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将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复合,得到单向导湿面料;步骤二,将涤纶与棉混纺,得到防紫外线透气面料;步骤三,取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将单向导湿面料、防紫外线透气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复合,得到基布;步骤四,将基布裁剪、缝制,得到衣体,在衣体上缝制反光条,在衣体的袖子上缝制肩灯挂环,在衣体的前胸位置缝衣兜,在衣兜外安装标牌安装座,在上衣上安装前襟拉链;步骤五,在衣体上喷涂标识,得到成品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得的防护服具有良好的排汗、防紫外线、易清洗效果,且方便安装肩灯、标牌等部件。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color changing warning protective clot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护服,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防护服主要应用于消防、军工、船舶、石油、化工、喷漆、清洗消毒、实验室等行业与部门,按防护功能分健康型防护服,如防辐射服、防寒服、隔热服及抗菌服等;安全型防护服,如阻燃服、阻燃防护服、电弧防护服、防静电服、防弹服、防刺服、宇航服、潜水服、防酸服及防虫服等;为保持穿着者卫生的工作服,如防油服、防尘服及拒水服等。交通安全防护服是最为常见的防护服,由于交通安全执勤人员长期需要在道路上巡逻、执勤,需要进行防晒及交通安全防护,现有的交通安全防护服主要是在服装表面贴附反光条,能够进行交通安全防护,但对人体防护性能差。还有一些技术方案通过在防护服本体上安装光导纤维、导光管、激光指示器、感应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太阳能模块、危险感知模块、危险警示模块、GPS救援模块、闪光灯和振动马达等部件增加防护服的防护性能,然而零部件的增加会使防护服碰撞点增加,影响执勤人员操作,且制作成本高,维护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制作步骤简单、制得的防护服具有良好的排汗、防紫外线、易清洗效果,且方便安装肩灯、标牌等部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将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复合,得到单向导湿面料;步骤二,将涤纶与棉混纺,得到防紫外线透气面料;步骤三,取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将单向导湿面料、防紫外线透气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复合,其中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位于单向导湿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之间,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与纯棉面料相邻,漂白,在防水防油防污面料表面喷涂光致变色粉体,得到基布;步骤四,将基布裁剪、缝制,得到衣体,在衣体上缝制反光条,在衣体的袖子上缝制肩灯挂环,在衣体的前胸位置缝衣兜,在衣兜外安装标牌安装座,在上衣上安装前襟拉链;步骤五,在衣体上喷涂标识,得到成品可变色警示防护服。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涤纶与棉的混纺比为4-6:5。进一步地,所述防水防油防污面料为特氟龙三防面料。进一步地,所述光致变色粉体为Bi12TiO20粉体。进一步地,所述肩灯挂环包括两个缝制在袖子上部的长条形布套,两个布套在环绕袖子的同一圆周上,两个布套之间穿装有肩灯固定带,所述肩灯固定带两端穿出布套连接有书包扣的公接头和母接头。进一步地,任一袖子上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肩灯挂环。进一步地,所述肩灯固定带包括两层面料,两层面料之间铺均匀铺设有四根筋线,所述筋线两端均延伸至肩灯固定带的端部,两个布套之间的肩灯固定带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3-4个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边缘设置有加强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丙纶面料具备疏水性,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耐磨性能,纯棉面料由天然纤维制成,环保且透气性能高,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将丙纶面料和纯棉面料混纺,能够得到单向导湿面料,迅速的排汗,提高执勤人员的舒适性;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还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涤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后,能够得到具有较高抗拉强度、防紫外线、透气性高的防紫外线透气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能够有效的防水防油防污,能够使执勤人员在执勤的过程中受到较好的防护;安装反光条,能够提高交通安全性能;缝制肩灯挂环、衣兜、标牌安装座、前襟拉链,方便防护服的使用;喷涂光致变色粉体,能够根据光强度自动调节防护服的颜色,提高警示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图示意图;图2为肩灯挂环主视图示意图;图3为肩灯挂环后视图示意图;图4为基布断面图示意图;图5为肩灯固定带结构图示意图;图6为肩灯固定带断面图示意图;图7为衣兜主视图示意图;其中:1-衣体,101-丙纶面料,102-纯棉面料,103-防紫外线透气面料,104-防水防油防污面料,2-反光条,3-门襟拉链,4-袖子,5-衣兜,6-表盘安全座,7-肩灯挂环,701-布套,702-收口缝线,703-肩灯固定带,704-公接头,705-母接头,706-加强环,707-筋线,708-面料,8-缝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中,防水防油防污面料为特氟龙三防面料,具体为美国杜邦特氟龙三防面料,经过特氟龙三防整理的纺织物具备了较低的表面能,由于物质低表面能具有不沾性特征,使得低表面能的面料就具备了三防的特性和效能;丙纶面料具备疏水性,且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耐磨性能,纯棉面料由天然纤维制成,环保且透气性能高,还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将丙纶面料和纯棉面料混纺,能够得到单向导湿面料,迅速的排汗,提高执勤人员的舒适性;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还具有良好的防紫外线性能,涤纶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后,能够得到具有较高抗拉强度、防紫外线、透气性高的防紫外线透气面料;光致变色粉体为Bi12TiO20粉体,具有较好的吸光性能,光照强的情况下变暗,容易被看到,提高交通安全性能,光照弱的情况下,衣体为亮色,与反光条配合,提高交通安全性能。实施例1一种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丙纶面料101、纯棉面料102,将丙纶面料、纯棉面料热压复合,得到单向导湿面料;步骤二,将涤纶纤维与棉纤维以4-6:5的混纺比混纺,得到防紫外线透气面料103;步骤三,取防水防油防污面料104,将单向导湿面料、防紫外线透气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复合,其中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位于单向导湿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之间,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与纯棉面料相邻,漂白,在防水防油防污面料表面喷涂光致变色粉体,得到基布;步骤四,将基布裁剪、缝制,得到衣体1,在衣体上缝制反光条2,在衣体的袖子上缝制肩灯挂环7,在衣体的前胸位置缝衣兜5,在衣兜外安装标牌安装座6,在上衣上安装前襟拉链3;步骤五,在衣体上喷涂标识,得到成品可变色警示防护服。本实施例中,肩灯挂环包括两个缝制在袖子4上部的长条形布套701,布套为帆布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布套通过缝线8缝制在袖子上,在布套的端部还缝制有倾斜的收口缝线702,能够提高布套端部与袖子之间的连接强度,两个布套在环绕袖子的同一圆周上,两个布套之间穿装有肩灯固定带703,肩灯固定带包括两层面料708,面料为涤纶面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抗拉性能,两层面料之间铺均匀铺设有四根筋线707,筋线为钢编织带,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筋线两端均延伸至肩灯固定带的端部,两个布套之间的肩灯固定带上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3-4个连接孔,连接孔边缘有加强环706,加强环为不锈钢环,两层面料之间通过粘结剂粘结,将筋线与不锈钢环固定,肩灯固定带两端穿出布套连接有书包扣的公接头704和母接头705,任一袖子上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肩灯挂环,在使用的过程中,肩灯挂装在肩灯固定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取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将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复合,得到单向导湿面料;/n步骤二,将涤纶与棉混纺,得到防紫外线透气面料;/n步骤三,取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将单向导湿面料、防紫外线透气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复合,其中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位于单向导湿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之间,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与纯棉面料相邻,漂白,在防水防油防污面料表面喷涂光致变色粉体,得到基布;/n步骤四,将基布裁剪、缝制,得到衣体,在衣体上缝制反光条,在衣体的袖子上缝制肩灯挂环,在衣体的前胸位置缝衣兜,在衣兜外安装标牌安装座,在上衣上安装前襟拉链;/n步骤五,在衣体上喷涂标识,得到成品可变色警示防护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取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将丙纶面料、纯棉面料复合,得到单向导湿面料;
步骤二,将涤纶与棉混纺,得到防紫外线透气面料;
步骤三,取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将单向导湿面料、防紫外线透气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复合,其中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位于单向导湿面料、防水防油防污面料之间,防紫外线透气面料与纯棉面料相邻,漂白,在防水防油防污面料表面喷涂光致变色粉体,得到基布;
步骤四,将基布裁剪、缝制,得到衣体,在衣体上缝制反光条,在衣体的袖子上缝制肩灯挂环,在衣体的前胸位置缝衣兜,在衣兜外安装标牌安装座,在上衣上安装前襟拉链;
步骤五,在衣体上喷涂标识,得到成品可变色警示防护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警示防护服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涤纶与棉的混纺比为4-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警示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先锋,郭雪健,陈小利,李娜,尚华,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新科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