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加工
,特别是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抗裂度以及局部和整体的稳定性,以满足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的要求。但在工程实践中,经常因为各种原因需要对建筑物本身进行加固处理,如由于前期勘察不准确不齐全、建筑物的用途改变、扩建、自然灾害及水灾爆炸、年代久远腐蚀风化等。外包钢加固和粘贴钢板加固是两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砼结构加固方法。采用这两种方式前,要求在建筑物表面上需要固定粘贴钢板的位置上进行打磨,去除结合面风化酥松、碳化锈裂层以及油污层,直至完全露出坚实的基层。之后,对打磨面进行凿毛,以使得粘贴剂能将钢板牢靠的粘贴在砼结构表面。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力提着打磨机借助不同的作业工具进行打磨,效率低而且质量差,不利于后期粘钢作业。也有一部分采用支架,将打磨机固定在支架上,然后人工操纵支架完成打磨,本质上还是人为控制在某个部位的打磨时间及打磨深度,打磨的效果受认为影响因素较大,打磨之后的表面依然会存在凹凸不平,不利于钢板与砼结构结合,甚至出现分离,一旦出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盒1,矩形盒1内有竖直且能主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2,矩形盒1内有开口向左的圆柱壳体3,壳体3内有与第一锥齿轮2同轴的第二锥齿轮4,壳体3侧板上转动固定有多个第三锥齿轮5,第三锥齿轮5同时与第一锥齿轮2、第二锥齿轮4啮合,壳体3外侧固定有齿圈6,矩形盒1腔内下端铰接有与齿圈6啮合的齿轮,矩形盒1下侧有沿前后放置的齿条7,齿轮下端贯穿壳体3侧壁且与齿条7啮合,齿条7固定在建筑物表面;/n所述的壳体3右侧板上贯穿有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的转轴8,转轴8左端贯穿壳体3且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固定,转轴8上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9,第一端面齿轮9左侧有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砼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盒1,矩形盒1内有竖直且能主动转动的第一锥齿轮2,矩形盒1内有开口向左的圆柱壳体3,壳体3内有与第一锥齿轮2同轴的第二锥齿轮4,壳体3侧板上转动固定有多个第三锥齿轮5,第三锥齿轮5同时与第一锥齿轮2、第二锥齿轮4啮合,壳体3外侧固定有齿圈6,矩形盒1腔内下端铰接有与齿圈6啮合的齿轮,矩形盒1下侧有沿前后放置的齿条7,齿轮下端贯穿壳体3侧壁且与齿条7啮合,齿条7固定在建筑物表面;
所述的壳体3右侧板上贯穿有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的转轴8,转轴8左端贯穿壳体3且与第二锥齿轮4同轴固定,转轴8上固定有第一端面齿轮9,第一端面齿轮9左侧有固定在壳体3右端面上有第二端面齿轮10,第一端面齿轮9与第二端面齿轮10之间有间隔,间隔内有多个能左右摆动的活动板11,壳体3右侧有竖直且能左右移动的立板12,立板12与矩形盒1之间连接有多个压簧,立板12右侧有能跟随转轴8转动的打磨盘13,立板12左右移动能带动活动板11左右摆动,活动板11上端两侧有轮齿,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左侧且与第二端面齿轮10啮合时,壳体3固定不转,当活动板11上端处于右侧且与第一端面齿啮合时,第二锥齿轮4固定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盒1上端有沿前后布置的导杆14,导杆114两端与建筑物表面固定,导杆14上套装有能沿导杆14滑动的滑块15,滑块15下端与矩形盒1固定在一起,所述的矩形盒1下端有凸起块16,齿条7贯穿凸起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矩形盒1侧壁上固定有多个与活动板11一一对应的连接板17,活动板11与连接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忠勤,傅士海,周存清,吉加君,朱胤,
申请(专利权)人:华新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南通科达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