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713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分析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包括交换柱和漏斗杯,所述交换柱的上端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内磨口,所述漏斗杯的下方设有与内磨口插接配合的外磨口,所述交换柱的侧面卡接可沿柱体上下调节的定位环;所述交换柱的下端设有旋堵Ⅰ,所述外磨口的上方设有旋堵Ⅱ。交换柱用内磨口和漏斗和外磨口连接即插即用且密封性好,免去了胶塞打孔、老化等问题。设置定位环能够配合出水胶管,结构简单实用,保持树脂处理的试剂维持在合适的液位。配套的新型分液漏斗杯为大口、柱型、带体积刻度,可直接加入试剂至所需刻度线,免去了用三角漏斗加试剂等繁琐的操作。

An ion exchange resin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分析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水处理用离子交换树脂在检测和使用过程中经常用到树脂转型处理。具体方式是:将树脂装入处理容器交换柱中,周期性通过确定浓度、确定体积的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纯水等试剂。在试剂流完后保持树脂层上2cm液位关闭交换柱出口旋塞,防止树脂层失水。各类试剂用长颈分液漏斗加入交换柱,用打孔胶塞固定长颈漏斗,打孔处用凡士林密封。这种处理方式的缺点是:胶塞难打孔、易老化,密封不严,易漏试剂;每次加入试剂需要用量器定量后加入;标准漏斗口径小,需要再配合三角漏斗加入试剂,操作繁琐;密封用的凡士林易污染所处理的树脂;在试剂流完后交换柱出口旋塞关闭不及时易导致树脂层失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采用配套磨口连接,即插即用,密封性好,免去了胶塞打孔和老化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包括交换柱和漏斗杯,所述交换柱的上端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内磨口,所述漏斗杯的下方设有与内磨口插接配合的外磨口,所述交换柱的侧面卡接可沿柱体上下调节的定位环;所述交换柱的下端设有旋堵Ⅰ,所述外磨口的上方设有旋堵Ⅱ。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漏斗杯的上部设有开口且配置有塞子以封口,所述漏斗杯的上部开口直径为220~300mm。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交换柱和漏斗杯均为玻璃材质。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定位环由弹性卡簧缠绕于交换柱上,所述定位环的一侧用于放置胶管、另一侧用于与交换柱卡接。出水胶管一端接交换柱下部出口,另一端由上向下穿过定位环。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漏斗杯侧面为圆弧面和平面组合形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交换柱用内磨口和漏斗和外磨口连接即插即用且密封性好,免去了胶塞打孔、老化等问题。设置定位环能够配合出水胶管,结构简单实用,保持树脂处理的试剂维持在合适的液位。配套的新型分液漏斗杯为大口、柱型、带体积刻度,可直接加入试剂至所需刻度线,免去了用三角漏斗加试剂等繁琐的操作。整体装置为全玻璃材质,耐酸碱、易清洗,不需用凡士林等密封油脂,不污染所检测树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处理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液漏斗结构示意图。图中:交换柱1-1、旋堵Ⅰ1-2、内磨口1-3、定位环1-4、出液口1-5;漏斗杯2-1、旋堵Ⅱ2-2、外磨口2-3、塞子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解释说明。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包括交换柱1-1和漏斗杯2-1,所述交换柱1-1的上端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内磨口1-3,所述漏斗杯2-1的下方设有与内磨口1-3插接配合的外磨口2-3,所述交换柱1-1的侧面卡接可沿柱体上下调节的定位环1-4;所述交换柱1-1的下端设有旋堵Ⅰ1-2,所述外磨口2-3的上方设有旋堵Ⅱ2-2。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漏斗杯2-1的上部设有开口且配置有塞子2-4以封口,所述漏斗杯2-1的上部开口直径为220~300mm。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交换柱1-1和漏斗杯2-1均为玻璃材质。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定位环1-4由弹性卡簧缠绕于交换柱1-1上,所述定位环1-4的一侧用于放置胶管、另一侧用于与交换柱1-1卡接。出水胶管一端接交换柱下部出口1-5,另一端由上向下穿过定位环。上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所述漏斗杯2-1的侧面为圆弧面和平面组合形式。由于漏斗杯2-1的上下都有开口,不方便存放,设成有平面+弧面形式,方便拿取和稳定放置。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1)在漏斗杯2-1内装入适量待处理的离子交换树脂,加入所需试剂至树脂层上2cm,将交换柱1-1与漏斗杯2-1连接;2)将输出胶管连接到出液口1-5上,另一端固定于定位环1-4上;3)直接加入所需试剂至漏斗杯2-1的相应刻度;4)调整旋堵Ⅰ1-2和旋堵Ⅱ2-2,使试剂以设定的流速通过树脂层,由胶管的出口排出,确保交换柱1-1中的液位维持在相应高度树脂层不失水;5)处理完毕后盖上塞子2-4,避免树脂层在保存期内失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柱(1-1)和漏斗杯(2-1),所述交换柱(1-1)的上端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内磨口(1-3),所述漏斗杯(2-1)的下方设有与内磨口(1-3)插接配合的外磨口(2-3),所述交换柱(1-1)的侧面卡接可沿柱体上下调节的定位环(1-4);/n所述交换柱(1-1)的下端设有旋堵Ⅰ(1-2),所述外磨口(2-3)的上方设有旋堵Ⅱ(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柱(1-1)和漏斗杯(2-1),所述交换柱(1-1)的上端设有截面为梯形的内磨口(1-3),所述漏斗杯(2-1)的下方设有与内磨口(1-3)插接配合的外磨口(2-3),所述交换柱(1-1)的侧面卡接可沿柱体上下调节的定位环(1-4);
所述交换柱(1-1)的下端设有旋堵Ⅰ(1-2),所述外磨口(2-3)的上方设有旋堵Ⅱ(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离子交换树脂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杯(2-1)的上部设有开口且配置有塞子(2-4)以封口,所述漏斗杯(2-1)的上部开口直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萍张瑶瑶刘芳潘俊香方建筠倪慧君程翠萍牛勇尹静陈洁刘志真齐宪华张雪然刘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