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423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包括轴承座、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轴承座上的主轴以及设置在轴承座上的总回油通道;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置油封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总回油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减少了轴向力的影响,油封处油压小,油封使用寿命长,所提供的单螺杆挤压膨化机,润滑油路设计合理,轴承润滑良好。

Lubrication and sealing mechanism of bearing seat and single screw extru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本技术属于膨化机
,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
技术介绍
挤压膨化加工技术是集混合、搅拌、破碎、加热、蒸煮、杀菌、膨化及成型等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具有高效节能、富含营养、风味多样化、食用方便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单螺杆膨化机和双螺杆膨化机。单螺杆膨化机在工作过程中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主轴磨损重,使用寿命短。为保证轴承的使用效果,需要对轴承进行润滑,但是使用过程中由于润滑油路设计不合理,往往出现润滑不良,轴承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而缺少回油通道会导致轴承座的油封处油压过大,缩短油封使用寿命。此外,轴承座的密封结构及形式不合理,往往导致密封失效和漏油,润滑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污染环境;密封失效后对于油封的更换,基本上需要将整个膨化机拆散才能实现密封件的更换,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及单螺杆挤压膨化机,解决了油封处因油压过大造成使用寿命缩短,轴向力影响大,润滑油路设计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轴承座上的主轴以及设置在轴承座上的总回油通道;/n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n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置油封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总回油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通过轴承机构安装在轴承座上的主轴以及设置在轴承座上的总回油通道;
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排列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第三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前侧面定位,后侧面压紧于预紧件上,所述第三轴承的前侧面和后侧面均定位;
所述轴承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内置油封的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总回油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位于主轴的第一轴肩处,其外圈与轴承座的内孔配合,且通过止推螺母与主轴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位于主轴的第二轴肩处,所述第二轴承与第二轴肩间设有挡圈使第二轴承压紧于轴承座的内孔台阶上,所述轴承座的内孔台阶处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平底孔,所述平底孔内安装有预紧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上设有分别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第三轴承相连通的三个进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座润滑密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内设有与总回油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储油室,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君建周春景徐国安乔艳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