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40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其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自攻螺丝进行攻牙的底孔,所述自攻螺丝包括杆部及设置于所述杆部一端的端部。所述底孔包括同轴设置并沿所述自攻螺丝的旋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所述第一段孔的形状与所述端部的形状相配合。采用自攻螺丝对所述工件进行锁固时,不易锁歪。

Workpiece fixed by self tapping scre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
技术介绍
自攻螺丝指的是通过在产品的预钻孔中自行攻钻出内螺纹,直至完成产品锁固的螺丝。随着自动化时代的来临,使用者大多都会借助动力源(例如电批或机械手臂)取代传统的手工具(如螺丝起子)对自攻螺丝进行锁固。在进行锁固时,一般在预钻孔的边缘设置倒角以对电批驱动的自攻螺丝进行导向。然而,采用电批锁螺丝时,仅通过倒角导向,较难使螺丝与预钻孔同心,螺丝易歪斜,摩檫力过大,需施加较大的外力以拧入螺丝;且会造成螺纹损伤,产生严重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自攻螺丝锁歪的工件。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其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自攻螺丝进行攻牙的底孔,所述自攻螺丝包括杆部及设置于所述杆部一端的端部。所述底孔包括同轴设置并沿所述自攻螺丝的旋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所述第一段孔的形状与所述端部的形状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孔的形状与所述杆部的形状相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孔的高度与所述端部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段孔的高度与所述杆部的高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孔的形状为倒截头锥形,所述第二段孔的形状为柱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孔邻近所述底孔的孔口处设有倒角进一步地,所述底孔还包括第三段孔,所述第三段孔位于所述第二段孔远离所述第一段孔的一侧,用于收集所述自攻螺丝进行攻牙时产生的碎屑。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孔的形状为倒锥形。进一步地,所述杆部及所述端部的外表面设有螺纹。本技术提供的工件,通过设置与所述自攻螺丝的端部的形状相配合的第一段孔,使所述自攻螺丝进行攻牙时能够与所述底孔同心,可防止所述自攻螺丝锁歪。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地自攻螺丝地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工件沿III-III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工件100自攻螺丝200底孔120螺杆210螺帽230杆部212端部214孔口124第一段孔121第二段孔123倒角127第三段孔125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过自攻螺丝200固定的工件100,其可应用于电感器、变压器等其他需通过自攻螺丝200固定的产品中。所述工件100开设有供所述自攻螺丝200进行攻牙的底孔120。所述自攻螺丝200对所述底孔120进行攻牙后,在所述底孔120的孔壁上钻出螺纹,从而对所述工件100进行锁固。所述自攻螺丝200包括同轴设置的螺杆210及螺帽230。所述螺帽230用于与紧固工具,例如电批,相连接,以供使用者通过所述紧固工具操作所述自攻螺丝200。所述螺杆210用于与工件100连接,以锁固工件。所述螺帽230背离所述螺杆210的一端开设有连接槽(图未示),所述紧固工具插入所述连接槽中以与所述紧固工具相连接。所述螺杆210包括同轴设置的杆部212及端部214。所述杆部212与所述螺帽230相连接,所述端部214设置于所述杆部212远离所述螺帽230的一端。所述杆部212大致为圆柱状,其垂直于所述螺杆210的中心轴的各横截面的半径大致相同。所述端部214大致为倒截头锥形,其垂直于所述螺杆210的中心轴的各横截面的半径沿远离所述杆部212的方向逐渐变小,即所述端部214与所述杆部212相邻接的横截面的直径为所述端部214的最大直径,所述端部214远离所述杆部212的横截面的直径为所述端部214的最小直径。所述杆部212及所述端部214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当所述自攻螺丝200对所述底孔120进行攻牙操作后,所述底孔120的孔壁上形成与所述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从而将所述自攻螺丝200固定于所述工件100上。所述底孔120贯穿所述工件100的一表面,其具有孔口124。所述底孔120包括同轴设置并沿所述自攻螺丝200的旋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段孔121和第二段孔123。其中,所述第一段孔121邻近所述底孔120的孔口124设置,所述第二段孔123远离所述底孔120的孔口124设置。所述第一段孔121的形状与所述端部214的形状相配合,所述第二段孔123的形状与所述杆部212的形状相配合,即所述第一段孔121的形状为倒截头锥形,所述第二段孔123的形状为柱状。所述第一段孔121的高度与所述端部214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段孔123的高度与所述杆部212的高度相同。当所述自攻螺丝200完成攻牙后,所述第一段孔121及所述第二段孔123的孔壁上均形成有与所述自攻螺丝的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孔121邻近所述孔口124处设置有倒角127,用于导向所述自攻螺丝200。所述倒角127的高度大致为0.5-1mm。可以理解的是,当所述自攻螺丝200对所述第一段孔121及所述第二段孔123完成攻牙后,所述第一段孔121及所述第二段孔123的孔壁上,仅位于所述倒角127处的孔壁未形成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的高度占所述第一段孔121及所述第二段孔123的总高度的99%以上,可避免螺纹孔的空间浪费。进一步地,所述底孔120还包括第三段孔125。所述第三段孔125位于所述第二段孔123远离所述第一段孔12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段孔123相连通,用于收集所述自攻螺丝200进行攻牙时产生的碎屑。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段孔125与所述第二段孔123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三段孔125为倒锥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段孔12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其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自攻螺丝进行攻牙的底孔,所述自攻螺丝包括杆部及设置于所述杆部一端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包括同轴设置并沿所述自攻螺丝的旋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所述第一段孔的形状与所述端部的形状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其开设有用于供所述自攻螺丝进行攻牙的底孔,所述自攻螺丝包括杆部及设置于所述杆部一端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孔包括同轴设置并沿所述自攻螺丝的旋进方向设置的第一段孔和第二段孔,所述第一段孔的形状与所述端部的形状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孔的形状与所述杆部的形状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孔的高度与所述端部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段孔的高度与所述杆部的高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自攻螺丝固定的工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万金汪兆华李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