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锐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60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锐器盒,所述滑块与所述盒盖滑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盒盖的侧壁,并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的外部,所述第一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一抵持块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所述刀身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刀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持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二抵持块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抵持块的楔形面相互抵持。达到避免剪刀尖锐部位暴露在锐器盒外侧,防止医护人员处理锐器时与剪刀尖锐部位发生碰触,造成损伤的目的。

A new sharp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锐器盒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锐器盒。
技术介绍
锐器盒是一种医疗垃圾收集器具,主要用于盛装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针头、各类刀片、头皮针、缝合针,小玻璃等锐器,还用于收集带血的整副注射器、输血器、血袋等所有接触血液的医用器材,其中对于一些带有软管的锐器,需要医护人员先利用剪刀剪断软管,再将锐器投放至锐器盒内。但是由于剪刀与锐器盒一体设置,且剪刀通常设置在锐器盒外侧,致使剪刀的尖锐部位暴露在外,医护人员在处理锐器时,容易与剪刀尖锐部位发生碰触,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锐器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剪刀通常设置在锐器盒外侧,致使剪刀的尖锐部位暴露在外,医护人员在处理锐器时,容易与剪刀尖锐部位发生碰触,造成损伤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新型锐器盒,包括盒体、盒盖、收缩组件和剪刀,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边缘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盖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具有滑槽和通孔,所述收缩组件包括滑块、推杆、按压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抵持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盒盖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盒盖的侧壁,并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盒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一抵持块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盖的内部;所述剪刀包括刀身、第一刀体、第二刀体、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抵持块,所述刀身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刀身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刀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持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抵持块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二抵持块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抵持块的楔形面相互抵持。其中,所述刀身的径向长度为6cm,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的径向长度为2.5cm,且所述刀身与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结合后的径向总长度为8cm。其中,所述通孔的形状为水滴状,且所述通孔的径向长度为3cm,所述通孔的圆头处的径向长度为2cm。其中,所述按压块的径向长度为1cm。其中,所述按压块上具有限位部。其中,所述盒体的内部填充有磁性材料。其中,所述收缩组件还包括凸起和锁定件,所述凸起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凸起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定位孔,并与所述锁定件螺纹连接。其中,所述盒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盖体的内边缘上具有支撑柱,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壁上具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盖体的内边缘上具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支撑柱相互扣合。其中,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的外侧壁上还具有防滑纹。其中,所述新型锐器盒还包括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第一抵持板、第三弹性件、第二抵持板和第四弹性件,所述第一抵持板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抵持板与所述盒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二抵持板与所述第一盖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二抵持板与所述第一盖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四弹性件。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锐器盒,通过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边缘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盖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具有滑槽和通孔,所述滑块与所述盒盖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盒盖的侧壁,并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盒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一抵持块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盖的内部;所述刀身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刀身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刀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持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抵持块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二抵持块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抵持块的楔形面相互抵持。其中通过按压所述按压块,所述推杆抵持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滑动,此时所述第二抵持块与所述第一抵持块相互抵持,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伸向所述通孔,并在所述第二抵持块与所述第一抵持块抵持作用下,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对锐器进行剪切,剪切完后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作用下收缩进所述盒盖内。获得避免剪刀尖锐部位暴露在锐器盒外侧,防止医护人员处理锐器时与剪刀尖锐部位发生碰触,造成损伤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锐器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锐器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新型锐器盒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盖体与盒体锁定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盖体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100-新型锐器盒、10-盒体、20-盒盖、30-收缩组件、40-剪刀、50-锁定组件、11-第一卡槽、21-滑槽、22-通孔、23-第一盖体、231-支撑柱、232-第二卡槽、24-第二盖体、241-限位槽、25-防滑纹、31-滑块、32-推杆、33-按压块、331-限位部、34-第一弹性件、35-第一抵持块、36-凸起、37-锁定件、41-刀身、411-定位孔、42-第一刀体、43-第二刀体、44-第二弹性件、45-第二抵持块、51-第一抵持板、52-第三弹性件、53-第二抵持板、54-第四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锐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n包括盒体、盒盖、收缩组件和剪刀,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边缘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盖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具有滑槽和通孔,所述收缩组件包括滑块、推杆、按压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抵持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盒盖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盒盖的侧壁,并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盒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一抵持块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盖的内部;/n所述剪刀包括刀身、第一刀体、第二刀体、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抵持块,所述刀身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刀身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刀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持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抵持块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二抵持块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抵持块的楔形面相互抵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
包括盒体、盒盖、收缩组件和剪刀,所述盒体的外侧壁边缘具有第一卡槽,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盒盖的内部为空腔结构,且具有滑槽和通孔,所述收缩组件包括滑块、推杆、按压块、第一弹性件和第一抵持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盒盖滑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槽的内部,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盒盖的侧壁,并与所述按压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推杆的外部,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和所述盒盖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一抵持块与所述盒盖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盒盖的内部;
所述剪刀包括刀身、第一刀体、第二刀体、第二弹性件和第二抵持块,所述刀身上具有定位孔,所述刀身与所述滑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刀体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刀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刀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抵持块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抵持块通过所述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刀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抵持块为楔形结构,所述第二抵持块的楔形面与所述第一抵持块的楔形面相互抵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刀身的径向长度为6cm,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的径向长度为2.5cm,且所述刀身与所述第一刀体和所述第二刀体结合后的径向总长度为8c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锐器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形状为水滴状,且所述通孔的径向长度为3cm,所述通孔的圆头处的径向长度为2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佳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