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57990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带有NPN三极管Q38的加热控制电路;加热控制电路包括电池加热关闭模块,其包括依次连接于NPN三极管Q38集电极一端的电路元件R179、二极管D54、以及与二极管D54连接的电路元件R171;还包括电池加热开启模块,其包括与二极管D54连接的三极管Q33,以及三极管Q33集电极一端依次接入的二极管D56、电路元件R166、电路元件R167、二极管D55,其中的二极管D55与MOS管Q31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配合单片机控制电池加热开闭,使电池在指定的环境下进行加热,实现了电池加热的自动控制,提高低温环境下电池的使用效率。

A low temperature heating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池低温加热
,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单片机控制电路对电池进行加热的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本技术技术方案之设计人员,在针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之前,已经证实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问题,当然,这也是多年来在电池
持续研发与探索的一项课题,首先概括地讲,经研究人员发现,常规电池在低温环境下使用时的充放电性能比较差,无法有效进行能量使用,尤其是在满负荷使用的情况下,经过跟踪监测可知,其使用时间明显缩短。之后,为了提升电池的能量利用率,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旨在于增强电池低温加热功能,力求电池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有效利用电池的能量。关于电池低温环境下出现的状况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与电池应用的领域密切相关,举例来说,锂离子动力电池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电池产品,当处于温度过低的应用环境时,电池内部活性物质的活性明显下降,其内阻、极化电压增加,充放电功率和容量均会显著降低,甚至引起电池容量不可逆衰减,以至于为应用过程埋下安全隐患;若进一步解释该问题,则是锂电池充电过程中,于充电设备外加电场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其配合单片机对低温状况下的电池进行加热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带有NPN三极管Q38的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n电池加热关闭模块,其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NPN三极管Q38集电极一端的电路元件R179、二极管D54、以及与所述二极管D54连接的电路元件R171,并且于所述NPN三极管Q38处于打开状态时,使电源接到地;/n电池加热开启模块,其包括与所述二极管D54连接的三极管Q33,以及所述三极管Q33集电极一端依次接入的二极管D56、电路元件R166、电路元件R167、二极管D55,所述二极管D55与MOS管Q31相连接,并且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其配合单片机对低温状况下的电池进行加热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带有NPN三极管Q38的加热控制电路,所述加热控制电路包括:
电池加热关闭模块,其包括依次连接于所述NPN三极管Q38集电极一端的电路元件R179、二极管D54、以及与所述二极管D54连接的电路元件R171,并且于所述NPN三极管Q38处于打开状态时,使电源接到地;
电池加热开启模块,其包括与所述二极管D54连接的三极管Q33,以及所述三极管Q33集电极一端依次接入的二极管D56、电路元件R166、电路元件R167、二极管D55,所述二极管D55与MOS管Q31相连接,并且于所述NPN三极管Q38处于关闭状态时,使所述MOS管Q31处于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PN三极管Q38通过一电路元件R185接入到单片机的引脚,以便于单片机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低温加热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PN三极管Q38接入一电路元件R191,以便于通过所述电路元件R191与所述电路元件R185进行分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顺清
申请(专利权)人:富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