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巷道中需要运输小型设备和辅料,因此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是一种重要的矿山装置,在现有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中,还都是使用一般的履带式运输作业平台装置,由于履带式运输作业平台装置的离地间隙距离一定,当对煤矿井下窄小、路况差,一般作业平台较难通过,无法行驶到作业点,现在还没有一种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从而提高运输作业平台装置的通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因此提高了运输作业平台装置的通过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有履带行走总成和车架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设置在履带行走总成和车架之间并且用于调节车架与履带行走总成之间高度的位移装置。由于设计了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和位移装置,通过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实现了在煤矿井的巷道中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履带行走总成(1)和车架(2)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设置在履带行走总成(1)和车架(2)之间并且用于调节车架(2)与履带行走总成(1)之间高度的位移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履带行走总成(1)和车架(2)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设置在履带行走总成(1)和车架(2)之间并且用于调节车架(2)与履带行走总成(1)之间高度的位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其特征是:按照调节离地间隙的方式把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和位移装置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其特征是:按照改变高度从而实现离地间隙调节的方式把位移装置与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其中,具有液压装置(3)和油箱(4)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
或,其中,具有伸缩缸(5)的位移装置,
或,还包含有具有下固定座(6)、螺杆(7)和上固定座(8)的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位移装置和运输作业平台装置本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在车架(2)上分别设置有液压装置(3)和油箱(4),伸缩缸(5)设置在履带行走总成(1)和车架(2)之间并且在伸缩缸(5)与履带行走总成(1)之间设置有下固定座(6),在伸缩缸(5)与车架(2)之间设置有上固定座(8)并且在下固定座(6)与履带行走总成(1)之间、上固定座(8)与车架(2)之间分别设置有螺杆(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度可调的运输作业平台装置,其特征是:履带行走总成(1)设置为包含有第一履带行走总成(11)和第二履带行走总成(12)并且第一履带行走总成(11)和第二履带行走总成(12)设置为呈相对应分布,第一履带行走总成(11)和第二履带行走总成(12)分别设置为具有履带和履带驱动轮系及用于安装履带和履带驱动轮系的内机架并且在第一履带行走总成(11)的内机架的内侧面部和第二履带行走总成(12)的内机架的内侧面部上分别设置有伸缩缸(5),第一履带行走总成(11)的内机架的内侧面部和第二履带行走总成(12)的内机架的内侧面部分别设置为通过螺杆(7)与下固定座(6)联接并且履带行走总成(1)的履带驱动轮系的液压马达设置为与液压装置(3)连接,
或,车架(2)设置为矩形框状体并且车架(2)的上端端面左端头设置为与液压装置(3)和油箱(4)联接,车架(2)的下端端面部设置为通过螺杆(7)与上固定座(8)联接。
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王允峰,李光永,王宗禄,赵斌,刘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祥德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