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及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968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及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中的应用,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包括0.002~0.02%的氨基寡糖素、0.02~0.25%的亚磷酸盐。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氨基寡糖素和亚磷酸盐进行组合,获得的诱导剂组分比例合理,对草莓炭疽病和灰霉病病害的防治效果较好,同时能增加草莓的根茎粗度,降低细胞膜透性,提高抗逆性,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等生长势指标,能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减少草莓果实中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风险及生态环境隐患。

Application of inducer in controlling strawberry grey mould, increasing chlorophyll content and decreasing 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及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农药
,尤其涉及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及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草莓在整个生育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原菌危害,其中炭疽病和灰霉病为草莓苗期和栽培期的主要病害,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草莓炭疽病是目前草莓育苗期和定植初期最主要的病害。病菌在育苗期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匍匐茎和根茎部,叶片上表现为黑褐色斑。叶柄、匍匐茎上的病斑呈纺锤形,初为红褐色,后变黑色,凹陷。病斑包围叶柄或匍匐茎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枯死,危害严重、湿度高时病斑上还会出现红色黏质孢子堆。在定植初期主要为害根茎部,最初症状是新生的叶先表现萎蔫,傍晚可恢复。如果病情发展迅速,叶片呈青枯状萎蔫死亡。切断根茎部,横切面可见自外向内发生的褐变,但维管束不变色。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spp.)为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的真菌,目前已经记录的主要有3种,分别是胶孢炭疽菌、尖孢炭疽菌和草莓炭疽病。在病残体或土壤中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的形式越冬,能在10~40℃温度范围内生长,侵染最适气温为28~32℃,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病菌。条件适宜时,病菌传播迅速,可在短时间内造成草莓植株的毁灭性死亡。2006年以来,随着红颊、章姬等果形美观、风味优但易感炭疽病的新品种种植比例不断提高,草莓炭疽病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草莓的炭疽病主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控制田间草莓苗的密度,增加通和透光;施肥不要过量,提高苗自身抵抗力;发病初期摘掉老叶和病叶减少病菌传染,浇水时切勿大水漫灌或喷灌。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药剂宜轮换使用。草莓灰霉病是草莓栽培生产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已经给草莓种植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灰霉病病原菌以菌丝体、菌核、分生孢子形态寄生于土壤或植物体内越冬,孢子通过空气作为媒介传播。在草莓种植过密、氮肥用量过多、植株通风不良或湿度过大的情况下,发病较为严重。草莓灰霉病主要为害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最初从花期将开败的花侵染,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近圆形坏死斑,生成较稀疏灰霉。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或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果实腐烂变软,表面密生灰色霉状物。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草莓灰霉病(Botrytiscinerea)是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引起的,当有游离水存在时,灰葡萄孢能在病斑上产生大量灰色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并随气流、水以及农事操作传播扩散。灰葡萄孢能侵染草莓的所有地上组织,但是以侵染花和果实引起花枯和果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同时,灰葡萄孢也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化学杀菌剂的防治效果下降。草莓灰霉病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选择抗病性强的草莓品种;对设施土壤进行消毒,减少土壤病原基数;控制栽培密度,及时摘除枯叶、老叶、病果,并带出棚外烧毁或深埋;铺设地膜,采用膜下滴灌;及时采收浆果,防止过熟;加强通风换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药剂防治可用50%速克灵(腐霉利)1200倍液,或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1500倍+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1200倍,或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40%嘧霉胺悬浮剂800倍。7天左右喷1次,连喷3-4次,药剂宜轮换使用。虽然有部分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可以减少炭疽病和灰霉病的发生,但是风险大、成本高,而且没有绝对优质抗病性强的草莓品种。目前国内外对炭疽病、灰霉病等真菌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剂,虽然在一定程度能防治一部分的病害,但长期大量使用农药也增加了草莓果实中农药残留和食品安全风险及生态环境隐患。然而,目前关于采用植物诱导剂来防治草莓炭疽病和灰霉病的研究报道还较少,防治草莓病害同时提高植株生长势的诱导剂更是鲜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及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中的应用,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包括0.002~0.02%的氨基寡糖素、0.02~0.25%的亚磷酸盐。诱导剂在增加叶绿素含量或者降低细胞膜透性中的应用,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包括0.002~0.02%的氨基寡糖素、0.02~0.25%的亚磷酸盐。氨基寡糖素能够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统和生长系统,使植物体内产生具有抗病作用的活性物质,抑制病原菌的侵入,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进一步地,亚磷酸盐为亚磷酸二氢钾。亚磷酸二氢钾(KH2PO3)呈微酸性,具有杀灭病原菌和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的双重作用,亚磷酸防治病害的机制包括:通过干扰和抑制病菌菌丝生长与产胞来直接保护寄主的功效,以及加速植物体内酚化物或其它抗病物质的产生和积累的间接功效。进一步地,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还包括0.001~0.02%的表面活性剂和/或0.001~0.025%的缓释剂。表面活性剂能够改善上述诱导剂有效组分在植物叶面上的分布、附着和渗透,可提高上述有效组分的转移,提高诱抗剂的有效利用率。表面活性剂和缓释剂的类型选择对诱导剂有效成分氨基寡糖素、亚磷酸二氢钾的施用效果有巨大影响,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和缓释剂可进一步提高诱导剂对草莓炭疽病和灰霉病的防治效果。进一步地,表面活性剂为Tween-80。Tween-80又称为聚山梨酯80,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能力。进一步地,缓释剂为黄腐植酸钾。黄腐酸钾是一种纯天然矿物质活性钾元素肥,黄腐酸钾内含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病毒抑制剂等多种营养成分,避免了作物因缺少元素而造成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使作物株型更旺盛叶色更浓绿。经试验发现,用黄腐植酸钾作为缓释剂与氨基寡糖素和亚磷酸盐配合可进一步提高诱导剂的防治效果,且能够提高植株生长势。进一步地,以总重量为1kg计,诱导剂各组分配比为:余量为水。进一步地,以总重量为1kg计,诱导剂各组分配比为:余量为水。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草莓花序显露到开花前,用诱导剂均匀喷湿叶片,施用量为25~35kg/亩,10天一次,共3次;其中,以总重量为1kg计,所述诱导剂的各组分配比为:余量为水。一种防治草莓炭疽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草莓育苗期,6月初开始喷施诱导剂,施用量为25~35kg/亩。每隔10天1次,连续喷5次,起苗前3-7天再喷施1次,共喷6次。定植前用诱导剂进行浸根,30s后取出晾干后进行定植;其中,以总重量为1kg计,所述诱导剂的各组分配比为:余量为水。一种增加叶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或者降低细胞膜透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草莓育苗期,6月初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包括0.002~0.02%的氨基寡糖素、0.02~0.25%的亚磷酸盐。/n

【技术特征摘要】
1.诱导剂在防治草莓灰霉病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包括0.002~0.02%的氨基寡糖素、0.02~0.25%的亚磷酸盐。


2.诱导剂在增加叶绿素含量或者降低细胞膜透性中的应用,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包括0.002~0.02%的氨基寡糖素、0.02~0.25%的亚磷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亚磷酸盐为亚磷酸二氢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诱导剂还包括0.001~0.02%的表面活性剂和/或0.001~0.025%的缓释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表面活性剂为Tween-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缓释剂为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忻雅阮松林肖文斐裘劼人柴伟国余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