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194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4
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涉及安全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识别主体,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上设有手指定位装置,所述手指定位装置正上方设有第一反射片,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左右两侧边分别设有红外光源,每一所述红外光源倾斜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片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内的红外线光路上的摄像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静脉识别主体内,利用第一反射片的反射效果同样可达到静脉识别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指静脉识别装置的上侧打光存在的安装结构复杂,两侧打光存在的成像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成像质量好、安装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的技术效果。

A reflective finger vein recognition device with light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识别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是红外光源照射手指,手指静脉血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据此摄像模组可以采集到手指内部的静脉图像,通过加工处理手指静脉图像获得用户手指静脉特征数据,最后通过手指静脉特征数据间的匹配运算识别用户的技术。现有的指静脉模块一般有两种,上侧打光和双侧打光,上侧打光指的是将红外光源安装于手指指背的上侧,手指触按的位置是位于手指的下侧,上侧打光的优势是成像质量好,但安装结构复杂,双侧光是用户对接模块设计简单,结构不复杂,但是静脉成像质量会差一些,现有的装配结构在生产制造时或者在上门安装时的装配难度高,费时费力且、成像效果不佳且安装不当时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手指静脉识别装置中的上侧打光的方式安装结构复杂,双侧打光的方式成像质量差的缺陷,导致生产制造或者上门安装时的装配难度高,费时费力、成像效果不佳且安装不当容易损坏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识别主体,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上设有手指定位装置,所述手指定位装置正上方设有第一反射片,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左右两侧边分别设有红外光源,每一所述红外光源倾斜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片设置,所述红外光源发出的近红外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片反射至手指定位装置上且近红外光朝向手指指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内的红外线光路上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用于采集手指的静脉图像。进一步的,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包括导引槽,所述导引槽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指的容腔,所述容腔底部为透明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红外光源的输出端处设置有第一红外滤光片,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下方的指静脉识别主体内设有第二红外滤光片。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红外光源分别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内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红外滤光片镶嵌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红外光源输出端相对应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内设有将通过手指的红外光反射至所述摄像模组接收端的第二反射片。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内的核心控制装置,所述核心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红外光源发射光线并接收所述摄像模组采集到的手指静脉图片进行比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是通过在所述手指定位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光源,并通过倾斜设置所述红外光源,通过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经过设置在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上方的第一反射片进行光的反射,将所述红外光反射至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上,在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将手指放置入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上,所述近红外光通过反射后照射到手指的指背,手指静脉内的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光,手指内部漫反射向下部方向的近红外线各个位置的光强是不一样的,所述摄像模组采集各位置点的光强就可以成像手指内部静脉,进行手指静脉识别,本技术通过将红外光源设置在所述静脉识别主体内,利用第一反射片的反射效果同样可达到静脉识别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指静脉识别装置的上侧打光存在的安装结构复杂,两侧打光存在的成像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成像质量好、安装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指静脉识别主体、2.第一反射片、3.红外光源、4.摄像模组、5.引流槽、6.第一红外滤光片、7.第二红外滤光片、8.第二反射片、9.核心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识别主体1,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上设有手指定位装置,所述手指定位装置正上方设有第一反射片2,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左右两侧边分别设有红外光源3,每一所述红外光源3倾斜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片2设置,所述红外光源3发出的近红外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片2反射至手指定位装置上且近红外光朝向手指指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1内的红外线光路上的摄像模组4,所述摄像模组4用于采集手指的静脉图像。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是通过在所述手指定位装置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红外光源3,并通过倾斜设置所述红外光源3,通过红外光源3发出的红外光经过设置在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上方的第一反射片2进行光的反射,将所述红外光反射至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上,在具体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将手指放置入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上,所述近红外光通过反射后照射到手指的指背,手指静脉内的血红蛋白吸收近红外光,手指内部漫反射向下部方向的近红外线各个位置的光强是不一样的,所述摄像模组采集各位置点的光强就可以成像手指内部静脉,进行手指静脉识别,本技术通过将红外光源3设置在所述静脉识别主体1内,利用第一反射片2的反射效果同样可达到静脉识别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指静脉识别装置的上侧打光存在的安装结构复杂,两侧打光存在的成像质量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具有成像质量好、安装结构简单、省时省力的技术效果。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包括导引槽5,所述导引槽5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指的容腔,所述容腔底部为透明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红外光源3的输出端处设置有第一红外滤光片6,所述手指定位装置下方的指静脉识别主体1内设有第二红外滤光片7。通过设置第一滤光片6以及第二滤光片7,阻止其他波长的光透过干扰成像效果。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两个红外光源3分别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1内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红外滤光片6镶嵌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1顶部的左右两侧并与所述红外光源3输出端相对应设置。通过将所述红外光源3设置在所述指静脉是被主体1内部,并通过将所述第一滤光片6镶嵌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的顶部,降低了其装配难度,同时外观保持美观,成像效果好。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1内设有将通过手指的红外光反射至所述摄像模组4接收端的第二反射片8。具体的,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1内的核心控制装置9,所述核心控制装置9控制所述红外光源3发射光线并接收所述摄像模组4采集到的手指静脉图片进行比对。所述核心控制装置9分别与所述红外光源3、摄像模组9电连接,所述核心控制装置9控制所述红外光源3发出近红外光,也同时接收通过所述摄像模组收集到的指静脉照片,进而将所示指静脉图像信号与预存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定使用者的身份。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识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上设有手指定位装置,所述手指定位装置正上方设有第一反射片(2),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左右两侧边分别设有红外光源(3),每一所述红外光源(3)倾斜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片(2)设置,所述红外光源(3)发出的近红外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片(2)反射至手指定位装置上且近红外光朝向手指指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1)内的红外线光路上的摄像模组(4),所述摄像模组(4)用于采集手指的静脉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识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上设有手指定位装置,所述手指定位装置正上方设有第一反射片(2),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左右两侧边分别设有红外光源(3),每一所述红外光源(3)倾斜朝向所述第一反射片(2)设置,所述红外光源(3)发出的近红外光通过所述第一反射片(2)反射至手指定位装置上且近红外光朝向手指指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指静脉识别主体(1)内的红外线光路上的摄像模组(4),所述摄像模组(4)用于采集手指的静脉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指定位装置包括导引槽(5),所述导引槽(5)上设有用于放置手指的容腔,所述容腔底部为透明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源反射式指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源(3)的输出端处设置有第一红外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昌尹嘉倪赵庭郑权房雪雁李立龙周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微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