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建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00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涉及钛合金铸造技术领域,包括进液槽、引流槽和出液槽;所述进液槽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所述引流槽与进液槽滑动连接,且进液槽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引流槽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槽所设有的内槽与另一处引流槽所设有的外槽相连通;所述限位机构共有多处,且限位机构安装固定于引流槽所设有外槽出液端底部外侧;所述出液槽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且出液槽与进液槽滑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所需铸造引流方位,对内槽与外槽连接部位进行转动调节,从而改变两处引流槽连接角度,实现对引流角度调节作业,更好的满足于不同方位铸造引流所需。

A rotatable drainage device for titanium alloy cas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铸造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钛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结构金属,钛合金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在钛合金零部件加工铸造时,通常使用引流装置将钛合金倒入模具内;钛合金铸造用引流装置可以参考CN104985167A号专利,其主要包括流槽预制件,流槽预制件上具有槽体,流槽预制件的内部设置空穴,在空穴中紧实填充多层保温材料,在所述槽体内壁与空穴之间的流槽预制件上开设多个圆孔,圆孔沿槽体的内壁均匀布置,在圆孔内安装电加热元件,每个电加热元件由耐热板串联在一起,所述空穴的形状与流槽预制件的外轮廓一致,所述空穴的形状大致呈U型,所述最上端的电加热元件通过耐热电线连接外部电源;现有类似的钛合金铸造用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可调节效果较差,无法根据模具所处位置对装置引流方位进行调节,容易影响钛合金溶液引流使用效果,并且装置多为一体化设置,无法根据铸造所需距离,对装置引流距离进行调节,容易影响引流装置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类似的钛合金铸造用引流装置在使用时,可调节效果较差,无法根据模具所处位置对装置引流方位进行调节,容易影响钛合金溶液引流使用效果,并且装置多为一体化设置,无法根据铸造所需距离,对装置引流距离进行调节,容易影响引流装置适用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包括进液槽、引流槽、限位机构、出液槽和防溅盖板;所述进液槽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所述引流槽与进液槽滑动连接,且进液槽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引流槽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槽所设有的内槽与另一处引流槽所设有的外槽相连通;所述限位机构共有多处,且限位机构安装固定于引流槽所设有外槽出液端底部外侧;所述出液槽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且出液槽与进液槽滑动连接,并且出液槽左右两侧通过螺栓与引流槽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溅盖板安装于引流槽顶部。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槽共有多处,且引流槽与相邻两处引流槽之间相互连通,并且进液槽与引流槽进液端相连通,出液槽与引流槽出液端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引流槽由内槽和外槽两部分构成,且内槽左右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两处滑条,外槽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处滑槽,并且内槽出液端滑动连接于外槽进液端内部,内槽左右两侧滑条分别滑动连接于外槽左右两侧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内槽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固定转孔,外槽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固定螺孔,且螺栓一端转动连接于内槽外侧固定转孔内,螺栓另一端螺纹连接于外槽外侧固定螺孔内,并且内槽左右两端分别通过两处螺栓与外槽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槽进液端底部设有一处转轴,且内槽进液端转动连接于另一处外槽出液端内部,外槽出液端底部开设有一处连接转孔,并且内槽底部转轴转动连接于外槽底部连接转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内槽进液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处弧形挡板,且内槽左右两处弧形挡板外侧分别转动贴合于外槽出液端左右两侧内壁上,并且外槽出液端为圆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由限位架、限位销和弹簧构成,且限位销滑动连接于限位架内部,弹簧套装在限位销外部,并且弹簧一侧贴合于限位销内壁,弹簧一侧贴合于限位架上;所述内槽底部转轴外侧呈扇形开设有三处限位槽,且限位机构所设有的限位销滑动安插于转轴外侧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防溅盖板共有多处,且防溅盖板安装固定在外槽顶部,并且防溅盖板顶部安装有一处高温警示标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内槽与外槽滑动连接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所需引流距离,对内槽与外槽连接部位进行滑动调节,进而延长引流槽自身长度,提升不同距离引流使用效果;并且配合引流槽左右两侧螺栓的使用,可通过转动左右两处螺栓,对内槽与外槽连接部位进行滑动调节,并在内槽和外槽滑动调节完毕后,通过螺栓对内槽和外槽左右两端进行固定,保障引流槽使用时的稳定性。2.内槽与外槽转动连接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所需铸造引流方位,对内槽与外槽连接部位进行转动调节,从而改变两处引流槽连接角度,实现对引流角度调节作业,更好的满足于不同方位铸造引流所需;并且配合限位机构的使用,可在内槽与外槽转动调节完毕后,限位架内部限位销受弹簧推力的影响插入转轴外侧限位槽内,通过限位销对内槽与外槽转动连接部位进行限位固定,保障两处引流槽转动连接部位的使用时的稳定性。3.防溅盖板的设置,有利于通过防溅盖板对引流槽顶部绝大部位暴露部位进行遮挡,降低引流槽内部钛合金溶液向外部迸溅概率,并通过防溅盖板顶部高温警示标牌,对闲杂人员进行警示,避免人员触碰引流装置造成烫伤风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轴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转动调节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底部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液槽、引流槽和出液槽轴视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槽与防溅盖板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槽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槽底部轴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内槽与外槽转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内槽与外槽底部转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限位架轴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进液槽;2、引流槽;21、内槽;211、弧形挡板;212、转轴;2121、限位槽;213、固定转孔;214、滑条;22、外槽;221、滑槽;222、连接转孔;223、固定螺孔;3、螺栓;4、限位机构;41、限位架;42、限位销;43、弹簧;5、出液槽;6、防溅盖板;61、高温警示标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包括进液槽1、引流槽2、限位机构4、出液槽5和防溅盖板6;进液槽1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3;引流槽2与进液槽1滑动连接,且进液槽1左右两侧通过螺栓3与引流槽2左右两侧固定连接;引流槽2所设有的内槽21与另一处引流槽2所设有的外槽22相连通;引流槽2共有多处,且引流槽2与相邻两处引流槽2之间相互连通,并且进液槽1与引流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槽(1)、引流槽(2)、限位机构(4)、出液槽(5)和防溅盖板(6);所述进液槽(1)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3);所述引流槽(2)与进液槽(1)滑动连接,且进液槽(1)左右两侧通过螺栓(3)与引流槽(2)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槽(2)所设有的内槽(21)与另一处引流槽(2)所设有的外槽(22)相连通;所述限位机构(4)共有多处,且限位机构(4)安装固定于引流槽(2)所设有外槽(22)出液端底部外侧;所述出液槽(5)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3),且出液槽(5)与进液槽(1)滑动连接,并且出液槽(5)左右两侧通过螺栓(3)与引流槽(2)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溅盖板(6)安装于引流槽(2)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槽(1)、引流槽(2)、限位机构(4)、出液槽(5)和防溅盖板(6);所述进液槽(1)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3);所述引流槽(2)与进液槽(1)滑动连接,且进液槽(1)左右两侧通过螺栓(3)与引流槽(2)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槽(2)所设有的内槽(21)与另一处引流槽(2)所设有的外槽(22)相连通;所述限位机构(4)共有多处,且限位机构(4)安装固定于引流槽(2)所设有外槽(22)出液端底部外侧;所述出液槽(5)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一处螺栓(3),且出液槽(5)与进液槽(1)滑动连接,并且出液槽(5)左右两侧通过螺栓(3)与引流槽(2)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溅盖板(6)安装于引流槽(2)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2)共有多处,且引流槽(2)与相邻两处引流槽(2)之间相互连通,并且进液槽(1)与引流槽(2)进液端相连通,出液槽(5)与引流槽(2)出液端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2)由内槽(21)和外槽(22)两部分构成,且内槽(21)左右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两处滑条(214),外槽(22)左右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两处滑槽(221),并且内槽(21)出液端滑动连接于外槽(22)进液端内部,内槽(21)左右两侧滑条(214)分别滑动连接于外槽(22)左右两侧滑槽(221)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钛合金铸造用的可转动使用的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槽(21)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固定转孔(213),外槽(22)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一处固定螺孔(2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章建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