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59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22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壳体和起跳件,通过对第二气口进行吹气,气流在由所述第二气口进入连接部的内腔,通过哨子开口处的时候,在气流的作用下发出声响;气流流向第一气口,并通过所述第一气口进入到所述充气气囊内,充气气囊充气后鼓起,鼓起的时候形成作用力作用在起跳件上,起跳件在充气气囊的作用下向上弹起。相较于现有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器材成本较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合适批量生产,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专业器材成本较高,不能普及到家庭里面使用的辅助训练工具的技术问题。

An assistant training device for the oral muscles of autistic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
本申请涉及孤独症康复训练的
,特别涉及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该症患病率3~4/万。但近年报道有增高的趋势,国内未见孤独症的全国流调数据,仅部分地区作了相关报道,如2010年报道,广东孤独症患病率为0.67%,深圳地区高达1.32%。教育和训练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以促进患儿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和学习技能。目前药物治疗无法改变孤独症的病程,也无法治疗核心症状,但可改善患儿的一些情绪和行为。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而语言功能和交流障碍是大部分孤独症患儿主要特征。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约50%患儿终身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几乎不会应用语言进行交流,因此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干预,提高患儿语言功能发育水平和交流共同能力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在当前孤独症发病率日益升高的背景下,可有效提升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口腔感觉异常可致孤独症患儿对自身构音器官本体觉匮乏,从而无法准确控制各部分肌肉进行发音,造成语音、语调异常和表达能力不足,以口腔咽颚生理学机制为理论基础,对患儿口、唇、舌及喉等部位肌肉进行系统的感觉和运动能力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发音水平和表达能力。现有技术中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口肌训练是在孤独症学校里面进行的,采用的是国外进口的器材作为辅助训练的工具,成本较高,而且通常都是在学校进行这样的训练。因此,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专业器材成本较高,不能普及到家庭里面使用的辅助训练工具,对于帮助孤独症儿童在进行口肌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专业器材成本较高,不能普及到家庭里面使用的辅助训练工具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壳体和起跳件,所述充气气囊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第一气口,所述壳体上设有起跳口和第二气口,所述起跳件通过起跳口置于壳体内,且所述起跳件与充气气囊相接触,所述第一气口紧贴壳体并与第二气口同向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之间设有哨子开口。优选地,在上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吹气嘴,所述吹气嘴与第二气口相连接。优选地,在上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二气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端部。优选地,在上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吹气嘴套设在所述连接部端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气口置于所述吹气嘴内。优选地,在上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起跳口设有多个,所述起跳件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起跳口的数量。优选地,在上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起跳件的结构包括卡通人物造型、动物造型和植物造型。优选地,在上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充气气囊为尼龙材料制成。优选地,在上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脚垫。优选地,所述充气气囊包括连接管和若干个充气囊,所述第一气口设置在连接管上,所述若干个充气囊分别安装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起跳口与所述充气囊一一对应,所述起跳件的数量与所述起跳口的数量相同,且分别一一对应的通过起跳口置于壳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底座、连接盖和透明顶盖,所述脚垫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与连接盖相连接形成内部空间,所述充气气囊设置在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连接盖相连接,所述起跳口设置在连接盖上,所述透明顶盖上设有与所述起跳口相对应的顶盖开口,所述起跳件通过顶盖开口和起跳口置于内部空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壳体和起跳件,通过对第二气口进行吹气,气流在由所述第二气口进入连接部的内腔,通过哨子开口处的时候,在气流的作用下发出声响;气流流向第一气口,并通过所述第一气口进入到所述充气气囊内,充气气囊充气后鼓起,鼓起的时候形成作用力作用在起跳件上,起跳件在充气气囊的作用下向上弹起。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孤独症儿童只需要抓握该装置,直接对着第二气口吹气,通过起跳件和声响来判断孤独症儿童在训练过程中的情况,其操作简单,孤独症儿童能够直接当做玩具使用,相较于现有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器材成本较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合适批量生产,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在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专业器材成本较高,不能普及到家庭里面使用的辅助训练工具的技术问题。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相较于现有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器材都是主要为训练而制作的,通常功能单一,也比较乏味,而且作为老师的训练器材,往往会让孤独症的儿童具有较高的排斥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在吹气的时候发出声响,能够吸引孤独症的儿童的注意力,再吹到一定的阶段,充气气囊鼓起,使得所述起跳件弹起,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同时能够吸引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能够降低孤独症儿童的排斥性,更多的孤独症儿童能够自主的进行训练。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的爆炸图;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的轴侧示意图;图中:1为壳体、11为连接部、111为第二气口、112为哨子开口、121为起跳口、13为底座、131为脚垫、14为连接盖、15为透明顶盖、2为充气气囊、22为连接管、221为第一气口、23为充气囊、3为起跳件、4为吹气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壳体和起跳件,所述充气气囊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第一气口,所述壳体上设有起跳口和第二气口,所述起跳件通过起跳口置于壳体内,且所述起跳件与充气气囊相接触,所述第一气口紧贴壳体并与第二气口同向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之间设有哨子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充气气囊、壳体和起跳件,所述充气气囊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充气气囊上设有第一气口,所述壳体上设有起跳口和第二气口,所述起跳件通过起跳口置于壳体内,且所述起跳件与充气气囊相接触,所述第一气口紧贴壳体并与第二气口同向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之间设有哨子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吹气嘴,所述吹气嘴与第二气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二气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嘴套设在所述连接部端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气口置于所述吹气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跳口设有多个,所述起跳件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起跳口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孤独症儿童口肌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冰李嘉真林美清伍思慧陈心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