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包括移动轮、挡泥板、排料装置、负压装置、撑柱、涂覆板、涂覆架、固定板、金属下板、金属上板、单个隔板、金属活动带、蒸汽网、架构板、出气管,所述移动轮通过中部转轴与挡泥板转动连接,所述挡泥板上端与负压装置焊接,所述负压装置左侧的排料装置处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设两个移动轮以及挡泥板,使得便于对设备进行移动放置,由于方体筒状结构的腔壳,使得内腔可涂覆的容积得到加大,也为后续的进一步加工的刮腻子板结构提供了基础,可以,完成全自动操作,十分的便捷有效。
Automatic coating device of metal putty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涂覆工业
,特别涉及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
技术介绍
装饰金属板在涂覆和进行表面装饰过程中要进行涂覆腻子处理,现有技术中涂覆过程多采用人工涂覆的方式,现有技术中也有针对类似薄膜涂覆有对应的自动涂覆装置,但是这种涂覆装置随着涂覆的进行,由于涂覆的不均匀积累愈加增厚形成区域后,涂覆的速率会极度降低,影响整体的自动涂覆效率以及质量,而现有的自动涂覆装置用于解决该问题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经济成本提高,并且无法适用于金属板的涂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多次自动涂覆工作,利用较为简单的结构提高自动涂覆的整体效率的金属腻子板自动涂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包括移动轮、挡泥板、排料装置、负压装置、撑柱、涂覆板、涂覆架、固定板、金属下板、金属上板、单个隔板、金属活动带、蒸汽网、架构板、出气管,所述移动轮通过中部转轴与挡泥板转动连接,所述挡泥板上端与负压装置焊接,所述负压装置左侧的排料装置处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所述负压装置上端左右两侧与撑柱一体连接,所述负压装置上端中部与涂覆板焊接,所述涂覆板上方设置有涂覆架,所述撑柱外侧与固定板焊接,所述固定板下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下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上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上板转动连接,所述金属上板通过转轴与单个隔板转动连接,所述单个隔板外侧固定设有金属活动带,所述撑柱上端与架构板螺纹连接,所述架构板上表面与蒸汽网螺纹连接,所述架构板上表面左侧上端与出气管焊接。优选的,所述移动轮、挡泥板以及撑柱的数量具体为两个,所述金属活动带为十厘米长的尼龙韧性带。优选的,所述涂覆架为横截面为V型结构的金属架,所述涂覆架由涂覆块、涂覆腔、涂覆带组成,所述涂覆块为三十个小金属块堆叠结构,所述涂覆腔为开设有小孔的单个金属块状结构,所述涂覆带为长三厘米的防腐蚀材料丝带结构。优选的,所述排料装置由出料阀以及出料管接口组成,所述排料装置通过出料管接口与负压装置焊接,所述排料装置中端与出料阀通过阀门转动连接,所述排料装置是防腐蚀的弯型龙头结构。优选的,所述金属下板、金属上板、单个隔板以及金属活动带组成刮腻子板全自动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两个移动轮以及挡泥板,使得便于对设备进行移动放置,由于方体筒状结构的腔壳,使得内腔可涂覆的容积得到加大,也为后续的进一步加工的刮腻子板结构提供了基础,由于采用水龙头式的方式输出涂覆液,使得出液更加方便简单效率得以提高;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刮腻子板在上板和下班以及涂覆板的作用下,上下带动进行涂覆,由起初涂覆时金属板大面积涂覆到小面积开始涂覆,当涂覆快要完成时,在通过涂覆块、涂覆腔、涂覆带往下的层层涂覆,重复往此便可实现二次甚至多次涂覆工作,具有整体结构简单巧妙实用性较强等特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固定板加之尼龙带限定移动范围的方式对刮腻子板的边缘进行范围固定,外部的螺栓控制挤压力的大小,工作结束后松开螺栓上下移动固定板即可对刮腻子板进行拆卸清理,完成全自动操作,十分的便捷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的涂覆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为本技术的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的排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包括移动轮1、挡泥板2、排料装置3、负压装置4、撑柱5、涂覆板6、涂覆架7、固定板8、金属下板9、金属上板10、单个隔板11、金属活动带12、蒸汽网13、架构板14、出气管15,移动轮1通过中部转轴与挡泥板2转动连接,挡泥板2上端与负压装置4焊接,负压装置4左侧的排料装置处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3,负压装置4上端左右两侧与撑柱5一体连接,负压装置4上端中部与涂覆板6焊接,涂覆板6上方设置有涂覆架7,撑柱5外侧与固定板8焊接,固定板8下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下板9转动连接,固定板8上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上板10转动连接,金属上板10通过转轴与单个隔板11转动连接,单个隔板11外侧固定设有金属活动带12,撑柱5上端与架构板14螺纹连接,架构板14上表面与蒸汽网13螺纹连接,架构板14上表面左侧上端与出气管15焊接,移动轮1、挡泥板2以及撑柱5的数量具体为两个,金属活动带12为十厘米长的尼龙韧性带,这样可以方便移动,而且可以使得其更加易于适应环境,同时挡泥板2可以使得在涂覆时能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涂覆架7为横截面为V型结构的金属架,涂覆架7由涂覆块16、涂覆腔17、涂覆带18组成,涂覆块16为三十个小金属块堆叠结构,涂覆腔17为开设有小孔的单个金属块状结构,涂覆带18为长三厘米的防腐蚀材料丝带结构,V型结构的金属架可以使得承重更为合理,而且多个涂覆块可以控制涂覆液的流动速度,还可以涂覆更为均匀,涂覆带可以帮助涂覆更为完全,排料装置3由出料阀19以及出料管接口20组成,排料装置3通过出料管接口20与负压装置4焊接,排料装置3中端与出料阀19通过阀门转动连接,排料装置3是防腐蚀的弯型龙头结构,排料装置可以通过出料管接口和出料阀控制出料,可以使得迅速处理哦啊,不会对涂覆产生影响,金属下板9、金属上板10、单个隔板11以及金属活动带12组成刮腻子板全自动结构,有多个金属板可以很好地控制刮腻子板涂覆,涂覆板6为可以耐高温的密封箱体结构。可以很好的用于连续涂覆作业,出气管15为可以耐高温的圆筒状结构,出气管可以迅速排出腔体内的热量,避免下次涂覆受到影响。可行的,涂覆板6可以采用倾斜并分段设置的,每一段的高度不同,可以通过控制涂覆架的高度实现对多块金属板,不同厚度的同时涂覆,具体是涂覆架的高度变化,往复过程不变化,每次调整的高度即为不同的涂覆厚度差,例如最低位置的涂覆板涂覆厚度为0.1mm,厚度差为0.1mm,则可以将涂覆板6每级落差设置为0.1mm,而每次涂覆架提升的高度也为0.1mm,则在上部层级涂覆时下层无法涂覆到,即可实现一次涂覆多块金属板,适用于实验加工,扩大了设备的实用性。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底端的移动轮1以及挡泥板2的支撑下,便于对设备进行移动,且涂覆作业实施起来也更加方便,也为后续的排料装置3出料提供了基础,由于采用水龙头式的方式输出涂覆液,使得出液更加方便简单效率得以提高,涂覆板6提供腔内的涂覆平台固定支撑作用,涂覆中的涂覆液可经涂覆块16、涂覆腔17、涂覆带18输送至金属板上装置,通过涂覆块16到涂覆腔17慢慢地渗透环境,涂覆液最终到达涂覆带18上,涂覆带18在金属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包括移动轮(1)、挡泥板(2)、排料装置(3)、负压装置(4)、撑柱(5)、涂覆板(6)、涂覆架(7)、固定板(8)、金属下板(9)、金属上板(10)、单个隔板(11)、金属活动带(12)、蒸汽网(13)、架构板(14)、出气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通过中部转轴与挡泥板(2)转动连接,所述挡泥板(2)上端与负压装置(4)焊接,所述负压装置(4)左侧的排料装置处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3),所述负压装置(4)上端左右两侧与撑柱(5)一体连接,所述负压装置(4)上端中部与涂覆板(6)焊接,所述涂覆板(6)上方设置有涂覆架(7),所述撑柱(5)外侧与固定板(8)焊接,所述固定板(8)下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下板(9)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8)上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上板(10)转动连接,所述金属上板(10)通过转轴与单个隔板(11)转动连接,所述单个隔板(11)外侧固定设有金属活动带(12),所述撑柱(5)上端与架构板(14)螺纹连接,所述架构板(14)上表面与蒸汽网(13)螺纹连接,所述架构板(14)上表面左侧上端与出气管(15)焊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包括移动轮(1)、挡泥板(2)、排料装置(3)、负压装置(4)、撑柱(5)、涂覆板(6)、涂覆架(7)、固定板(8)、金属下板(9)、金属上板(10)、单个隔板(11)、金属活动带(12)、蒸汽网(13)、架构板(14)、出气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通过中部转轴与挡泥板(2)转动连接,所述挡泥板(2)上端与负压装置(4)焊接,所述负压装置(4)左侧的排料装置处固定安装有排料装置(3),所述负压装置(4)上端左右两侧与撑柱(5)一体连接,所述负压装置(4)上端中部与涂覆板(6)焊接,所述涂覆板(6)上方设置有涂覆架(7),所述撑柱(5)外侧与固定板(8)焊接,所述固定板(8)下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下板(9)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8)上端通过转轴与金属上板(10)转动连接,所述金属上板(10)通过转轴与单个隔板(11)转动连接,所述单个隔板(11)外侧固定设有金属活动带(12),所述撑柱(5)上端与架构板(14)螺纹连接,所述架构板(14)上表面与蒸汽网(13)螺纹连接,所述架构板(14)上表面左侧上端与出气管(15)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腻子板全自动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挡泥板(2)以及撑柱(5)的数量具体为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钊,范佳慧,孙珂,
申请(专利权)人:德汇新材料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