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78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设备,包括雾化室、沉降池、沉淀池、冷凝室、过滤池、等离子室,所述雾化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路、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雾化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路,所述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沉降池的顶部与排液口相连通,且沉降池下部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接的污浊管;所述沉淀池上部的进口与污浊管相连通、沉淀池上部的出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所述冷凝室的顶部与排气管路相连通,所述冷凝室的底部与过滤池相连接;所述过滤池与等离子室相连接,所述等离子室的一侧与等离子管路相连通、另一侧连通有净化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废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清除,进而经过等离子净化,提高了废气净化的效果。

Low temperature plasma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温等离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净化环保
,尤其涉及了一种低温等离子设备。
技术介绍
等离子净化器又称低温等离子废气净化器,在电催化总的设计概念下,分三个既独立又混成的激发系统:微波激发区、等离子激发区、极板激发区。每个激发区有它特定的功能,但在原理上有它相似的地方,传统的等离子净化器在处理废气时,由于废气中含有较多的大型颗粒,如果颗粒过滤不充分会影响等离子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低温等离子设备,结构简单,能够对废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清除,进而经过等离子净化,提高了废气净化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低温等离子设备,包括雾化室、沉降池、沉淀池、冷凝室、过滤池、等离子室,所述雾化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路、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雾化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路,该进液管路与雾化室外的进液水泵相连接;所述进液管路上均匀连接有若干根喷雾管路,该喷雾管路上开设有喷雾孔;所述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且雾化室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排液口上方的过滤板;所述沉降池的顶部与排液口相连通,且沉降池的上部连接有助剂管路、下部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接的污浊管;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沉淀物输送管、多个V型槽,该V型槽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多个V型槽的沉淀物出口均与沉淀物输送管连通,且沉淀物输送管的一端穿过沉淀池连通有干化池;所述沉淀池上部的进口与污浊管相连通、沉淀池上部的出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沉淀池的进口与沉淀池的出口相对设置;所述冷凝室的顶部与排气管路相连通,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向冷凝室外延伸为冷却水进口,冷凝管的另一端向冷凝室外延伸为冷却水出口;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液,该过滤液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冷凝室的底部通过过滤管路与过滤池相连接,该过滤管路穿过过滤网伸入过滤液中;所述过滤池通过等离子管路与等离子室相连接,且等离子管路位于过滤网上方位置;所述等离子室内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且等离子室的一侧与等离子管路相连通、另一侧连通有净化管路。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废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清除,进而经过等离子净化,提高了废气净化的效果。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气管路与排气管路相连通,且出气管路上设置有过滤器与第一单向阀。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与干化池之间的沉淀物输送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与排污泵。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沉淀池的进口高度高于沉淀池的出口高度,所述沉淀池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挡板、沉淀池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的进口高度,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的出口高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污浊管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对废气中的颗粒进行过滤清除,进而经过等离子净化,提高了废气净化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低温等离子设备,包括雾化室1、沉降池2、沉淀池3、冷凝室4、过滤池5、等离子室6,所述雾化室1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路11、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路12;所述雾化室1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路13,该进液管路13与雾化室1外的进液水泵14相连接;所述进液管路13上均匀连接有若干根喷雾管路15,该喷雾管路15上开设有喷雾孔16;所述雾化室1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17,且雾化室1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排液口17上方的过滤板18;所述沉降池2的顶部与排液口17相连通,且沉降池2的上部连接有助剂管路21、下部设置有与沉淀池3相连接的污浊管22;所述沉淀池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沉淀物输送管31、多个V型槽32,该V型槽32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33;多个V型槽32的沉淀物出口33均与沉淀物输送管31连通,且沉淀物输送管31的一端穿过沉淀池3连通有干化池7;所述沉淀池3上部的进口与污浊管22相连通、沉淀池3上部的出口连接有出气管路34,沉淀池3的进口与沉淀池3的出口相对设置;所述冷凝室4的顶部与排气管路12相连通,冷凝室4内设置有冷凝管41;所述冷凝管41的一端向冷凝室4外延伸为冷却水进口42,冷凝管41的另一端向冷凝室4外延伸为冷却水出口43;所述过滤池5内设置有过滤液51,该过滤液51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过滤网52;所述冷凝室4的底部通过过滤管路53与过滤池5相连接,该过滤管路53穿过过滤网52伸入过滤液51中;所述过滤池5通过等离子管路61与等离子室6相连接,且等离子管路61位于过滤网52上方位置;所述等离子室6内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62,且等离子室6的一侧与等离子管路61相连通、另一侧连通有净化管路63。具体的,所述出气管路34与排气管路12相连通,且出气管路34上设置有过滤器35与第一单向阀36。进一步的,过滤器35起到过滤作用,第一单向阀36起到防止反向倒流的作用,同时出气管路34再次与排气管路12相连通,能够进行二次处理。具体的,所述沉淀池3与干化池7之间的沉淀物输送管31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37与排污泵38。进一步的,第二单向阀37起到防止反向倒流的作用,而排污泵38用于提升输送能力。具体的,所述沉淀池3的进口高度高于沉淀池3的出口高度,所述沉淀池3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挡板39、沉淀池3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挡板310;所述第一挡板39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3的进口高度,所述第二挡板310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3的出口高度。具体的,所述污浊管22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23。进一步的,第三单向阀23起到防止反向倒流的作用。具体实施时,废气从进气管路11流入至雾化室1内,进液管路13中加入处理药剂,处理药剂从喷雾孔16喷出,从而对废气进行处理,废气融入药剂后废气中的颗粒与处理药剂结合经过过滤板18进入到沉降池2内,然后在助剂管路21中加入助剂对废气溶液进行调节,然后进入到沉淀池3内,最后经沉淀池3沉淀后排出,而沉淀池3内的残留气体从出气管路34流出,经过滤器35过滤后进入冷凝室4中,沉淀物从沉淀物输送管31流出进入干化池7内进行干化处理,而经过冷凝室4的气体经过过过滤室再次过滤,然后经过等离子室6进行激发催化,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反应从而达到废气净化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等离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室、沉降池、沉淀池、冷凝室、过滤池、等离子室,所述雾化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路、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雾化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路,该进液管路与雾化室外的进液水泵相连接;所述进液管路上均匀连接有若干根喷雾管路,该喷雾管路上开设有喷雾孔;所述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且雾化室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排液口上方的过滤板;所述沉降池的顶部与排液口相连通,且沉降池的上部连接有助剂管路、下部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接的污浊管;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沉淀物输送管、多个V型槽,该V型槽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多个V型槽的沉淀物出口均与沉淀物输送管连通,且沉淀物输送管的一端穿过沉淀池连通有干化池;所述沉淀池上部的进口与污浊管相连通、沉淀池上部的出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沉淀池的进口与沉淀池的出口相对设置;所述冷凝室的顶部与排气管路相连通,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向冷凝室外延伸为冷却水进口,冷凝管的另一端向冷凝室外延伸为冷却水出口;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液,该过滤液的上方位置设置有过滤网;所述冷凝室的底部通过过滤管路与过滤池相连接,该过滤管路穿过过滤网伸入过滤液中;所述过滤池通过等离子管路与等离子室相连接,且等离子管路位于过滤网上方位置;所述等离子室内设置有等离子发生器,且等离子室的一侧与等离子管路相连通、另一侧连通有净化管路;所述沉淀池的进口高度高于沉淀池的出口高度,所述沉淀池的进口处设置有第一挡板、沉淀池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的进口高度,所述第二挡板的下边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的出口高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等离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室、沉降池、沉淀池、冷凝室、过滤池、等离子室,所述雾化室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路、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雾化室的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路,该进液管路与雾化室外的进液水泵相连接;所述进液管路上均匀连接有若干根喷雾管路,该喷雾管路上开设有喷雾孔;所述雾化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且雾化室的下部设置有位于排液口上方的过滤板;所述沉降池的顶部与排液口相连通,且沉降池的上部连接有助剂管路、下部设置有与沉淀池相连接的污浊管;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沉淀物输送管、多个V型槽,该V型槽的底部设置有沉淀物出口;多个V型槽的沉淀物出口均与沉淀物输送管连通,且沉淀物输送管的一端穿过沉淀池连通有干化池;所述沉淀池上部的进口与污浊管相连通、沉淀池上部的出口连接有出气管路,沉淀池的进口与沉淀池的出口相对设置;所述冷凝室的顶部与排气管路相连通,冷凝室内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一端向冷凝室外延伸为冷却水进口,冷凝管的另一端向冷凝室外延伸为冷却水出口;所述过滤池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蓝正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