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169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输送物料领域,为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回转输送装置、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回转输送装置包括循环轨道、转移模座、工装模座、第一、第二移位装置,循环轨道设有两个低位区段和两个高位区段,各低位区段上设有转移模座,第一移位装置驱动转移模座衔接两个高位区段,第二移位装置在转动模座衔接高位区段时驱动工装模座向下一区段方向移动,在其中一个高位区段上衔接有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位于该高位区段和上一个低位区段的转角位处衔接有铝片上料机构,通过控制工装模座在上述区段的移动和停歇,实现工装模座与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的衔接。

Automatic spot welding device and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for stainless steel p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输送物料领域,具体涉及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及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不锈钢打底锅的锅底制造工序中,需要先将铝片和包底片等附加件依次放置在锅身底部下侧,然后通过点焊的方式将铝片和包底片预固定在锅身底部下侧,然后再送至下一工序,但由于现有的工艺普遍采用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们希望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但现有实现自动化生产需要分多条输送线来实现不同工序,而且每条输送线上需要配置类似的工装,还要采用较多的机械手将工件或附加件转移至相应的工位,导致成本非常高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经济的,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需要在同一工装上实现多道工序的自动化送料问题,提供一种经济的可行的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包括回转输送装置、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所述回转输送装置包括循环轨道、转移模座、工装模座、第一移位装置和第二移位装置。所述循环轨道设有高低交替设置的两个低位区段和两个高位区段,各低位区段上分别设有所述转移模座,所述转移模座上设有用于与两个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的转移轨,转移模座通过第一移位装置可沿低位区段的轨道往复移动,以衔接两个高位区段。工装模座设有与转移轨和高位区段轨道配合的滑道,第二移位装置在转移模座衔接高位区段时耦合工装模座并沿高位区段的轨道驱动工装模座向下一区段的方向移动,使位于转移模座上的工装模座转移至下一个高位区段上,在高位区段上的工装模座向下一个低位区段的转移模座转移,实现工装模座的循环转移。沿工装模座的循环转移方向,在其中一个高位区段上顺次衔接有所述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位于该高位区段和上一个低位区段的转角位处衔接有铝片上料机构,通过第一移位装置和第二移位装置可控制工装模座在上述区段的移动和停歇,以实现工装模座与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的衔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轨道高低交替设置的循环轨道,通过转移模座衔接相邻两个区段的工装模座转移,通过控制第一、第二移位装置的工作状态可控制工装模座在循环轨道上的移动和停歇,使工装模座与上料工序、铝片上料工序、包底片上料工序、点焊预固定工序和下料工序的衔接,从而缩减工件在各中间工序的上下料操作,实现了在一个循环轨道上重复利用工装模座,完成多道工序,有效地减少输送线、工装和机械手的使用,减少了占用空间,这种实现方案经济可行,效率高。优选的,所述循环轨道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为所述低位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第四区段为所述高位区段,第一区段首端与第四区段末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一转角衔接位,第一区段末端与第二区段首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二转角衔接位,第二区段末端和第三区段首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三转角衔接位,第三区段末端和第四区段首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四转角衔接位。第二区段上设有衔接第二转角衔接位的第一工序停歇位以及衔接第一工序停歇位和第三转角衔接位的第二工序停歇位,所述铝片上料机构衔接第二转角衔接位,所述包底片上料机构衔接第一工序停歇位,所述点焊机衔接第二工序停歇位。一般的,第一转角衔接位为上料工位,用于与上料机构衔接,第四转角衔接位为下料工位,通过设置工序停歇位以满足两道中间工序的衔接,从而在循环轨道上重复利用工装模座,完成多道工序,实现自动化生产。优选的,第二转角衔接位、第一工序停歇位、第二工序停歇位和第三转角衔接位构成4个等距的工位,第二区段上分配有与工序停歇位数量相应的工装模座,第三区段、第四区段和第一区段共分配有2个工装模座,上述工装模座在循环轨道上呈周期性转移切换。第二区段上的第二移位装置设有3个用于耦合工装模座的附接装置,所述第二移位装置通过附接装置可周期性地将第二转角衔接位、第一工序停歇位、第二工序停歇位上的工装模座顺次地转移至下一个工位。上述设置方式可同步顺次地将工装模座向下一个工位的方向转移,与在对应工位上分别设置固定的工装模座,并将工件和附加件分别转移至模座上的方式相比,上述方式省去了工件与模座之间的对位操作,以及简化了输送机构的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优选的,所述第二移位装置设于高位区段轨道的侧部,其包括第二传动齿条、第二传动齿轮、第二电机和横杆,所述第二传动齿条、横杆沿第二区段和第四区段布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相应的第二传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附接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安装在横杆上,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销杆,工装模座上对应销杆设有销孔,销杆插入对应的销孔内使附接装置与工装模座耦合。所述第二移位装置结构简单,传动精准、可靠,利用气缸驱动销杆的伸缩,从而实现销杆与销孔的配合与拆卸,其反应速度快。优选的,所述第一移位装置设于所述转移模座和该转移模座所在的低位区段之间,其包括第一传动齿条、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齿条沿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布置,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与转移模座固定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一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一移位装置结构简单,传动精准、可靠。优选的,所述工装模座包括工装基座和多个活动夹座,所述工装基座中部设有中通管,中通管上部设有用于安装工件的模具,模具中部开设有连通中通管的通孔,所述活动夹座围绕模具周向设于所述工装基座上,所述活动夹座可相对夹紧或松开,所述工装基座对应各活动夹座分别设有沿活动夹座活动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轨,所述活动夹座对应第一导向轨连接有第一导向滑块,对应第一导向槽设有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滑块与对应的第一导向轨滑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柱通过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延伸至工装基座的下侧,向工装基座的外侧边缘推动各第一导向柱可使活动夹座松开,第一导向柱向工装基座中部移动可使活动夹座相对夹紧。所述工装基座中部对应各活动夹座分别设有第一销钉,各活动夹座上分别设有第二销钉,所述第一销钉与所述第二销钉通过弹性件连接,所述弹性件通过第一销钉驱使对应的活动夹座向工装基座中部活动,使活动夹座在未受到向外的作用力时自行夹紧,实现复位功能,从而节省了实现活动夹座复位功能的动力机构,以降低生产成本。各活动夹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导向滑块连接的座体和设于所述座体上端并靠近所述模具一侧的滑轮,所述滑轮与工件外表面可滚动地接触,所述滑轮在夹持工件的同时,可保证工件与活动夹座之间作相对上下运动时,不会刮伤工件外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各活动夹座的上端分别设有夹具和驱使所述夹具相对夹紧或松开的夹具驱动气缸,用于在工件的上端面之上夹紧附加件,例如在第二转角衔接位上夹紧由铝片上料机构转移至工装模座上的铝片,以及在第一工序停歇位上夹紧由包底片上料机构转移至工装模座上的包底片。优选的,所述转移模座包括转移基座和驱动所述活动夹座的夹座驱动机构,所述转移基座对应所述活动夹座周向设有沿活动夹座活动方向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输送装置、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所述回转输送装置包括循环轨道、转移模座、工装模座、第一移位装置和第二移位装置;/n所述循环轨道设有高低交替设置的两个低位区段和两个高位区段,各低位区段上分别设有所述转移模座,所述转移模座上设有用于与两个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的转移轨,转移模座通过第一移位装置可沿低位区段的轨道往复移动,以衔接两个高位区段;/n工装模座设有与转移轨和高位区段轨道配合的滑道,第二移位装置在转移模座衔接高位区段时耦合工装模座并沿高位区段的轨道驱动工装模座向下一区段的方向移动,使位于转移模座上的工装模座转移至下一个高位区段上,在高位区段上的工装模座向下一个低位区段的转移模座转移,实现工装模座的循环转移;/n沿工装模座的循环转移方向,在其中一个高位区段上顺次衔接有所述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位于该高位区段和上一个低位区段的转角位处衔接有铝片上料机构,通过第一移位装置和第二移位装置可控制工装模座在上述区段的移动和停歇,以实现工装模座与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的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08 CN 201911088309X;20200228 CN 2020101284401.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输送装置、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所述回转输送装置包括循环轨道、转移模座、工装模座、第一移位装置和第二移位装置;
所述循环轨道设有高低交替设置的两个低位区段和两个高位区段,各低位区段上分别设有所述转移模座,所述转移模座上设有用于与两个高位区段的轨道衔接的转移轨,转移模座通过第一移位装置可沿低位区段的轨道往复移动,以衔接两个高位区段;
工装模座设有与转移轨和高位区段轨道配合的滑道,第二移位装置在转移模座衔接高位区段时耦合工装模座并沿高位区段的轨道驱动工装模座向下一区段的方向移动,使位于转移模座上的工装模座转移至下一个高位区段上,在高位区段上的工装模座向下一个低位区段的转移模座转移,实现工装模座的循环转移;
沿工装模座的循环转移方向,在其中一个高位区段上顺次衔接有所述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位于该高位区段和上一个低位区段的转角位处衔接有铝片上料机构,通过第一移位装置和第二移位装置可控制工装模座在上述区段的移动和停歇,以实现工装模座与铝片上料机构、包底片上料机构和点焊机的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轨道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为所述低位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第四区段为所述高位区段,第一区段首端与第四区段末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一转角衔接位,第一区段末端与第二区段首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二转角衔接位,第二区段末端和第三区段首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三转角衔接位,第三区段末端和第四区段首端的转角位定义为第四转角衔接位;
第二区段上设有衔接第二转角衔接位的第一工序停歇位以及衔接第一工序停歇位和第三转角衔接位的第二工序停歇位,所述铝片上料机构衔接第二转角衔接位,所述包底片上料机构衔接第一工序停歇位,所述点焊机衔接第二工序停歇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转角衔接位、第一工序停歇位、第二工序停歇位和第三转角衔接位构成4个等距的工位,第二区段上分配有与工序停歇位数量相应的工装模座,第三区段、第四区段和第一区段共分配有2个工装模座,上述工装模座在循环轨道上呈周期性转移切换;
第二区段上的第二移位装置设有3个用于耦合工装模座的附接装置,所述第二移位装置通过附接装置可周期性地将第二转角衔接位、第一工序停歇位、第二工序停歇位上的工装模座顺次地转移至下一个工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位装置设于高位区段轨道的侧部,其包括第二传动齿条、第二传动齿轮、第二电机和横杆,所述第二传动齿条、横杆沿第二区段和第四区段布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相应的第二传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对应的第二传动齿轮相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
所述附接装置包括气缸,气缸安装在横杆上,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销杆,工装模座上对应销杆设有销孔,销杆插入对应的销孔内使附接装置与工装模座耦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锅冷覆底自动点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位装置设于所述转移模座和该转移模座所在的低位区段之间,其包括第一传动齿条、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传动齿条沿第一区段和第三区段布置,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与转移模座固定连接,其输出端与第一传动齿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锅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百乐潘扬树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乐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