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业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工业加工系统会越来越复杂,需要连接的装置越来越多,很多加工中心由于刚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导致后来想增加新的装置只能另外增加控制板,这样不但导致成本上升,系统的复杂性增大,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和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FPGA,还包括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器、触摸屏、EtherCAT驱动、USB3.0工业相机、模拟量主轴驱动、安川MIII电机驱动,还包括分别与FPGA连接的手轮驱动、主轴编码器驱动、脉冲主轴驱动;所述处理器型号为TI的AM5728;所述FPGA型号为10CL006YE144I7G。所述手轮驱动采用AM26LV32EIDR。所述主轴编码器驱动采用AM26LV32EIDR。<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FPGA,还包括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器、触摸屏、EtherCAT驱动、USB3.0工业相机、模拟量主轴驱动、安川MIII电机驱动,还包括分别与FPGA连接的手轮驱动、主轴编码器驱动、脉冲主轴驱动;所述处理器型号为TI的AM5728;所述FPGA型号为10CL006YE144I7G。/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FPGA,还包括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显示器、触摸屏、EtherCAT驱动、USB3.0工业相机、模拟量主轴驱动、安川MIII电机驱动,还包括分别与FPGA连接的手轮驱动、主轴编码器驱动、脉冲主轴驱动;所述处理器型号为TI的AM5728;所述FPGA型号为10CL006YE144I7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包含了芯片U1~U4,电阻R1~R29,电容C1~C27,磁珠FB1~FB2,晶振OSC1,发光二极管LED1~LED2,二极管D1,三极管Q1~Q2,按键SW1,接插件CON1;其中,电容C6和C7并联后一端接地且接到芯片U2的1脚,另一端接芯片U2的3脚;电容C4、C5、C8和C9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3路:第一路连接到芯片U2的2脚和4脚;第二路连接到芯片U1的37和109脚;第三路连接到磁珠FB2;电容C22、C23、C24、C25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磁珠FB2和芯片U1的5脚、29脚、45脚、61脚、78脚、102脚、116脚、134脚;电容C16和C17并联后一端接地且接到芯片U3的1脚,另一端接芯片U3的3脚;电容C18和C19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到芯片U3的2脚、4脚和磁珠FB1;电容C20、C21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磁珠FB1和芯片U1的35脚、107脚;电容C1、C2、C10、C11、C12、C13、C14、C15、C26、C2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19路:第一路连接到电阻R1;第二路连接到电阻R5;第三路连接到电阻R9;第四路连接到电阻R10;第五路连接到电阻R12;第六路连接到电阻R15;第七路连接到三极管Q1;第八路连接到芯片U4的7脚和8脚;第九路连接到电阻R3;第十路连接到电阻R4;第十一路连接到电阻R6;第十二路连接到接插件CON1的4脚;第十三路连接到芯片U1的17脚、26脚、40脚、47脚、56脚、62脚、81脚、93脚、117脚、122脚、130脚、139脚;第十四路连接到电阻R2;第十五路连接到电阻R16;第十六路连接到二极管D1;第十七路连接到电阻R27;第十八路连接到电阻R28;第十九路连接到晶振OSC1的4脚;电阻R23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1的2脚,另一端连接到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的1脚;电阻R25一端连接大地和三极管Q2,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和电阻R26;电阻R29一端连接到芯片U4的2脚,另一端连接到芯片U1的13脚;芯片U4的1脚连接到芯片U1的8脚,芯片U4的5脚连接到芯片U1的6脚,芯片U4的6脚连接到芯片U1的12脚,芯片U4的4脚接地;芯片U1的9脚接R1,芯片U1的14脚接电阻R5,芯片U1的21脚接电阻R8,芯片U1的86脚接电阻R9,芯片U1的87脚接电阻R12,芯片U1的92脚接电阻R10,芯片U1的94脚接电阻R13,芯片U1的96脚接电阻R15,芯片U1的97脚接电阻R14,芯片U1的24脚接电阻R11,芯片U1的28脚接电阻R19,芯片U1的32脚接电阻R20,芯片U1的33脚接电阻R17,芯片U1的34脚接电阻R18,芯片U1的38脚接电阻R21,芯片U1的42脚接电阻R22,芯片U1的70脚接电阻R24,芯片U1的19脚、27脚、41脚、48脚、57脚、63脚、82脚、95脚、118脚、123脚、131脚、140脚、4脚、79脚、30脚、64脚、104脚、110脚、36脚、108脚、145脚接地;接插件CON1的1脚一端接芯片U1的16脚,另一端接电阻R7;接插件CON1的3脚一端接芯片U1的20脚,另一端接电阻R3;接插件CON1的5脚一端接芯片U1的18脚,另一端接电阻R4;接插件CON1的9脚一端接芯片U1的15脚,另一端接电阻R6;接插件CON1的2脚和10脚接地;晶振OSC1的1脚接电阻R2;晶振OSC1的2脚接地;晶振OSC1的3脚接芯片U1的23脚;按键SW1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16、二极管D1、电容C3和芯片U1的88脚;发光二极管LED1一端接电阻R27,另一端接芯片U1的84脚;发光二极管LED2一端接电阻R28,另一端接芯片U1的85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轮驱动采用AM26LV32EIDR;所述手轮驱动包含了芯片U9、U10,电阻R43~R52,电容C38~C42,磁珠FB5,接插件CON4;其中,电容C38、C39和C41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2路:第一路连接到芯片U9的7脚、18脚、31脚、42脚,第二路连接到芯片U10的4脚、16脚;电阻R52一端接到芯片U9的2脚、3脚、5脚、6脚、8脚、9脚、11脚,另一端接到芯片U9的4脚、10脚、15脚、21脚、28脚、34脚、39脚、45脚和接地;芯片U9的1脚、24脚、25脚和48脚接地;芯片U10的8脚和12脚接地;电容C40和C42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磁珠FB5和接插件CON4的10脚;接插件CON4的1脚分别接电阻R46和芯片U9的19脚;接插件CON4的2脚分别接电阻R45和芯片U9的20脚;接插件CON4的3脚分别接电阻R44和芯片U9的22脚;接插件CON4的4脚分别接电阻R43和芯片U9的23脚;接插件CON4的5脚分别接电阻R50和芯片U9的13脚;接插件CON4的9脚分别接电阻R47和芯片U9的17脚;接插件CON4的12脚接芯片U10的2脚;接插件CON4的13脚接芯片U10的1脚;接插件CON4的14脚接芯片U10的14脚;接插件CON4的15脚接芯片U10的15脚;接插件CON4的16脚分别接电阻R48和芯片U9的16脚;接插件CON4的17脚分别接电阻R49和芯片U9的14脚;接插件CON4的18脚分别接电阻R51和芯片U9的12脚;接插件CON4的6脚、11脚接地;接插件CON4的M1脚、M2脚接大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编码器驱动采用AM26LV32EIDR;所述主轴编码器驱动包含了芯片U6~U8,电阻R36~R42,电容C32~C37,磁珠FB3~FB4,二极管D2,接插件CON3;其中,电容C32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磁珠FB3、电阻R36和芯片U6的8脚;电阻R37一端接芯片U6的1脚,另一端接电阻R40;电阻R41一端接地和电阻R40,另一端接芯片U6的2脚和3脚;芯片U6的6脚接电阻R36和R38;电阻R42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39和芯片U6的7脚;芯片U6的5脚接地;电容C35一端接芯片U8的8脚、12脚和地,另一端接芯片U8的4脚、16脚;电容C36、C37并联后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磁珠FB4和接插件CON3的8脚;接插件CON3的2脚连接到芯片U8的1脚;接插件CON3的3脚连接到芯片U8的15脚;接插件CON3的4脚连接到芯片U8的7脚;接插件CON3的6脚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2、芯片U4的1脚、电容C33、电阻R38;接插件CON3的7脚分别连接到二极管D2、芯片U4的2脚、电容C34、电阻R39;接插件CON3的9脚连接到芯片U8的2脚;接插件CON3的10脚连接到芯片U8的14脚;接插件CON3的11脚连接到芯片U8的6脚;接插件CON3的1脚、14脚接地;接插件CON3的M1脚、M2脚接大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主轴驱动采用AM26LV31EIDR;所述脉冲主轴驱动包含了芯片U11~U13,电阻R53~R70,电容C43,接插件CON5;电阻R55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芯片U11的15脚;电阻R58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芯片U11的13脚;电阻R59一端接电阻R61,另一端接芯片U13的1脚;电阻R62一端接电阻R64,另一端接芯片U13的3脚;电阻R65一端接电阻R67,另一端接芯片U13的5脚;电阻R68一端接电阻R70,另一端接芯片U13的7脚;电阻R53一端接电阻R54,另一端接芯片U11的1脚;电阻R56一端接电阻R57,另一端接芯片U11的3脚;电容C43一端接地和芯片U12的8脚和12脚,另一端接芯片U12的4脚和16脚;接插件CON5的2脚接芯片U12的3脚;接插件CON5的3脚接芯片U12的5脚;接插件CON5的5脚接芯片U13的12脚和电阻R66;接插件CON5的6脚接芯片U13的16脚和电阻R60;接插件CON5的7脚接芯片U13的14脚和电阻R63;接插件CON5的9脚接芯片U12的2脚;接插件CON5的10脚接芯片U12的6脚;接插件CON5的11脚接芯片U11的2脚和电阻R54;接插件CON5的12脚接芯片U11的4脚和电阻R57;接插件CON5的13脚接芯片U13的10脚和电阻R69;接插件CON5的1脚、14脚接地;接插件CON5的M1脚、M2脚接大地;芯片U13的2脚接电阻R61;芯片U13的4脚接电阻R64;芯片U13的6脚接电阻R67;芯片U13的8脚接电阻R70;芯片U13的9脚、11脚、13脚、15脚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量主轴驱动采用DAC7311IDCKT;所述模拟量主轴驱动包含了芯片U14~U16,电阻R71~R79,电容C44~C51,磁珠FB6~FB7,接插件CON6;电容C4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芯片U14的1脚;电容C45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芯片U14的2脚和芯片U15的4脚;芯片U14的3脚接地;芯片U15的1脚接电阻R71;芯片U15的5脚接地;电容C47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芯片U15的6脚和电阻R72;电容C48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74、电阻R72和芯片U16的3脚;电容C46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磁珠FB6和芯片U16的8脚;电阻R77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76、电容C51和芯片U16的2脚;电阻R73一端分别接电阻R76、电容C51和芯片U16的1脚,另一端分别接电阻R75、电容C49和芯片U16的5脚;磁珠FB7一端接芯片U16的6脚和7脚,另一端接电容C50和接插件CON6的4脚;接插件CON6的1脚、5脚接地;电阻R79一端接大地,另一端连接接插件CON6的9脚和10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途工业加工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川MIII电机驱动采用JL-101A;所述安川MIII电机驱动包含了芯片U17~U19,电阻R80~R125,电容C52~C84,磁珠FB8~FB9,发光二极管LED3~LED5,晶振OSC2~OSC3,网络变压器T1,接插件CON7;电容C52、C53、C65、C66、C67、C68、C69、C70、C71、C73、C84并联接地,另一端分11路:第一路连接芯片U17的3脚;第二路连接芯片U18的18脚、31脚、42脚、54脚、59脚、90脚、110脚、111脚、126脚、144脚;第三路连接电阻R82;第四路连接晶振OSC2的4脚;第五路连接电阻R114;第六路连接电阻R121;第七路连接电阻R123;第八路连接电阻R116;第九路连接晶振OSC3的4脚;第十路连接磁珠FB8;第十一路连接磁珠FB9;电容C54、C55、C60、C61、C62、C63、C64并联接地,另一端分2路;第一路连接芯片U12的2脚和4脚;第二路连接芯片U18的1脚、17脚、27脚、37脚、48脚、65脚、73脚、109脚、137脚;芯片U17的1脚接地;电阻R83一端接芯片U18的2脚,另一端接晶振OSC2的3脚;晶振OSC2的1脚接电阻R82;晶振OSC2的2脚接地;电阻R117连接芯片U18的61脚;电阻R114连接芯片U18的62脚;电阻R118连接芯片U18的64脚;电阻R121连接芯片U18的4脚;电阻R123连接芯片U18的5脚;电阻R122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芯片U18的3脚;电阻R124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芯片U18的86脚;电阻R97一端接芯片U18的87脚和芯片U19的16脚,另一端接电容C74、芯片U19的12脚、电阻R84、电阻R85、电阻R86和磁珠FB9;电容C74接地;芯片U18的88脚连接芯片U19的17脚;电阻R98一端连接芯片U18的104脚,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89和芯片U19的8脚;电阻R99一端连接芯片U18的105脚,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90和芯片U19的9脚;电阻R100一端连接芯片U18的106脚,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电阻R85和芯片U19的10脚;电阻R101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发茂,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英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