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6865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金针菇菇根5~10份、杨木屑30~40份、玉米芯10~15份、米糠30~40份、麸皮10~15份、干豆渣3~5份、棉籽壳3~5份、轻钙1~3份。本食用菌培养基质,不但保水性、透气性等理化指标好,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工厂化操作,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栽培的食用菌不但产量高,而且整齐度较好,提高了食用菌的商品外观,可在食用菌工厂化行业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A kind of industrialized culture medium of pilose mushroom and the method of cultivating edible mush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

技术介绍
金针菇菇根因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透气性和营养含量高、分解缓慢的特点,近年来作为无土栽培的理想基质在瓜果、蔬菜的设施栽培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子实体含水量较高,一般的食用菌如鹿茸菇、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子实体水分超过80%,菇体水分主要由培养基质中吸收而来,因食用菌栽培周期相对较长,长时间的培养容易导致培养基失水,从而影响最终产量,而生产过程中补水容易使菌丝窒息,菇蕾腐烂,感染杂菌。要保证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培养基质不但要有充足的营养物质,还要有科学的理化指标(如保水性、孔隙度、透气性、粘度等),因此选择合适的原材料按照科学的比例制备培养基质是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的关键。随着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各种原料如米糠、玉米芯、麸皮等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涨,传统食用菌栽培中广泛使用的棉籽壳又存在富集农药和重金属的风险,主要作为吸水性材料的甜菜渣因为目前国内甜菜产量的降低和饲料加工的需求导致价高量少,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食用菌工厂化的发展。因此寻找优质、价格低廉、便于标准化操作并符合食品安全需求的原料制备培养基对于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金针菇菇根5~10份、杨木屑30~40份、玉米芯10~15份、米糠30~40份、麸皮10~15份、干豆渣3~5份、棉籽壳3~5份、轻钙1~3份。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金针菇菇根10份、杨木屑29份、玉米芯13份、米糠28份、麸皮12份、干豆渣4份、棉籽壳4份、轻钙1份。作为优选,所述金针菇菇根为颗粒状体,含水量低于15%。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基质的重量份原料进行配比;步骤二、将称取的金针菇菇根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含水量不低于15%;步骤三、将步骤一除金针菇菇根以外的其他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搅拌10~15分钟,再加入步骤二泡过水的金针菇菇根和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6%~68%,pH为6.2~6.8;步骤四、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将装有栽培瓶的栽培筐放置到周转车上,推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120-125℃维持80-95min;步骤五、接种,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进入培养室中培养;步骤六、待菌丝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菇蕾长出后进行环境控制,达到商品要求即可采收。其中、步骤五菌丝培养过程中培养环境为:室温22~23℃、空气湿度65%~75%、避光、空气循环良好,CO2浓度控制在3000~4000ppm。所述的栽培瓶为聚丙烯塑料栽培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食用菌培养基质,不但保水性、透气性等理化指标好,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工厂化操作,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栽培的食用菌不但产量高,而且整齐度较好,提高了食用菌的商品外观,可在食用菌工厂化行业大面积推广应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配比,金针菇菇根5份,杨木屑30份,玉米芯10份,米糠30份,麸皮10份,干豆渣3份,棉籽壳3份,轻钙1份;步骤二、金针菇菇根吸水处理,将称取的金针菇菇根放入水中浸泡,几分钟后金针菇菇根吸水膨胀;步骤三、混合搅拌,将其他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搅拌10分钟,再加入泡过水的金针菇菇根和剩余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6%,pH为6.2;步骤四、装瓶、盖瓶盖,每16个聚丙烯塑料栽培瓶为一筐,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中间和四周一共打6个孔洞到瓶底,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栽培瓶容量1500mL,每瓶的装料量为1200g,灌装、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为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步骤五、高压蒸汽灭菌,将装有栽培瓶的栽培筐放置到周转车上,推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121℃维持90min,接种,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以全自动接种机在层流罩下向栽培瓶中接入鹿茸菇液体菌种,每瓶接种量为35mL;步骤六、菌丝培养接种结束后,将栽培瓶移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培养环境为:室温22℃、空气湿度65%、避光、空气循环良好,培养室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将料温控制在17℃,空间湿度控制在65%,CO2浓度控制在3000ppm,同时通过高效空气过滤来确保环境清洁度,培养58天后菌丝即可长满栽培瓶,待菌丝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去除料面的老菌丝,并形成机械刺激;然后将栽培瓶移至生育室催蕾,菇蕾长出后进行环境控制,达到商品要求即可采收。实施例2: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以下重量份原料配比,金针菇菇根10份,杨木屑40份,玉米芯15份,米糠40份,麸皮15份,干豆渣5份,棉籽壳5份,轻钙3份;步骤二、金针菇菇根吸水处理,将称取的金针菇菇根放入水中浸泡,几分钟后金针菇菇根吸水膨胀;步骤三、混合搅拌,将其他原材料依次投入搅拌机,先干搅拌15分钟,再加入泡过水的金针菇菇根和剩余水,搅拌直至培养基中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匀,充分吸水,最终培养基的含水率为68%,pH为6.8;步骤四、装瓶、盖瓶盖,每16个聚丙烯塑料栽培瓶为一筐,采用全自动装瓶机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灌装到栽培瓶中,灌装结束后通过自动打孔机在料面中间和四周一共打6个孔洞到瓶底,要求培养基料面平整,栽培瓶容量1500mL,每瓶的装料量为1200g,灌装、打孔完成后,通过自动盖盖机为栽培瓶盖上匹配的瓶盖;步骤五、高压蒸汽灭菌,将装有栽培瓶的栽培筐放置到周转车上,推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121℃维持90min,接种,灭菌结束后,将栽培瓶放入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料温降低到室温时进行接种。以全自动接种机在层流罩下向栽培瓶中接入鹿茸菇液体菌种,每瓶接种量为35mL;步骤六、菌丝培养接种结束后,将栽培瓶移入培养室进行菌丝培养,培养环境为:室温23℃、空气湿度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金针菇菇根5~10份、杨木屑30~40份、玉米芯10~15份、米糠30~40份、麸皮10~15份、干豆渣3~5份、棉籽壳3~5份、轻钙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金针菇菇根5~10份、杨木屑30~40份、玉米芯10~15份、米糠30~40份、麸皮10~15份、干豆渣3~5份、棉籽壳3~5份、轻钙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栽培基质包含以下重量份原料:金针菇菇根10份、杨木屑29份、玉米芯13份、米糠28份、麸皮12份、干豆渣4份、棉籽壳4份、轻钙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针菇菇根为颗粒状体。


4.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食用菌的工厂化栽培基质的重量份原料进行配比;
步骤二、将称取的金针菇菇根放入水中浸泡,使其含水量不低于15%;
步骤三、将步骤一除金针菇菇根以外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占严珣刘娟赵惠余养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