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栓塞塞体和栓塞挡台,所述的栓塞塞体包括套塞部和斜面部,所述的套塞部一端与斜面部一体连接,套塞部另一端与栓塞挡台一体连接,所述斜面部上设有光滑切面。该套管塞通过设置斜面部和刻度线,使23G套管拔出时手术切口隧道可缓慢闭合,同时在拔管的过程中可通过刻度线判断眼内部分的器械长度,保证操作安全性;通过设置方向标识线或标识切面使得拔管操作更方便,能更准确掌握拔管方向,避免拔管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
A trocar plug for ophthalmic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临床手术已全面进入微创时代,其中23G玻璃体手术被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工作。现有技术中,微创手术通常采用23G套管与手术器械配合,由于23G套管与穿过套管的手术器械直径都很小,因此拔出后切口能够自行封闭。而在微创手术结束拔除手术用23G套管时,为防止套管附近基底部残留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或眼内组织跟随套管脱出,术者通常要将导光纤维或玻切头先放入套管内再拔出套管,但是这样拔管就只能单手操作,不利于准确掌握拔管方向,进而影响切口的闭合,甚至出现切口歪斜等问题。现有眼科用23G套管的规格一般为长4.0mm、内径0.6mm,且部分临床手术中对套管塞已有应用,但其前端主要为圆柱头设计,无形增加了切口处玻璃体在套管与套管塞之间嵌顿的可能性。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技术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眼科微创手术用23G套管拔出时没有标准的套管塞辅助而导致手术切口容易歪斜、嵌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包括栓塞塞体和栓塞挡台,所述的栓塞塞体包括套塞部和斜面部,所述的套塞部一端与斜面部一体连接,套塞部另一端与栓塞挡台一体连接,所述斜面部上设有光滑切面。进一步地,所述的套塞部为圆柱杆状结构,且套塞部长度范围为4.0~5.5mm、直径为0.6mm。进一步地,所述斜面部在远离套塞部的一端面与斜面部上光滑切面相交设有切面线段,斜面部上非光滑切面一侧外壁与切面线段之间最大垂线段的长度范围为0.2~0.3mm。进一步地,所述斜面部上远离套塞部的一端面外沿以及光滑切面外沿均为圆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斜面部的长度为2.5mm。进一步地,所述栓塞塞体外壁设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包括设置在套塞部与斜面部交界处的第二刻度线、设置在套塞部外壁的第一刻度线以及设置在斜面部外壁的第三刻度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刻度线与第二刻度线的间距为1mm,所述第三刻度线与第二刻度线的间距为1mm。进一步地,所述栓塞挡台为圆柱板状结构,且栓塞挡台厚度范围为0.3~0.4mm、直径为1.8mm。进一步地,所述的栓塞挡台上设有与斜面部上的光滑切面朝向一致的标识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栓塞塞体在靠近栓塞挡台一端外壁设有槽深0.1~0.2mm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套设有医用橡胶环,所述医用橡胶环外径为0.6mm、厚度范围为0.4~0.6mm。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该套管塞通过设置斜面部和刻度线,使23G套管拔出时的手术切口隧道可缓慢闭合,同时在拔管的过程中可通过刻度线判断眼内部分的器械长度,保证操作安全性;2.通过设置方向标识线或标识切面使得拔管操作更方便,能更准确掌握拔管方向,避免拔管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质量和治疗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栓塞塞体1、套塞部2、斜面部3、刻度线4、栓塞挡台5、方向标识线6、标识切面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包括一体设置的栓塞塞体1和栓塞挡台5,具体设置如下:所述的栓塞塞体1包括套塞部2和斜面部3,其中所述的套塞部2顶端与斜面部3底端一体连接,套塞部2底端与栓塞挡台5顶端一体连接,具体地,所述套塞部2采用长度范围为4.0~5.5mm、直径为0.6mm的圆柱杆状结构,用以使套塞部2长度处于与外部套管等长至较套管长1.5mm之间,防止套塞部2太长时增加损伤眼内组织的风险以及太短时会有切口嵌顿入套管内而影响套管拔出效果,同时套塞部2可在套管内平稳滑动,提高可用性。所述斜面部3侧端设有光滑切面,用以使套管与栓塞塞体1同时拔出时,切口隧道的体积沿斜面部3逐渐变小,从而使切口可平稳缓慢地闭合,更有利于保证切口正常闭合,有效防止因猛闭切口而发生切口闭合歪斜及玻璃体疝入切口,减少了拔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优选地,所述斜面部3上的光滑切面在位于斜面部3顶端设有切面线段,斜面部3上非光滑切面一侧外壁与切面线段之间最大垂线段的长度范围为0.2~0.3mm,用以保证套管拔出时隧道切口的顺应性,同时避免更薄更尖锐而增加眼内组织损伤的风险。优选地,所述斜面部3顶端及光滑切面外沿均圆钝化处理,用以减小手术误伤眼内组织的风险性,提高拔出套管工序的安全性。优选地,所述斜面部3长度采用2.5mm,用以在保证眼内段长度可有效判断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斜面部3的整体长度,进而使光滑切面更平缓。所述的栓塞塞体1外壁设有刻度线4,所述刻度线4包括设置在套塞部2与斜面部3交界处的第二刻度线、设置在套塞部2外壁的第一刻度线以及设置在斜面部3外壁的第三刻度线,其中第一刻度线与第二刻度线的间距为1mm,第三刻度线与第二刻度线的间距为1mm,用以标识并辅助术者更准确地判断栓塞塞体1的拔出位置,提高了整体实用性。所述栓塞挡台5采用厚度范围为0.3~0.4mm、直径为1.8mm的圆柱板状结构,用以保证栓塞挡台5不会滑入套管内腔,同时不会因体积大而影响套管拔出工序的操作视线,提高了适用性。优选地,所述栓塞挡台5的侧壁设有与斜面部3上的光滑切面水平朝向一致的方向标识线6,用以从外部即可识别斜面部3上光滑切面的朝向,进而在拔出套管时保持斜面部3上光滑切面与隧道切口平行一致,确保隧道切口的密闭性。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栓塞塞体1和栓塞挡台5使用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医用PVC、医用合金钢,用以防止材质易损坏,减少造成眼内异物的可能性。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改进,如图2所示,取消方向标识线6,且所述的栓塞挡台5侧壁设有与斜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栓塞塞体和栓塞挡台,所述栓塞塞体包括套塞部和斜面部,所述套塞部一端与斜面部一体连接,套塞部另一端与栓塞挡台一体连接,所述斜面部上设有光滑切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6 CN 20182125088271.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其特征在于:包括栓塞塞体和栓塞挡台,所述栓塞塞体包括套塞部和斜面部,所述套塞部一端与斜面部一体连接,套塞部另一端与栓塞挡台一体连接,所述斜面部上设有光滑切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其特征是,所述套塞部为圆柱杆状结构,且套塞部长度范围为4.0~5.5mm、直径为0.6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其特征是,所述斜面部在远离套塞部的一端面与斜面部上光滑切面相交设有切面线段,斜面部上非光滑切面一侧外壁与切面线段之间最大垂线段的长度范围为0.2~0.3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其特征是,所述斜面部上远离套塞部的一端面外沿以及光滑切面外沿均为圆角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科微创手术用套管塞,其特征是,所述斜面部的长度为2.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项旭,
申请(专利权)人:项香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