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12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腔设置有吸热管,所述固定底座内腔右侧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蓄水箱内腔导管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导管与吸热管连接,所述安装板右侧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顶部通过导管与吸热管连通,所述冷凝管底部通过导管与蓄水箱连接,所述机箱右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机,所述固定底座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机,当机箱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冷却水对计算机进行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运行和性能,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computer intelligent heat si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属于计算机

技术介绍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在实际生活中,现在的计算机机箱散热效果较差,当温度过高时,会对计算机的运行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当机箱内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冷却水对计算机进行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运行和性能,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机箱,所述机箱内腔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腔设置有吸热管,所述固定底座内腔右侧设置有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所述蓄水箱内腔导管设置有过滤板,所述循环水泵通过导管与吸热管连接,所述安装板右侧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顶部通过导管与吸热管连通,所述冷凝管底部通过导管与蓄水箱连接,所述机箱右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机,所述固定底座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机。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吸热管呈S形设置于安装板内,且所述安装板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右侧均匀设置有散热片,所述通孔位于散热片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冷凝管呈S形设置,且所述冷凝管上均匀固定设置有散热翅片。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座顶部与机箱底部之间通过通风孔连通,且所述通风孔位于第二散热风机上方。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右侧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安装板,可以将计算机使用的主板、显卡等都安装在安装板上,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至安装板内的吸热管上,通过循环水泵将冷却水输送至吸热管内,冷却水流动从而将热量带走,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运行和性能,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2、通过设置冷凝管,经过吸热管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流动进入冷凝管内,通过第一散热风机让机箱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将计算机产生的热量与冷凝管散发的热量排出,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增加计算机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的冷凝管右视图;图中标号:1、固定底座;2、机箱;3、安装板;4、吸热管;5、蓄水箱;6、循环水泵;7、过滤板;8、冷凝管;9、第一散热风机;10、第二散热风机;11、温度传感器;12、通孔;13、散热片;14、散热翅片;15、通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机箱2,所述机箱2内腔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内腔设置有吸热管4,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右侧设置有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6,可以将计算机使用的主板、显卡等都安装在安装板3上,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至安装板3内的吸热管4上,通过循环水泵6将冷却水输送至吸热管4内,冷却水流动从而将热量带走,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运行和性能,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所述蓄水箱5内腔导管设置有过滤板7,对冷却水进行过滤,避免水中产生杂质堵塞导管,所述循环水泵6通过导管与吸热管4连接,所述安装板3右侧设置有冷凝管8,所述冷凝管8顶部通过导管与吸热管4连通,所述冷凝管8底部通过导管与蓄水箱5连接,所述机箱2右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机9,经过吸热管4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流动进入冷凝管8内,通过第一散热风机9让机箱2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将计算机产生的热量与冷凝管8散发的热量排出,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增加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机10。更具体而言,所述安装板3上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可以对机箱内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吸热管4呈S形设置于安装板3内,且所述安装板3上均匀开设有通孔12,所述安装板3右侧均匀设置有散热片13,所述通孔12位于散热片13之间,让主板或显卡散热的热量可以通过通孔排出,所述冷凝管8呈S形设置,且所述冷凝管8上均匀固定设置有散热翅片14,增加冷凝管8散发热量的效果,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与机箱2底部之间通过通风孔15连通,且所述通风孔15位于第二散热风机10上方,所述蓄水箱5右侧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便于冷却水的更换。本技术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计算机使用的主板、显卡等都安装在安装板3上,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至安装板3内的吸热管4上,通过循环水泵6将冷却水输送至吸热管4内,冷却水流动从而将热量带走,经过吸热管4被加热后的冷却水流动进入冷凝管8内,通过第一散热风机9让机箱2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将计算机产生的热量与冷凝管8散发的热量排出,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避免温度过高影响计算机的运行和性能,提高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机箱(2),所述机箱(2)内腔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内腔设置有吸热管(4),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右侧设置有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6),所述蓄水箱(5)内腔导管设置有过滤板(7),所述循环水泵(6)通过导管与吸热管(4)连接,所述安装板(3)右侧设置有冷凝管(8),所述冷凝管(8)顶部通过导管与吸热管(4)连通,所述冷凝管(8)底部通过导管与蓄水箱(5)连接,所述机箱(2)右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机(9),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机(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包括固定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机箱(2),所述机箱(2)内腔固定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内腔设置有吸热管(4),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右侧设置有蓄水箱(5),所述蓄水箱(5)左侧固定安装有循环水泵(6),所述蓄水箱(5)内腔导管设置有过滤板(7),所述循环水泵(6)通过导管与吸热管(4)连接,所述安装板(3)右侧设置有冷凝管(8),所述冷凝管(8)顶部通过导管与吸热管(4)连通,所述冷凝管(8)底部通过导管与蓄水箱(5)连接,所述机箱(2)右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机(9),所述固定底座(1)内腔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上固定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频黄志丽熊光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