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45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吸收芯层厚度降低后其吸收量不能满足正常使用的问题,包括吸收芯层,吸收芯层包括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第三吸收芯体、第一无纺布,第一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第三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第一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处于悬浮状态部分的下表面沿纵向方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两条弹性橡筋。

A kind of super thin baby dia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
技术介绍
纸尿裤的结构一般为: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叠层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不透液性底层,该吸收芯层由蓬松无纺布与高分子吸水树脂相结合或木浆纤维和高分子吸水树脂混合并由无纺布包裹,形成一块状结构,用于吸收和保持人体排泄液,透液性面层由亲水无纺布及分别固设于亲水无纺布横向两侧的疏水无纺布组成,亲水无纺布粘附在吸收芯层的上表面以及向下弯折包覆在吸收芯层的横向两侧面上,且与吸收芯层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用于与身体接触时提供舒适和干爽的感觉,同时允许液体自由通过,进入下层的吸收芯层,不透液性底层是由透气性不透水薄膜与疏水无纺布复合而成,用于将吸收液体保持在吸收芯层中,从而防止被吸收的液体弄脏穿戴者的裤子。现有的吸收芯层为了满足舒适性以及透气性的需求,通常将吸收芯层的厚度降低,但其吸水量也随之降低,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134209.9公开的一种超薄纸尿裤,包括表面层、底层、以及表面层与底层之间的吸收层,所述吸收层由卫生纸、绒毛浆、无尘纸以及高分子、澎松无纺布压制成单整体,吸收层厚度小于3毫米。其仅是通过控制吸收芯层的厚度小于3毫米的方法,使得吸收芯体的透气性和舒适性增加,厚度的减少使得吸收芯层内具有吸水作用的绒毛浆和高分子的材料应用也减少,从而降低吸收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吸收芯层厚度降低后其吸收量不能满足正常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定义纸尿裤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沿其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所述纸尿裤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压叠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和不透液性底层,所述吸收芯层包括沿纸尿裤本体的横向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第三吸收芯体以及覆盖其上侧的第一无纺布,所述第一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和第三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处于悬浮状态部分的下表面沿纵向方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两条弹性橡筋,所述第一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的上表面和第三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无纺布粘合,所述第二吸收芯体的横向两侧向下向内弯折并粘接在不透液性底层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均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木浆层和sap层以及包覆其外表面上的第二无纺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导流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芯体的长度尺寸和第三吸收芯体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吸收芯体的长度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距离第二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和第三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距离第二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之和不大于第一吸收芯体距离第三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超薄婴儿纸尿裤,通过设置相互分离的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并且第一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以及第三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使得在使用时,第一吸收芯体的悬浮部分和第三吸收芯体的悬浮部分相互靠近,叠层在第二吸收芯体上,使得吸收量增大,同时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的厚度能够减小,增加透气性,以及横向弯折度,较少纸尿裤本体顶腿的现象,增加舒适性,并且吸收芯层的中部是相互分离状态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使得其透气性增强,同时增加其活动性,从而提高舒适性,第一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处于悬浮状态的下表面沿纵向方向分布设置弹性橡筋,使其形成悬浮状态,在穿着时能够很好的贴附在皮肤上,有利于快速吸收排泄液,并且提高透气性和舒适性,第二吸收芯体的横向两侧向下向内弯折并粘接在不透液性底层上使得纸尿裤本体主要的吸收位置的吸收速度快,能够保证在吸收芯层较薄的状态下,增加吸收速度和吸收量;进一步的,通过层状设置的木浆层和sap层并通过第二无纺布包裹,使得吸收芯层的厚度能够下降,并且防止sap层吸收水分后结团、移位等现象发生;进一步的,分开设置的导流层有利于排泄液的快速吸收扩散,并且不影响各个吸收芯体的作用,提高透气性和舒适性;进一步的,第一吸收芯体的长度尺寸和第三吸收芯体的长度尺寸大于第二吸收芯体的长度尺寸有利于减少材料的实用,降低成本,同时能够提高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收芯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为:参考图1、图2与图3,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1,定义纸尿裤本体1沿其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沿其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所述纸尿裤本体1从上到下依次压叠设置的透液性面层11、吸收芯层12和不透液性底层13,不透液底层13是由透气性PE膜131与疏水无纺布132复合而成,所述吸收芯层12包括沿纸尿裤本体1的横向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吸收芯体121、第二吸收芯体122、第三吸收芯体123以及覆盖其上侧的第一无纺布124,所述透液性面层11包括亲水无纺布111以及固设与亲水无纺布111横向两侧边上的疏水无纺布112,亲水无纺布111粘附于吸收芯体121的上表面以及向下弯折包覆在吸收芯体121的横向两侧面上,且与吸收芯体121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13上,疏水无纺布112向上弯折,其自由端上设置有弹性橡筋113,形成立体护围;所述第一吸收芯体121的宽度尺寸和第三吸收芯体123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吸收芯体122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二吸收芯体122的横向两侧向下向内弯折并粘接在不透液性底层13上,所述第一吸收芯体121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122的一部分a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13上,其余部分b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12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吸收芯体123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122的一部分c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13上,其余部分d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12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吸收芯体121和第三吸收芯体123处于悬浮状态部分(b、d)的下表面沿纵向方向分布设置有两条弹性橡筋2,所述第一吸收芯体121与不透液性底层13粘接部分a的上表面和第三吸收芯体123与不透液性底层13粘接部分c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无纺布124粘合,所述第一吸收芯体12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定义纸尿裤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沿其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所述纸尿裤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压叠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和不透液性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层包括沿纸尿裤本体的横向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第三吸收芯体以及覆盖其上侧的第一无纺布,所述第一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和第三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处于悬浮状态部分的下表面沿纵向方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两条弹性橡筋,所述第一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的上表面和第三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无纺布粘合,所述第二吸收芯体的横向两侧向下向内弯折并粘接在不透液性底层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婴儿纸尿裤,包括纸尿裤本体,定义纸尿裤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沿其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所述纸尿裤本体从上到下依次压叠设置的透液性面层、吸收芯层和不透液性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芯层包括沿纸尿裤本体的横向方向依次并排设置的第一吸收芯体、第二吸收芯体、第三吸收芯体以及覆盖其上侧的第一无纺布,所述第一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和第三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大于第二吸收芯体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三吸收芯体上远离第二吸收芯体的一部分粘附在不透液性底层上,其余部分处于悬浮状态且抵靠在第二吸收芯体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吸收芯体和第三吸收芯体处于悬浮状态部分的下表面沿纵向方向分布设置有至少两条弹性橡筋,所述第一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的上表面和第三吸收芯体与不透液性底层粘接部分的上表面分别与第一无纺布粘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佳明谯志勇张程娟庄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雀氏福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