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釜室串联的多流体重沸器
本技术属于换热器
,涉及一种用于多流体换热的釜式重沸器。
技术介绍
目前,塔底重沸器使用多股热流作为热源时,一般采用多台重沸器并联结构,通过冷热流间换热实现塔底液重沸返塔。多台重沸器并联结构在控制塔底液气化率时,需要同时调节各并联重沸器热流流量和温度、冷流流量和温度,变量多算法复杂,不易实现精确控制。同时,多台重沸器并联换热器外部管道设计复杂,由于并联管路压降不平衡,容易引起热流、塔底液偏流,并联的换热器达不到设计时的传热效果。且采用多台重沸器并联,换热器传热效率低,壳体利用率低,金属耗量大,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釜室串联的多流体重沸器,可解决多股热流作为热源时多台重沸器并联换热塔底液气化率不易控制、易出现冷热流体偏流、换热器效率低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釜室串联的多流体重沸器,包括釜式壳体及其上端设有的壳程汽相出口,其下部设有的壳程液相进口、壳程液相出口,所述釜式壳体通过在其中部设置的溢流板将壳体在横向分割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釜室串联的多流体重沸器,包括釜式壳体及其上端设有的壳程汽相出口,其下部设有的壳程液相进口、壳程液相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式壳体(7)通过在其中部设置的横向溢流板(6)将壳体在横向分割成相互串联的前、后两个蒸发区域,该前、后两个蒸发区域内分别安装有前端换热管束(3)和后端换热管束(8);该前端换热管束(3)、后端换热管束(8)分别通过前端管板(2)、后端管板(9)和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10)密封连接;所述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10)上分别开有不同热流体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釜室串联的多流体重沸器,包括釜式壳体及其上端设有的壳程汽相出口,其下部设有的壳程液相进口、壳程液相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釜式壳体(7)通过在其中部设置的横向溢流板(6)将壳体在横向分割成相互串联的前、后两个蒸发区域,该前、后两个蒸发区域内分别安装有前端换热管束(3)和后端换热管束(8);该前端换热管束(3)、后端换热管束(8)分别通过前端管板(2)、后端管板(9)和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10)密封连接;所述前端管箱(1)、后端管箱(10)上分别开有不同热流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釜室串联的多流体重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张富,陈韶范,马金伟,苏畅,张向南,高杰,齐兴,杨磊杰,吕庆欢,张斯亮,姚立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