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制冷机,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机组包括下筒和上筒,在机组里增加一个上上筒,上上筒由低温热源用冷凝器和低温热源用发生器组成,低温热源用冷凝器通过冷剂管连通冷凝器,低温热源用冷凝器冷却水管与冷凝器冷却水管相连通,吸收器经溶液泵的稀溶液管连通低温热源用发生器,低温热源用发生器出来的中间溶液管一路连溶液泵,一路连低压发生器出来的浓溶液管,低温热源用发生器中通介质为热水的热源管,热源管上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用户情况调整运转模式,适应性强,高效节能,低温热源可利用太阳能热水、内燃发电机缸套冷却水、工艺废热等热源。(*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收式制冷机。
技术介绍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水为制冷介质,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以蒸汽、热水、燃油/燃气直接燃烧产生的热量或其它废热作为热源,利用蒸发、吸收的原理来实现制冷的。目前所采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按能量利用的程度可分为单效、双效、三效或多效型吸收式制冷机。市场上常见的单效吸收式制冷机如图1所示,使用热水或蒸汽(压力1-2.5kg/cm2.G)作为热源,分为热水型、蒸汽型单效吸收式制冷机;双效吸收式制冷机如图2所示,是使用蒸汽(压力2.5-8kg/cm2.G)、燃油/燃气直接燃烧产生的热量作为热源,分别为蒸汽型、直燃型双效吸收式制冷机。以上传统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单机只能利用单一的能源作为热源,无法同时利用多种能源,如果要利用多种能源,只能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机组,这样一方面造成成本高,投资大,另一方面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多能源综合利用,可单独利用热水或蒸汽作为热源进行制冷,也可两者结合同时作为热源进行制冷。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机组包括下筒和上筒,下筒由蒸发器和吸收器构成,上筒由冷凝器和低压发生器构成,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下筒经溶液泵、低温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上筒经高温热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在机组里增加一个上上筒,上上筒由低温热源用冷凝器和低温热源用发生器组成,低温热源用冷凝器通过冷剂管连通冷凝器,低温热源用冷凝器冷却水管与冷凝器冷却水管相连通,吸收器经溶液泵的稀溶液管连通低温热源用发生器,低温热源用发生器出来的中间溶液管一路连溶液泵,一路连低压发生器出来的浓溶液管,低温热源用发生器中通介质为热水的热源管,热源管上有阀门。所述热源管上阀门为温水三通阀。所述上上筒位于上筒的上方。所述低温热源用发生器出来的中间溶液管经平衡连通管连再生器出来的浓溶液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既可以利用清洁的太阳能、地下井水、河水、海水等再生能源,又可以利用内燃发电机缸套水、工艺废热水等,还可以利用蒸汽热源实现制冷的需求,可根据用户处的热源条件、负荷变化随时调整制冷机组的运转模式,采用温水单效运转、蒸汽双效单独运转、单双效同时运转。可优先利用低温热源,当负荷进一步增大或热源量减小时,可使用单双效结合的方式互为补充,适应性强,高效节能。低温热源可利用太阳能热水、内燃发电机缸套冷却水、工艺废热等热源,高效、节能、环保,几乎没有额外的运行费用,是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单效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蒸汽双效吸收式制冷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的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机组包括下筒和上筒,下筒由蒸发器1和吸收器2构成,上筒由冷凝器3和低压发生器4构成,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下筒经溶液泵、低温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上筒经高温热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在机组里增加一个上上筒,上上筒由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和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组成,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通过冷剂管16连通冷凝器3,低温热源用冷凝器冷却水管17与冷凝器冷却水管相连通,吸收器2经溶液泵11的稀溶液管18连通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低温热源用发生器出来的中间溶液管19一路连溶液泵12,一路经连通管20连低压发生器4出来的浓溶液管21,低温热源用发生器中通介质为热水的热源管22,热源管上有阀门14,上上筒布置在上筒23上方。高压发生器7结构为蒸汽型发生器,安装蒸汽控制阀。根据负荷及热源情况,通过控制温水三通阀14和溶液泵12、蒸汽控制阀15,可分别实现单效循环制冷、双效循环制冷、单双效同时运转制冷。下面分别将其循环原理介绍如下(1)单效循环制冷,热源仅使用热水,开启温水三通阀。单效运转时溶液泵12和蒸汽控制阀15停止,吸收器2内的稀溶液经溶液泵11经过低温热交换器8通入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被单效热源热水加热浓缩,再由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出来后经管路18、19、低温热交换器8,进入吸收器2,吸收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另一面,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被冷却,然后经管路16进入冷凝器3,经过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1,经冷剂泵10喷淋在冷水管上进行蒸发,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以上循环反复进行,达到制取低温冷水的目的。低温热源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内燃发电机缸套水、工艺废热水等,冷却水可以利用地下井水、河水、海水或循环冷却水等。(2)双效循环制冷,热源仅使用蒸汽,开启蒸汽控制阀。双效运转时,温水三通阀关闭。吸收器2内的稀溶液经溶液泵11经过低温热交换器8通入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再由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出来后通过溶液泵12,将溶液流经高温热交换器9再进入高压发生器7,被加热浓缩,然后从高压发生器7进入高温热交换器9,再进入低压发生器4,从低压发生器4出来后进入低温热交换器8,最后进入吸收器2,吸收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另一方面,高压发生器7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低压发生器4,加热该部位的溶液后,自身凝结成冷剂水后,和低压发生器4产生的冷剂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3被冷却,再经过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1,喷淋在冷水管上进行蒸发,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以上循环反复进行,达到制取低温冷水的目的。冷却水可以利用地下井水、河水、海水或循环冷却水等,高压发生器可以利用蒸汽作为热源。(3)单双效结合循环制冷,蒸汽、热水同时使用。吸收器2内的稀溶液经溶液泵11经过低温热交换器8通入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被单效热源热水加热浓缩,由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出来后经溶液泵12、高温热交换器9进入高压发生器7,被加热浓缩后进入高温热交换器9,再进入低压发生器4,然后经溶液泵13进入低温热交换器8,最后进入吸收器2,吸收蒸发器产生的冷剂蒸汽成为稀溶液;另一方面,高压发生器7产生的冷剂蒸汽先进入低压发生器4,加热该部位的溶液后,自身凝结成冷剂水后,和低压发生器4产生的冷剂蒸汽一起进入冷凝器3被冷却,同时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被冷却,然后经管路16进入冷凝器3,与在冷凝器3被冷却的冷剂混合后,经过减压节流,变成低温冷剂水进入蒸发器1,喷淋在冷水管上进行蒸发,冷却进入蒸发器的冷水。以上循环反复进行,达到制取低温冷水的目的。低温热源可以利用太阳能热水、内燃发电机缸套水、工艺废热水等,冷却水可以利用地下井水、河水、海水或循环冷却水等,高压发生器可以利用蒸汽作为热源。权利要求1.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机组包括下筒和上筒,下筒由蒸发器和吸收器构成,上筒由冷凝器和低压发生器构成,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下筒经溶液泵、低温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上筒经高温热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其特征是在机组里增加一个上上筒,上上筒由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和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组成,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通过冷剂管(16)连通冷凝器(3),低温热源用冷凝器冷却水管(17)与冷凝器冷却水管相连通,吸收器(2)经溶液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低温水/蒸汽单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机组包括下筒和上筒,下筒由蒸发器和吸收器构成,上筒由冷凝器和低压发生器构成,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下筒经溶液泵、低温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蒸汽型高压发生器与上筒经高温热交换器由连接配管连通,其特征是:在机组里增加一个上上筒,上上筒由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和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组成,低温热源用冷凝器(5)通过冷剂管(16)连通冷凝器(3),低温热源用冷凝器冷却水管(17)与冷凝器冷却水管相连通,吸收器(2)经溶液泵(11)的稀溶液管(18)连通低温热源用发生器(6),低温热源用发生器出来的中间溶液管(19)一路连溶液泵(12),一路连低压发生器(4)出来的浓溶液管(21),低温热源用发生器中通介质为热水的热源管(22),热源管上有阀门(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永亮,糜华,张红岩,董素霞,梁刚强,栾慎勇,王海静,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