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塑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843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2:20
一种吸塑容器包含一个底壁,及一个围绕壁。该底壁包括一个底非观视面、一个相反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观视面、一个设置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纹部,及一个设置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纹部。该底非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底非观视凸纹、凹纹。该底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底观视凸纹、凹纹。所述底非观视凸、凹纹分别对应所述底观视凹、凸纹。每一个底观视凸、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凹、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该底壁的厚度介于0.15毫米与1.2毫米间。该围绕壁沿该底壁周缘朝上延伸且与该底壁共同界定一个容置空间。该吸塑容器的材质是结晶性聚乳酸(CPLA)。

Plastic suction container

A plastic suction container consists of a bottom wall and a surrounding wall. The bottom wall includes a bottom non visual surface, a bottom view surface opposite to the bottom view, a bottom view part on the bottom view, and a bottom view section set on the bottom view. The bottom view of non grain bottom part has a plurality of non visual relief, intaglio. The bottom view lines part has a plurality of embossed, intaglio bottom view. The bottom view of non convex and concave lines respectiv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bottom view and concave convex. A bottom view of convex and concave pattern change in space is greater than the corresponding non convex concave bottom view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amplitude. The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is between 0.15 millimeters and 1.2 millimeters. The wall extends upwards along the bottom of the bottom wall and defines a capacitive space together with the bottom wall. The material of the plastic container is crystalline polylactic acid (CP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塑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纹路的吸塑容器。
技术介绍
基本上,一个经由吸塑成型(vacuumforming)所制作出的容器包括一个外表面(一般即为吸塑面),及一个相反于该外表面的内表面(一般为非吸塑面)。由于吸塑面在成型时能紧贴于一个模具的表面,所以通常该容器的外表面所具有的纹路或刻印的文字图样相较于该内表面会显得更为清晰、立体。然而,假若该容器的使用状态是以该内表面为主要观视面,如餐盘、餐碗等,则需通过其他的工法来使该内表面的纹路或文字图样显得清晰、立体,如此一来,却可能相对增加该容器的重量,也会有使用后废弃物处理的问题。因此,业界仍有开发新产品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表面纹路能保持清晰且立体的吸塑容器。本技术吸塑容器包含一个底壁,及一个围绕壁。该底壁包括一个底非观视面、一个相反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观视面、一个设置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纹部,及一个设置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纹部。该底非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凹纹。该底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凹纹。所述底非观视凸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凹纹,所述底非观视凹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凸纹。每一个底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每一个底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该底壁的厚度不小于0.15毫米且不大于1.2毫米。该围绕壁沿该底壁的周缘朝上延伸且与该底壁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该围绕壁包括一个与该底非观视面相连接的围绕非观视面,及一个与该底观视面相连接的围绕观视面。该围绕观视面与该底观视面朝向该容置空间。本技术吸塑容器,还包含一个沿该围绕壁的顶缘朝外延伸的周缘壁,该周缘壁包括一个与该围绕非观视面相连接的周缘非观视面、一个与该围绕观视面相连接的周缘观视面、一个设置于该周缘非观视面的周缘非观视纹部,及一个设置于该周缘观视面的周缘观视纹部,该周缘非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周缘非观视面的周缘非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周缘非观视面的周缘非观视凹纹,该周缘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周缘观视面的周缘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周缘观视面的周缘观视凹纹,所述周缘非观视凸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周缘观视凹纹,所述周缘非观视凹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周缘观视凸纹,每一个周缘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周缘非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每一个周缘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周缘非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该周缘壁的厚度不小于0.15毫米且不大于1.2毫米。本技术吸塑容器,该底壁还包括一个自该底非观视面朝外凸伸的支撑部。本技术吸塑容器,该支撑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凸块,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观视面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对应于所述凸块。本技术吸塑容器,该底观视纹部实质上是呈一个类似岩石的纹路。本技术吸塑容器,该周缘观视纹部实质上是呈一个类似岩石的纹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由每一个底观视凸纹、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凹纹、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让使用者朝该容置空间内观视时能看到清晰且立体的纹路,增加该吸塑容器在使用时的视觉感受与乐趣,提升产品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吸塑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该实施例是以使用观视面朝上的方式摆放;图2是该实施例的一个立体图,该实施例是以使用观视面朝下的方式摆放;图3是沿图1中的线Ⅲ—Ⅲ的一个剖视图;图4是图3的一个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1、2、3,为本技术吸塑容器的一个实施例,该吸塑容器包含一个底壁1、一个围绕壁2及一个周缘壁3。该吸塑容器可以是餐盘、餐碗、饮料杯等,在本实施例是一个盛盘。该底壁1包括一个底非观视面11、一个相反于该底非观视面11的底观视面12、一个设置于该底非观视面11的底非观视纹部13、一个设置于该底观视面12的底观视纹部14,及一个自该底非观视面11朝外凸伸的支撑部15。该底壁1的厚度不小于0.15毫米且不大于1.2毫米。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壁1的厚度约为0.08毫米。该底非观视纹部13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11的底非观视凸纹131,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11的底非观视凹纹132。该底观视纹部14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观视面12的底观视凸纹141,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观视面12的底观视凹纹142。在本实施例中,该底观视纹部14实质上是呈一个类似岩石的纹路,但不限于此。所述底非观视凸纹131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凹纹142,所述底非观视凹纹132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凸纹141。每一个底观视凸纹141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凹纹132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每一个底观视凹纹142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凸纹131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也就是说,所述底观视凸纹141、所述底观视凹纹142与所述底非观视凹纹132、所述底非观视凸纹131在凹凸的形式上虽然是互相对应的,但实际上纹路的空间线条的陡峭程度并不相同,如图4所示。因此,在使用该吸塑容器盛装食物时,使用者所观视到的表面纹路会是由较陡峭的线条所构成,因而使该吸塑容器的观视面整体呈现出清晰、立体的纹样设计。此外,该底观视纹部14也可以加入更多细部的变化,而使呈现出的质感不同于该底非观视纹部13。该支撑部15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11的凸块151,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观视面12的凹槽152。所述凹槽152分别对应于所述凸块1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151的数量是四,且每一个凸块151是概呈一个L字型,但不限于此。该围绕壁2沿该底壁1的周缘朝上延伸且与该底壁1共同界定出一个盛装食物的容置空间21。该围绕壁2包括一个与该底非观视面11相连接的围绕非观视面22,及一个与该底观视面12相连接的围绕观视面23。该围绕观视面23与该底观视面12朝向该容置空间21。该周缘壁3沿该围绕壁2的顶缘朝外延伸,并包括一个与该围绕非观视面22相连接的周缘非观视面31、一个与该围绕观视面23相连接的周缘观视面32、一个设置于该周缘非观视面31的周缘非观视纹部33,及一个设置于该周缘观视面32的周缘观视纹部34。该周缘壁3的厚度不小于0.15毫米且不大于1.2毫米。在本实施例中,该周缘壁3的厚度约为0.08毫米。该周缘非观视纹部33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周缘非观视面31的周缘非观视凸纹331,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周缘非观视面31的周缘非观视凹纹332,该周缘观视纹部34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周缘观视面32的周缘观视凸纹341,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周缘观视面32的周缘观视凹纹342。在本实施例中,该周缘观视纹部34实质上是呈一个类似岩石的纹路,但不限于此。所述周缘非观视凸纹331分别对应于所述周缘观视凹纹342,所述周缘非观视凹纹332分别对应于所述周缘观视凸纹341。每一个周缘观视凸纹341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周缘非观视凹纹332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吸塑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塑容器,包含:一个底壁,及一个沿该底壁的周缘朝上延伸的围绕壁;其特征在于:该底壁包括一个底非观视面、一个相反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观视面、一个设置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纹部,及一个设置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纹部,该底非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凹纹,该底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凹纹,所述底非观视凸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凹纹,所述底非观视凹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凸纹,每一个底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每一个底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该底壁的厚度不小于0.15毫米且不大于1.2毫米;该围绕壁与该底壁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并包括一个与该底非观视面相连接的围绕非观视面,及一个与该底观视面相连接的围绕观视面,该围绕观视面与该底观视面朝向该容置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塑容器,包含:一个底壁,及一个沿该底壁的周缘朝上延伸的围绕壁;其特征在于:该底壁包括一个底非观视面、一个相反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观视面、一个设置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纹部,及一个设置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纹部,该底非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非观视面的底非观视凹纹,该底观视纹部具有多个凸出形成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凸纹,及多个凹陷形成于该底观视面的底观视凹纹,所述底非观视凸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凹纹,所述底非观视凹纹分别对应于所述底观视凸纹,每一个底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每一个底观视凹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大于所对应的该底非观视凸纹在空间上变化的幅度,该底壁的厚度不小于0.15毫米且不大于1.2毫米;该围绕壁与该底壁共同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并包括一个与该底非观视面相连接的围绕非观视面,及一个与该底观视面相连接的围绕观视面,该围绕观视面与该底观视面朝向该容置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塑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吸塑容器还包含一个沿该围绕壁的顶缘朝外延伸的周缘壁,该周缘壁包括一个与该围绕非观视面相连接的周缘非观视面、一个与该围绕观视面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捷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