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394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包括植入体模具本体,该植入体模具本体为实心圆柱体状,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两侧对称设有固定翼,该固定翼上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的顶面及所述固定翼的顶面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的顶面平齐,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还设有一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把手。本产品用于疑难骨桥植入手术,还可伸入皮瓣下定位及测量,避免对皮瓣造成损伤,降低操作难度。

A mould for bone bridge implan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
技术介绍
骨桥(BONEBRIDGE)是一种新型植入式骨导助听器,是全植入式骨传导听力重建系统;适合传导性、混合性聋及单侧全聋患者。在骨桥植入手术过程中,核心步骤是利用模具定位,然后在颅骨上磨出植入床并以钛钉固定。植入床需直径15.8mm、深8.7mm,边缘与底部呈直角,钛钉固定点距离植入床边缘仅有4mm。不仅对尺寸要求非常严格,同时还需要避开周围乙状窦及脑膜等重要结构。骨桥适应症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先天性外、中耳畸形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往往需要在学龄期进行外耳整形重建及中耳听力重建手术。目前越来越多的整形外科医师与耳外科医师倾向于联合手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由于联合手术术区重叠、时间重叠,难点在于整形再造耳廓支架对于骨桥植入位点暴露的干扰。耳廓支架通常以颞颌关节或外耳道后壁定位,位于后方乳突表面,而骨桥植入的位点也在同样区域。因而耳廓支架恰好在植入床正上方,造成遮挡,植入时常常难以完全暴露该区域,需要在后方斜向前操作。另外为避免植入体外露,一般植入切口都需要远离颅骨表面的植入床,以保证植入体表面有血液供应丰富的完整皮瓣覆盖。特别是联合耳廓再造手术时,表面皮瓣通常还需要为再造耳廓支架提供血液供应,这就需要切口更加远离植入位点。在这个前提下,往往植入位点的暴露会更加受到阻碍。目前植入设备自带一套模具,可供植入时定位及磨出骨槽时的应用,但是仍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中空圆柱体11,该中空圆柱体11顶面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上装有钛钉钻孔引导槽13,由此可见,现有设备仅适用普通可直视操作的骨桥植入手术,无法深入皮瓣下方。此外,在同时进行外耳整形重建及中耳听力重建手术时,往往需要其他夹紧器械来夹紧现有模具进行定位及测量,并多次掀起皮瓣,这往往会给患者造成更多损伤,也容易造成误差,使手术困难程度增加。2、现有模具(如图1所示)自带无法拆卸的钛钉孔引导槽13,其高度远大于骨桥植入体实际高度,只能辅助判断植入体的位置及骨面以下深度,无法正确评估植入体高于骨面的情况;同时也不利于伸入皮瓣下测量及定位,容易对皮瓣造成损伤(现有模具伸入皮瓣下时,需把皮瓣掀起到足够高度,不仅容易损伤皮瓣,引导槽顶端也容易划伤皮瓣)。3、现有模具均为塑料材质,无法做到高温高压消毒且为一次性产品,导致造成浪费及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疑难骨桥植入手术及可高温、高压消毒且可重复使用的骨桥植入用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包括植入体模具本体,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两侧对称设有固定翼,该固定翼上设有定位孔,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为实心圆柱体状,所述定位孔的顶面及所述固定翼的顶面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的顶面平齐,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还设有一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把手。优选的,所述植入体模具为金属材质,所述固定翼、第一把手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的直径为15.8mm、高度为9.9mm,固定翼厚度为1.2mm。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与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间的水平夹角为15°。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两个定位孔间的中心连线且穿过所述模具本体中心轴线。优选的,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为50mm、宽度为5mm,所述第一把手的自由端为直径5mm的半圆形。优选的,所述骨桥植入用模具还包括测量模具本体,该测量模具本体为实心圆柱体状,该测量模具本体顶面设有一向外侧延伸的第二把手,所述测量模具本体的高度小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的高度,所述测量模具本体为一体成型且为金属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与测量模具本体顶面间的水平夹角15°。优选的,所述第二把手的连接端与所述测量模具本体的顶面圆心处连接,所述第二把手的长度为50mm、宽度为5mm,该第二把手的自由端为直径5mm的半圆形。优选的,所述测量模具本体的直径为15.8mm、高度为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产品模具均设有把手,便于深入皮瓣下操作,也可在打磨植入床过程中反复测量时持握;将模具与把手夹角设置为15°,可更好的避免在伸入皮瓣内测量时皮瓣过度撑起,进而可进一步减小探查凿空位置时需要掀起皮瓣的范围,同时也达到了可从多个角度伸入皮瓣下定位及测量的目的;同时本产品无需多次掀起皮瓣测量(现有模具测量时,需多次掀起皮瓣),把模具伸入皮瓣下即可多次测量植入床尺寸及位置;即使在耳整形重建及中耳听力重建手术可同时进行(在上方有耳廓支架或术中自动拉钩遮挡),手持把手即可伸入测量;实现了外耳整形重建及中耳听力重建手术可同时进行,也给患者减少了再次手术的痛苦。2、本产品所述植入体模具与植入体尺寸相同,相对于现有模具体积缩小,同时去除了钛钉孔引导槽,不但便于评估植入体上方空间,也可在上方有耳廓支架或术中自动拉钩遮挡时,伸入进行反复测量;同时避免了在测量过程中模具本身给皮瓣带来的损伤(现有植入体模具自带无法拆卸的钛钉孔引导槽,高度大于骨桥植入体实际高度,模具伸入皮瓣下时,钛钉孔导槽容易划伤皮瓣);在尺寸相同的前提下,也保障了植入床所需尺寸精确程度。3、本产品一体铸造成型,把手采用合理尺寸,便于对模具测量过程中位置掌控,同时采用可高温、高压消毒的金属材质,不仅避免使用过程中模具变型等问题(测量过程中防止把手弯曲,从而导致测量误差),也保障了消毒彻底;还可重复使用,达到了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植入体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植入体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植入体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测量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测量模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所述测量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植入体模具放入植入床内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1:中空圆柱体12:固定板13:钛钉钻孔引导槽21:植入体模具本体22:定位孔23:第一把手24:固定翼51:测量模具本体52:第二把手81:颅骨82:植入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实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在本技术中,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包括植入体模具本体,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两侧对称设有固定翼,该固定翼上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为实心圆柱体状,所述定位孔的顶面及所述固定翼的顶面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的顶面平齐,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还设有一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把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包括植入体模具本体,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两侧对称设有固定翼,该固定翼上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为实心圆柱体状,所述定位孔的顶面及所述固定翼的顶面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的顶面平齐,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还设有一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体模具为金属材质,所述固定翼、第一把手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体模具本体的直径为15.8mm、高度为9.9mm,固定翼厚度为1.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与植入体模具本体顶面间的水平夹角为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桥植入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把手的长度延伸方向垂直于两个定位孔间的中心连线且穿过所述模具本体中心轴线。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守琴王丹妮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