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铣刀,包括铣刀盘、铣刀杆、齿部、铣刀片,铣刀片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铣刀片和第二铣刀片,在竖直方向上,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面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第一顶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顶面和齿部的齿部顶面,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面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且第二底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底面和齿部的齿部底面,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端高于第二铣刀片的第二顶端,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端低于第一铣刀片的第一底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多齿结构和错齿结构,使铣刀在转动时每个铣刀片受到的切削力、铣削余量大幅减小,并实现分工合作,减少加工振动,提高了铣刀的生产效率、铣刀整体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milling c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刀
本技术涉及机床刀具
,特别涉及一种铣刀。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铣刀在经过数次铣削之后,常常会出现磨损严重、甚至报废的情况,使用寿命很短,进而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低、合格率低;而出现刀具容易磨损、报废的原因主要在于:现有铣刀盘上铣刀片的数量、分布位置都较为不合理,比如,铣刀片数量较少,会使每个铣刀片受到的切削力都很大;铣刀片位置分布不合理会容易出现共振现象,缩短其使用寿命短;同时,目前铣刀的铣刀杆都较为纤细,容易使铣刀因刚性不足而导致其表面出现振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布有多齿、错齿的坚固耐用、使用寿命延长、产品生产效率提高、合格率提高的铣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布有多齿、错齿的可延长自身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铣刀。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铣刀,包括铣刀盘和铣刀杆,所述铣刀盘的外周缘设有至少六个齿部,每个齿部的前端连接有一铣刀片,每个齿部的后方形成有容屑槽,其中铣刀片的外侧端A凸出于齿部的外侧端B;所述铣刀片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铣刀片和第二铣刀片,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面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第一顶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顶面和齿部的齿部顶面,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面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且第二底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底面和齿部的齿部底面,所述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端高于第二铣刀片的第二顶端,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端低于第一铣刀片的第一底端。本技术的铣刀盘上设有至少六个铣刀片,这样的多齿结构,使得铣刀在转动时每个铣刀片受到的切削力、铣削余量大幅减小,提高了铣刀的生产效率、铣刀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本技术包括一种刀刃面设置的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面,一种刀刃面设置在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面,并且第一铣刀片、第二铣刀片相邻设置,形成了错齿结构,实现分工合作,有效降低铣刀整体的切削力,减少加工振动,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在所述齿部顶面上开有避让空间。便于第一铣刀片在铣削时,保证齿部顶面不会对铣削工作产生干扰,避让空间起到避让作用,提高了铣削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避让空间从前往后呈斜向下的锥度状。可以减少第一铣刀片在转动铣削时的阻力,提高铣削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铣刀片的第一底面呈平面状,第二铣刀片的第二顶面呈平面状。只需加工成平面,便于加工,提高工艺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底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底面和齿部底面,第二顶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顶面和齿部顶面。便于第一铣刀片、第二铣刀片和齿部间的连接和加工,提高工艺效率。作为优选,所述铣刀杆包括直径较大的上杆和直径较小的下杆,所述上杆的上端与铣刀盘中心连接。在保证不干涉铣刀工作的情况下,设置直径较大的上杆,可以增强铣刀的刚性,避免因铣刀刚性不足导致避免振纹的情况,提高铣刀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铣刀片的内侧端A与铣刀盘的外周缘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提高铣刀片与铣刀盘、齿部之间的连接牢固性,提高铣刀片和铣刀整体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铣刀盘与齿部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连接方式,牢固耐用,不易断裂,提高铣刀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铣刀片与齿部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一体成型、焊接的连接方式,牢固耐用,不易断裂,提高铣刀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铣刀片与齿部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一体成型、焊接的连接方式,牢固耐用,不易断裂,提高铣刀使用寿命。本技术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布有多齿、错齿的可延长自身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铣刀。本技术的铣刀盘上设有至少六个铣刀片,这样的多齿结构,使得铣刀在转动时每个铣刀片受到的切削力、铣削余量大幅减小,提高了铣刀的生产效率、铣刀整体的使用寿命;同时,本技术包括一种刀刃面设置的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面,一种刀刃面设置在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面,并且第一铣刀片、第二铣刀片相邻设置,形成了错齿结构,实现分工合作,有效降低铣刀整体的切削力,减少加工振动,提高铣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铣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铣刀的另一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铣刀的仰视图;附图标记:铣刀盘100、铣刀盘顶面101、铣刀盘底面102、齿部110、避让空间111、外侧端B112、齿部顶面113、齿部底面114、铣刀片120、第一铣刀片121、第一顶面1211、第一顶端1212、第一底端1213、第一底面1214、第二铣刀片122、第二底面1221、第二顶端1222、第二底端1223、第二顶面1224、外侧端A123、内侧端A124、容屑槽130、铣刀杆200、上杆210、下杆22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本实施例涉及到的方位描述,比如前、后、顶、底等,是以图1-4的摆放状态描述的。一种铣刀,如图1~5所示,包括铣刀盘100和铣刀杆200,所述铣刀盘100的外周缘一体成型设有10个齿部110,每个齿部110的前端焊接连接有一铣刀片120,铣刀片120的内侧端A124与铣刀盘100的外周缘焊接连接,每个齿部110的后方形成有容屑槽130,其中铣刀片120的外侧端A123凸出于齿部110的外侧端B112;所述铣刀片12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铣刀片121和第二铣刀片122,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铣刀片121的第一顶面1211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第一顶面1211同时凸出于铣刀盘100的铣刀盘顶面101和齿部110的齿部顶面113,第二铣刀片122的第二底面1221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且第二底面1221同时凸出于铣刀盘100的铣刀盘底面102和齿部110的齿部底面114,所述第一铣刀片121的第一顶端1212高于第二铣刀片122的第二顶端1222,第二铣刀片122的第二底端1223低于第一铣刀片121的第一底端1213。具体地说,在所述齿部顶面113上开有避让空间111,所述避让空间111从前往后呈斜向下的锥度状。同时,为了便于铣刀的工艺加工,所述第一铣刀片121的第一底面1214呈平面状,第一底面1214同时凸出于铣刀盘底面102和齿部底面114,第二铣刀片122的第二顶面1224呈平面状,第二顶面1224同时凸出于铣刀盘顶面101和齿部顶面113。此外,所述铣刀杆200包括直径较大的上杆210和直径较小的下杆220,所述上杆210的上端与铣刀盘100中心连接,以便保证整个铣刀的刚性。本实施例的铣刀盘设置了多齿、错齿的铣刀片结构,使得铣刀在转动时每个铣刀片受到的切削力减小,实现分工合作,有效降低铣刀整体的切削力,减少加工振动,提高了铣刀的使用寿命。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刀,包括铣刀盘和铣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盘的外周缘设有至少六个齿部,每个齿部的前端连接有一铣刀片,每个齿部的后方形成有容屑槽,其中铣刀片的外侧端A凸出于齿部的外侧端B;所述铣刀片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铣刀片和第二铣刀片,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面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第一顶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顶面和齿部的齿部顶面,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面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且第二底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底面和齿部的齿部底面,所述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端高于第二铣刀片的第二顶端,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端低于第一铣刀片的第一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刀,包括铣刀盘和铣刀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刀盘的外周缘设有至少六个齿部,每个齿部的前端连接有一铣刀片,每个齿部的后方形成有容屑槽,其中铣刀片的外侧端A凸出于齿部的外侧端B;所述铣刀片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铣刀片和第二铣刀片,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面呈前高后低的倾斜状,且第一顶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顶面和齿部的齿部顶面,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面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且第二底面同时凸出于铣刀盘的铣刀盘底面和齿部的齿部底面,所述第一铣刀片的第一顶端高于第二铣刀片的第二顶端,第二铣刀片的第二底端低于第一铣刀片的第一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部顶面上开有避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空间从前往后呈斜向下的锥度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铣刀,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言,汪月忠,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鼎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