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饮料杯托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8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1
一种锥形饮料杯托碗,适用于安装在围绕界定出容置空间的容器,所述锥形饮料杯托碗包含内杯单元,及外盖单元。所述内杯单元适用于盛装食品且包括底壁、由所述底壁朝外渐扩的环壁,及由所述环壁朝外延伸的环缘,由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壁围绕界定出适用于盛装所述食品的盛装空间。所述底壁具有可被推开的杯孔片,当所述杯孔片被推开时会形成杯孔,且所述盛装空间内的食品会经由所述杯孔滑落至所述容置空间。定义一个通过所述环缘的水平面,及一个垂直所述水平面且通过所述杯孔片的法线,所述环壁与所述法线实质上相夹一角度,所述角度介于15度至80度。

Conical cup 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形饮料杯托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容器的杯盖,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贮存食品的锥形饮料杯托碗。
技术介绍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一种即食式粉圆饮料构成,包括一容器10,及一外盖11。所述容器10用来盛装液状的饮料12且具有一开口101。所述外盖11概呈半圆球状且装有颗粒状的粉圆13,并利用一圆形铝箔14将所述粉圆13密封在所述外盖11内,再将所述外盖11扣合于所述容器10的顶缘并密封所述开口101。借此,在贩卖时能将所述饮料12与所述粉圆13先彼此隔离,而在饮用时再将所述粉圆13混合于所述饮料12内,以确保消费者在饮用时还能维持所述粉圆13的弹度而不会过于软烂。虽然所述即食式粉圆饮料构成能在饮用时维持所述粉圆13的弹度,但在饮用前,需要先将所述外盖11自所述容器10取下,并撕开所述圆形铝箔14后,再将所述外盖11内的粉圆13倒入所述容器10且与所述饮料12混合后才能饮用,颇为不便。此外,在开启所述外盖11或撕去所述圆形铝箔14时,容易因施力不当而使所述饮料12或所述粉圆13溅出,造成身体或衣服弄脏的意外,因此,仍有改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开启且便于饮用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适用于安装在围绕界定出容置空间的容器,所述锥形饮料杯托碗包含内杯单元,及外盖单元。所述内杯单元适用于盛装食品且用来安装在所述容器,并封闭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内杯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由所述底壁朝外渐扩且全周环绕的环壁,及由所述环壁朝外延伸且全周环绕的环缘,由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壁围绕界定出适用于盛装所述食品的盛装空间。所述环缘适用于扣合在所述容器。所述底壁具有可被推开的杯孔片,当所述杯孔片被推开时会在所述底壁形成杯孔,且所述盛装空间内的食品会经由所述杯孔滑落至所述容置空间。定义一个通过所述环缘的水平面,及一个垂直所述水平面且通过所述杯孔片的法线,所述环壁与所述法线实质上相夹一角度,所述角度介于15度至80度。所述外盖单元盖设于所述内杯单元且用来封闭所述盛装空间。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外盖单元可被掀离地盖设所述内杯单元,所述外盖单元包括基壁、由所述基壁朝所述内杯单元的方向延伸且全周环绕的围绕壁,及由所述围绕壁朝外延伸且全周环绕的凸缘,由所述基壁与所述围绕壁围绕界定出与所述盛装空间相通的盖体空间,所述凸缘用来扣合于所述内杯单元的环缘,所述基壁具有可被推开的盖孔片,当所述盖孔片被推开时会在所述基壁形成盖孔,并使所述盖体空间经由所述盖孔连通于外界。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还包含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将所述外盖单元的凸缘与所述内杯单元的环缘互相连接而使所述外盖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内杯单元枢转。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外盖单元、所述内杯单元与所述连接单元为一体成型。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连接单元包括形成于所述外盖单元的凸缘的第一连接部,及形成于所述内杯单元的环缘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处形成一V型槽。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盖孔片与所述杯孔片间隔排列于所述法线。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外盖单元的凸缘具有朝外延伸的扣合耳片。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内杯单元的环缘具有朝外延伸的卡扣耳片。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卡扣耳片与所述扣合耳片互相错位。本专利技术的锥形饮料杯托碗,所述内杯单元的底壁的杯孔片是一种C型孔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所述内杯单元的环壁的所述角度的设计,在饮用时,只需将一吸管穿过所述外盖单元再推开所述内杯单元的杯孔片,就能通过重力使位于所述盛装空间内的食品自动滑落并落入所述容器内与所述液体混合,即可食用。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开启所述外盖单元或所述内杯单元,就能直接混合饮用,相当方便,且所述液体与所述食品也不会意外溅出。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图1是一剖视图,说明现有的一种即食式粉圆饮料构成的一外盖内装有粉圆,且所述外盖设置于一装有饮料的容器;图2是一剖视图,说明将现有的所述即食式粉圆饮料构成的所述外盖内的粉圆倒入所述容器内;图3是本专利技术锥形饮料杯托碗的一第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图4是在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内杯单元内装入一食品并盖设在一容器的一示意图;图5是一前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一外盖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内杯单元掀离;图6是采自于图3的一仰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内杯单元的一底壁具有一杯孔片;图7是采自于图3的一前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外盖单元盖设于所述内杯单元;图8是采自于图3的一俯视图,说明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所述外盖单元的一基壁具有一盖孔片;图9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将装有所述食品的所述第一实施例安装于所述容器,并将一吸管插入穿过所述盖孔片与所述杯孔片;图10是一剖面示意图,说明将所述吸管提高并脱离所述内杯单元的所述底壁,所述食品会自动滑落至所述容器内;及图11是将本专利技术锥形饮料杯托碗的一第二实施例安装于所述容器的一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3、图4与图5,本专利技术锥形饮料杯托碗200的一第一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90的容器9,所述容置空间90装有可食用的液体91,所述锥形饮料杯托碗200包含一内杯单元3、一外盖单元4,及一连接单元5。在本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容器9为透明容器,且所述液体91是以奶茶做为说明,当然也能装入其他可饮用的饮料,例如鲜奶、果汁、红茶、咖啡、汽水、酸奶、豆浆等等。所述内杯单元3适用于盛装一食品92,在以下描述中所述食品92是以粉圆(俗称珍珠)做为说明,当然也能装入其他可食用的固态或液态食物,例如水果丁、麦片、谷物、鲜奶油等等。所述内杯单元3用来安装在所述容器9并封闭所述容置空间90。所述外盖单元4可被掀离地盖设于所述内杯单元3。所述连接单元5将所述外盖单元4与所述内杯单元3互相连接而使所述外盖单元4可相对于所述内杯单元3枢转,借此,能将所述外盖单元4盖合于所述内杯单元3,或将所述外盖单元4自所述内杯单元3打开。较佳地,所述外盖单元4与所述内杯单元3由透明材质制成。在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外盖单元4、所述内杯单元3与所述连接单元5是将聚乳酸(PLA)利用热压真空一体成型法所形成的一体式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第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例中,本第一实施例也能省略所述连接单元5,而将所述外盖单元4与所述内杯单元3分别成型为两个独立的组件,再将所述外盖单元4扣合盖设于所述内杯单元3,同样具有使所述外盖单元4可被掀离地盖设于所述内杯单元3的作用。以下进一步说明本第一实施例的详细构造。参阅图4、图5与图6,所述内杯单元3包括一位于所述容置空间90的底壁31、一由所述底壁31朝外渐扩并倾斜延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形饮料杯托碗,适用于安装在围绕界定出容置空间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饮料杯托碗包含:/n内杯单元,适用于盛装食品且用来安装在所述容器并封闭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内杯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由所述底壁朝外渐扩且全周环绕的环壁,及由所述环壁朝外延伸且全周环绕的环缘,由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壁围绕界定出适用于盛装所述食品的盛装空间,所述环缘适用于扣合在所述容器,所述底壁具有可被推开的杯孔片,当所述杯孔片被推开时会在所述底壁形成杯孔,且所述盛装空间内的食品会经由所述杯孔滑落至所述容置空间,定义一个通过所述环缘的水平面,及一个垂直所述水平面且通过所述杯孔片的法线,所述环壁与所述法线实质上相夹一角度,所述角度介于15度至80度;及/n外盖单元,盖设于所述内杯单元且用来封闭所述盛装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饮料杯托碗,适用于安装在围绕界定出容置空间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饮料杯托碗包含:
内杯单元,适用于盛装食品且用来安装在所述容器并封闭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内杯单元包括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底壁、由所述底壁朝外渐扩且全周环绕的环壁,及由所述环壁朝外延伸且全周环绕的环缘,由所述底壁与所述环壁围绕界定出适用于盛装所述食品的盛装空间,所述环缘适用于扣合在所述容器,所述底壁具有可被推开的杯孔片,当所述杯孔片被推开时会在所述底壁形成杯孔,且所述盛装空间内的食品会经由所述杯孔滑落至所述容置空间,定义一个通过所述环缘的水平面,及一个垂直所述水平面且通过所述杯孔片的法线,所述环壁与所述法线实质上相夹一角度,所述角度介于15度至80度;及
外盖单元,盖设于所述内杯单元且用来封闭所述盛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饮料杯托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单元可被掀离地盖设所述内杯单元,所述外盖单元包括基壁、由所述基壁朝所述内杯单元的方向延伸且全周环绕的围绕壁,及由所述围绕壁朝外延伸且全周环绕的凸缘,由所述基壁与所述围绕壁围绕界定出与所述盛装空间相通的盖体空间,所述凸缘用来扣合于所述内杯单元的环缘,所述基壁具有可被推开的盖孔片,当所述盖孔片被推开时会在所述基壁形成盖孔,并使所述盖体空间经由所述盖孔连通于外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