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用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80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药用离心机,包括:机壳(1),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转鼓组件(3),以及卸料装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第一气缸(7)、支撑轴(8)和刮刀组件(5)。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于转鼓组件上固体物料的彻底卸料,可提高固体物料的回收率,减少固体颗粒在转鼓组件内壁以及滤孔中的残留。

Centrifuge for pharmaceutical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药用离心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药设备,尤其涉及制药用离心机。
技术介绍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可对固体颗粒按密度或粒度进行分级。离心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制药行业中也需要离心机对原料进行离心加工处理,使得原料能够满足制药的工艺需求,一般可以采用过滤式离心机,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转鼓产生的离心力(配合适当的滤材),将固液混合液中的液相加速甩出转鼓,而将固相留在转鼓内,达到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效果(也称为脱水)。现有的离心机在固液分离后容易发生固体物料紧固在离心机上,特别是固着在转鼓内壁上,不加以清除或者因清除方式不合适而清除不彻底或难以清除干净的话,一方面影响了后续物料的分离,另一方面也导致对固体物料的回收利用率大幅降低。因此,亟待开发一种离心设备,不但能够实施物料分离,而且还能有效清除固着或残留的固体物料,降低物料紧固或残留造成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物料的回收和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离心设备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药用离心机,其不但能够实现物料离心分离,而且可以有效清除固着或残留的固体物料,避免因紧固或固着而造成残留,特别是颗粒状固体物料的残留,进而降低由此带来的堵塞等不利影响,实现固体物料的彻底卸料,充分回收,大大提高物料的利用率。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心机能够实现卸料过程完全自动进行,不需要人工干预和操作,进一步提高卸料效率,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离心机包括机壳,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转鼓组件,以及卸料装置。所述转鼓组件与所述机壳之间具有环形空间。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第一电机,其与转鼓组件连接,并能够驱动转鼓组件,使其相对于所述机壳旋转。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固定在机壳顶部的支撑轴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通过一横向支撑杆连接至第一竖向支撑杆以及第二竖向支撑杆,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延伸至转鼓组件的内部,而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延伸至所述环形空间内。所述卸料装置还包括刮刀组件,所述刮刀组件包括第二气缸、横向连接臂和刮刀,其中,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连接,所述横向连接臂一端与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设置刮刀。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二竖向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反冲机构,所述反冲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与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的收纳轴,以及卷绕于收纳轴上的喷气软管,所述喷气软管的一端连接有喷嘴,另一端与气路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气路设置或形成于所述机壳内,在所述喷气软管和所述气路之间设置气泵,为此,所述气路通过外部气管与气泵连通,优选地,所述气泵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外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喷嘴设置于第二竖向支撑杆上,优选地,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朝向转鼓组件的外壁进行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还设置控制装置,优选地,其分别连接并控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气泵。当固液物料进行多次离心处理后,特别是当部分固体物料紧固在离心机(特别是固着在转鼓内壁)上时,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处理或清除,会影响后续物料的分离,也会降低固体物料的回收利用率。为此,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二电机以及气泵等部件按以下方式进行工作:首先,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每向下伸出一定距离之后停止继续向下伸出,所述刮刀和所述喷嘴处于相同的高度上,然后,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伸出,同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收纳轴旋转,从而使所述喷气软管延伸在所述收纳轴外部的部分伸长,随后,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伸出,从而驱动所述刮刀做靠近所述转鼓组件的动作,直至所述刮刀与所述转鼓组件的内壁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转鼓组件转动,与此同时,所述气泵向所述喷嘴供应吹送气体,待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转鼓组件转动一圈,所述第一电机停止驱动。根据需要,为了进一步清除,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可以再向下伸出一定距离,所述第二电机再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使一定长度的所述喷气软管从所述收纳轴上松开,从而使所述刮刀和所述喷嘴同时下降一定高度。由此实现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气泵能够循环地进行工作,最终实现对整个转鼓组件上固体物料的刮除或清除。根据本专利技术,待所述刮刀完成对所述转鼓组件最下部的卸料处理,所述第二气缸撤回,使刮刀脱离转鼓组件,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向上运动,这样就回到了初始位置,并为离心机进行下一次离心分离工作做准备。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缸每次向下伸出的距离需要保证所述刮刀在上下两圈所卸料处理的区域有重叠,同时所述喷嘴在上下两圈所吹扫过的区域存在重叠,从而保证对所述转鼓组件的内壁实现彻底地卸料或清除。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喷嘴供应吹送气体,推动或保持所述转鼓组件迎向刮刀并使转鼓内壁与所述刮刀紧密接触,使得转鼓内壁固着的固体物料容易松动并被刮除下来,同时,气体由外向内吹送还可以将堵塞在滤孔中的颗粒冲下来并落入转鼓中,此外,通过吹入转鼓内的气体的搅动还促进固液物料的混合,有助于高效离心。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刮刀组件包括吹扫罩,所述吹扫罩设置在所述横向连接臂上,位于所述刮刀的上方。优选地,所述吹扫罩的前端部呈圆弧形,在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伸出,驱动所述刮刀做靠近所述转鼓组件的动作直至所述刮刀与所述转鼓组件的内壁接触的情况下,所述吹扫罩的前端部与所述转鼓组件的内壁保持贴合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更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吹扫罩的前端部设置有橡胶条。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橡胶条,可以保证吹扫罩与转鼓组件的内壁紧密接触,而且也减少吹扫罩对于转鼓组件内壁的磨损。优选的是,所述的制药用离心机中,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倾斜向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喷嘴的喷射方向设置为倾斜向下,可以保证喷射的吹扫气流向斜下方吹送,即向转鼓组件的底部吹送,从而促进固体物料向转鼓组件底部沉积。优选的是,所述的制药用离心机中,所述喷嘴的头部设置有橡胶导流环。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伸出的同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收纳轴旋转,从而使所述喷气软管延伸在所述收纳轴外部的部分伸长的情况下,所述喷嘴的橡胶导流环与所述转鼓组件的外壁保持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喷嘴的头部设置橡胶导流环可以保证喷嘴的头部与转鼓组件的外壁保持接触,这可以增强吹送气流对于堵塞在转鼓组件滤孔内的固体物料的吹送效果,使堵塞在转鼓组件滤孔内的固体物料被吹送气流彻底带出。此外,橡胶导流环的设计也可以减少转鼓逐渐转动过程中喷嘴和转鼓组件彼此摩擦所造成的磨损。优选的是,所述的制药用离心机中,两个所述喷嘴连接至所述喷气软管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喷嘴位于所述刮刀的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相对于转鼓组件的旋转方向而言,位于刮刀前侧的喷嘴(即比刮刀先接触到带有固体物料的转鼓组件部位)通过吹送气流促使固体物料松动,进而提高刮刀对物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药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转鼓组件(3),以及卸料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药用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的转鼓组件(3),以及卸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离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装置包括第一气缸(7)、支撑轴(8)和刮刀组件(5),优选地,支撑轴(8)固定在机壳(1)顶部,第一气缸(7)固定在支撑轴(8)。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离心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气缸(7)的伸缩端通过一横向支撑杆连接至第一竖向支撑杆(9)以及第二竖向支撑杆(14),优选地,第一竖向支撑杆(9)延伸至转鼓组件(3)的内部,第二竖向支撑杆(14)延伸至转鼓组件(3)与机壳(1)之间的环形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刮刀组件(5)包括第二气缸(10)、横向连接臂(11)和刮刀(12),优选地,第二气缸(10)与第一竖向支撑杆(9)连接,横向连接臂一端(11)与第二气缸(10)的伸缩端连接,另一端设置刮刀(1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离心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竖向支撑杆(14)上设置有反冲机构(6),其包括第二电机(15)、收纳轴(17)和卷绕于收纳轴(17)上的喷气软管(16),优选地,收纳轴(17)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树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