左右摆动,所述的活动板11上有拉簧,拉簧一端连接在活动板11中部,拉簧另一端连接在连接板17上;所述的矩形盒1侧板上有与滑板一一对应的小孔,销孔内有能滑动的销钉,销钉与小孔底部之间连接有压簧,滑板上有与销钉对应的卡孔,销钉一端置于卡孔内,销钉置于卡孔内的一端为球状;滑板右端开设有开口向右的盲孔,拉杆18左端置于盲孔内,盲孔与拉杆18之间连接有压簧。为了能调节打磨的深度,所述的拉杆18左端套装有空心管19,空心管19与拉杆18经螺纹连接,空心管19转动固定在立板12上,空心管19与立板12之间安装有轴承。为了安装打磨盘13,所述的立板12上贯穿有与转轴8同轴的圆柱块20,圆柱块20与立板12之间安装有轴承,圆柱块20左端开设有花键孔,转轴8右端固定有花键轴21,花键轴21在花键孔内滑动;圆柱块20右端开设有安装孔,打磨盘13的中心轴插装在安装孔内。所述的第一锥齿轮2上连接有电机22,电机22固定在矩形盒1左端。值得注意的是,打磨盘13呈圆台状,且靠近建筑表面的一端的直径小于另一端直径,防止在矩形盒1沿着齿轮移动过程中将打磨盘13损坏;空心管19与立板12之间安装有轴承,立板12与矩形盒1之间的压簧的弹力远远大于滑板上的压簧的弹力;滑块15与滑板之间安装有直线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盒1,矩形盒1内有竖直且能主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2,矩形盒1内有开口向左的圆柱壳体3,壳体3内有与第一锥齿轮2同轴的第二锥齿轮4,壳体3侧板上转动固定有多个第三锥齿轮5,第三锥齿轮5同时与第一锥齿轮2、第二锥齿轮4啮合,壳体3外侧固定有齿圈6,矩形盒1腔内下端铰接有与齿圈6啮合的齿轮,矩形盒1下侧有沿前后放置的齿条7,齿轮下端贯穿壳体3侧壁且与齿条7啮合,齿条7固定在建筑物表面;/n所述的壳体3右侧板上贯穿有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的转轴8,转轴8左端贯穿壳体3且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固定,转轴8上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9,第一端面齿轮9左侧有固定在壳体3右端面上有第二端面齿轮10,第一端面齿轮9与第二端面齿轮10之间有间隔,间隔内有多个能左右摆动的活动板11,壳体3右侧有竖直且能左右移动的立板12,立板12与矩形盒1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立板12右侧有能跟随转轴8转动的打磨盘13,立板12左右移动能带动活动板11左右摆动,活动板11上端两侧有轮齿,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左侧且与第二端面齿轮10啮合时,壳体3固定不转,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右侧且与第一端面齿啮合时,第二锥齿轮4固定不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盒1,矩形盒1内有竖直且能主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2,矩形盒1内有开口向左的圆柱壳体3,壳体3内有与第一锥齿轮2同轴的第二锥齿轮4,壳体3侧板上转动固定有多个第三锥齿轮5,第三锥齿轮5同时与第一锥齿轮2、第二锥齿轮4啮合,壳体3外侧固定有齿圈6,矩形盒1腔内下端铰接有与齿圈6啮合的齿轮,矩形盒1下侧有沿前后放置的齿条7,齿轮下端贯穿壳体3侧壁且与齿条7啮合,齿条7固定在建筑物表面;
所述的壳体3右侧板上贯穿有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的转轴8,转轴8左端贯穿壳体3且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固定,转轴8上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9,第一端面齿轮9左侧有固定在壳体3右端面上有第二端面齿轮10,第一端面齿轮9与第二端面齿轮10之间有间隔,间隔内有多个能左右摆动的活动板11,壳体3右侧有竖直且能左右移动的立板12,立板12与矩形盒1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立板12右侧有能跟随转轴8转动的打磨盘13,立板12左右移动能带动活动板11左右摆动,活动板11上端两侧有轮齿,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左侧且与第二端面齿轮10啮合时,壳体3固定不转,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右侧且与第一端面齿啮合时,第二锥齿轮4固定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盒1上端有沿前后布置的导杆14,导杆114两端与建筑物表面固定,导杆14上套装有能沿导杆14滑动的滑块15,滑块15下端与矩形盒1固定在一起,所述的矩形盒1下端有凸起块16,齿条7贯穿凸起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盒1侧壁上固定有多个与活动板11一一对应的连接板17,活动板11与连接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忠勤,傅士海,周存清,吉加君,朱胤,
申请(专利权)人: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