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221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壳体内,转轴两端与壳体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前端设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上设有拨齿,拨齿对称地分布在转轴两侧,拨齿沿转轴轴线均匀分布,前后两转轴上的拨齿交错分布,拨齿外侧一端设有破碎头,将壳体安装在翻钵机下端,驱动机构驱动转轴转动,拨齿和破碎头随之转动,翻钵机翻钵后物料先经过破碎机构进行预破碎,预破碎后的物料再进入对辊磨破碎,防止翻钵机翻钵后大块物料堵塞管路,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同时不需要专门安排人员在翻钵机处疏通管路,降低劳动强度。

A pre crushing mechanism before counter gr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
本技术涉及物料破碎
,具体地说是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
技术介绍
“三元材料”是指由三种化学成分元素),组分单质及化合物)或部分零件)组成的材料整体,包括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等,广泛应用于矿物提取、金属冶炼、材料加工、新型能源等行业。三元正极材料煅烧后为块状结构,个别为大块,翻钵机翻钵后大块物料集聚在下料管路内,出现管路堵塞,日常生产中需专门安排人员在翻钵机处疏通管路,疏通过程中易带入异物,并且浪费劳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将大块物料进行预破碎,便于物料进入对辊磨,防止下料管路堵塞,解放翻钵机处人员,节约劳动力。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上端与翻钵机连接,壳体下端与对辊磨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壳体内,转轴两端与壳体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前端设有驱动转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上设有拨齿,拨齿对称地分布在转轴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端与翻钵机连接,壳体(1)下端与对辊磨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壳体(1)内,转轴(2)两端与壳体(1)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前端设有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2)上设有拨齿(3),拨齿(3)对称地分布在转轴(2)两侧,拨齿(3)沿转轴(2)轴线均匀分布,前后两转轴(2)上的拨齿(3)交错分布,拨齿(3)外侧一端设有破碎头(4),壳体(1)下端设有减震机构(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端与翻钵机连接,壳体(1)下端与对辊磨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左右对称地分布在壳体(1)内,转轴(2)两端与壳体(1)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前端设有驱动转轴(2)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转轴(2)上设有拨齿(3),拨齿(3)对称地分布在转轴(2)两侧,拨齿(3)沿转轴(2)轴线均匀分布,前后两转轴(2)上的拨齿(3)交错分布,拨齿(3)外侧一端设有破碎头(4),壳体(1)下端设有减震机构(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所述电机(5)安装在壳体(1)下端,电机(5)输出端设有第一带轮(6),左端转轴(2)前端设有第二带轮(7),第一带轮(6)和第二带轮(7)通过第一皮带(8)连接,两转轴(2)前端均设有第三带轮(9),两转轴(2)前端的第三带轮(9)通过第二皮带(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辊磨前预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前端设有涨紧轮(11),涨紧轮(11)与第二皮带(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赵岩熊家祥哈钧川朴赞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友邦科思茂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