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图像过曝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举例来说,在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中,工作在电子警察模式下的监控摄像机可以同时对红灯信号和违章车辆进行抓拍取证,作为违章人员的违章证据。但是,在背景环境光照度比较低的情况下(如黄昏或夜晚场景),当监控摄像机对着信号红灯进行拍照取证时,摄像机往往需要提高快门、增益和光圈大小。若增益、快门或者光圈的过分增大,就会导致拍摄到的交通信号灯过曝(例如,红色的信号灯会变成黄色或白色),从而导致抓拍的图像不能作为违章的证据。目前,有以下几种实现信号灯色彩还原的方法,可以分为硬件方法和软件方法。硬件方法:可以采用具有超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消除强光造成的信号灯色彩失真。这是由于具有超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检测亮度动态范围大,能够还原出高反差亮度场景下的图像细节。但是,一方面,超宽动态摄像机价格比较昂贵;另一方面,由于通常信号灯区域占整个画面比例很小,导致超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对低照度下过曝信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待处理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过曝的第一目标对象;/n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的饱和度和明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的饱和度低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的饱和度的平均值,且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的明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的明度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区域;/n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二值图像;/n确定所述二值图像中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连通区域;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轮廓对应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轮廓;/n还原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颜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处理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过曝的第一目标对象;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的饱和度和明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的饱和度低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的饱和度的平均值,且所述第一区域的像素的明度高于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的明度的平均值;所述第一区域对应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区域;
对所述第一区域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所述第一区域对应的二值图像;
确定所述二值图像中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至少一个连通区域;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轮廓对应所述第一目标对象的轮廓;
还原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饱和度和明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图像从第一空间转换到色调饱和度明度HSV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为亮度色度YUV空间、红绿蓝RGB空间或色调饱和度亮度HSL空间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目标对象为交通信号灯时,所述还原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颜色包括:
获取所述交通信号灯的颜色信息;
当所述交通信号灯为红色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色调调整至红色范围,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饱和度和明度分别进行提升和降低;
当所述交通信号灯为黄色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色调调整至黄色范围,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饱和度和明度分别进行提升和降低;
当所述交通信号灯为绿色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色调调整至绿色范围,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饱和度和明度分别进行提升和降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目标对象为交通信号灯时,所述还原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颜色包括:
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转换到RGB空间;
获取所述交通信号灯的颜色信息;
当所述交通信号灯为红色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红色分量调整至第一预设范围,降低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蓝色和绿色分量;
当所述交通信号灯为黄色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红色和绿色分量调整至第二预设范围,降低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蓝色分量;
当所述交通信号灯为绿色时,将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绿色分量调整至第三预设范围,降低所述至少一个连通区域的像素的红色和蓝色分量。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图像的饱和度和明度确定所述第一图像的第一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图像的像素的饱和度分量和明度分量进行滤波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对图像进行颜色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待处理的第一图像包括:
将用户在第二图像上选择的第二区域作为所述待处理的第一图像。
7.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超伟,竺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