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具体地说是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被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离子电池被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锂电池大致可分为两类: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金属态的锂,并且是可以充电的,在锂电池加工时,需要对成品锂电池进行通电检测操作,检测锂电池是否能够进行放电导通,通常检测是通过人工使用万用表检测,效率低且耗费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后侧设有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检测腔左侧设有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下端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后侧设有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检测腔左侧设有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下端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含第一滑动槽的第一转动桶,所述第一转动腔后端壁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铁块,所述第二滑动槽下端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铁块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滑动槽后端壁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内滑动设有前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下端与所述第一燕尾槽下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设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后侧设有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传动组件,所述检测腔左侧设有与所述检测腔连通的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下端壁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安装有含第一滑动槽的第一转动桶,所述第一转动腔后端壁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设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下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铁块,所述第二滑动槽下端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铁块配合的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二滑动槽后端壁设有第一燕尾槽,所述第一燕尾槽内滑动设有前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下端与所述第一燕尾槽下端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内设有前端与外界相通的第三滑动槽,所述第三滑动槽内滑动设有前端与所述第一滑动槽配合的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块后端与所述第三滑动槽候端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设有第一检测组件,所述检测腔内设有第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桶上侧设有进料组件,所述检测腔下侧设有出料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转动轴前后两端固定安装且对称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外侧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端固定安装有检测桶,所述检测桶前后两端设有相同的检测器,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端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与所述检测器配合的电源,所述后侧电源与所述第一电磁铁通过第一导线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腔前侧下端壁设有第二燕尾槽,所述第二燕尾槽内滑动设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上端固定安装有能与所述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左端设有第二铁块,所述第一转动腔左端壁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铁块配合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第四滑动块左端与所述第二燕尾槽左端通过第三弹簧连接,所述前侧电源与所述第二电磁铁通过第二导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锂电池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组件包括位于所述主体上端的储存腔,所述储存腔上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储存腔下侧设有与所述储存腔连通的第二转动腔,所述第二转动腔后端壁转动安装有向前延伸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希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