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及转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19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及转运方法,在坡体上搭设有自上而下依次降低的多级通道,利用升降平台逐级升降的方式将陡峭坡体上的隧道施工渣土转运到山下,然后利用山下既有道路运至弃渣场,相比修筑盘山便道运渣,可大幅节约施工投入,对山体的破坏程度也较小,并且能提高施工安全性及施工效率。

A transport station and method of tunnel slag on steep sl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及转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涉及一种隧道口位于陡峭山坡坡体上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将施工产生的渣土转运到山下的出渣转运站及转运方法。
技术介绍
公路、铁路隧道多采用钻爆法开挖,为保护环境,爆破后需要将隧道内的渣土运到指定的弃渣场。对一般的工程,可在隧道洞内将渣土装到自卸车上,通过洞外提前修筑好的施工便道运输。但在一些地形比较复杂、比较陡峭的山区修筑公路、铁路时,往往会设计成隧接桥的形式,即隧道进出口在半山腰位置,在桥梁没有修筑好时,隧道出渣转运往往只能修筑临时的盘山便道。修筑盘山便道运渣有一下问题:(1)对山体环境造成的破坏较大,不利于环保;(2)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造价极高;(3)大型运输车辆在盘山路上行驶,安全性很难保证;(4)出渣速度慢,影响隧道整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在陡峭的山区修筑隧道出渣不易、投入大、安全难保证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快速、安全出渣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及转运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坡体上的至少两级转运通道,每级转运通道包括沿坡体由高往低依次设置的多根钢管桩和一升降架,每根钢管桩和所述升降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浇筑于坡体上的混凝土基础上,所述钢管桩顶部搭设一水平设置的贝雷梁,所述升降架的顶部高于所述贝雷梁,并在升降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钢丝绳连接一可沿升降架上下滑动的升降平台;第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通往隧道内,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部连接,下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与上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部连接,最下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出站平台;所述贝雷梁上、升降平台上以及出站平台上设有规格一致的矿车轨道。采用上述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转运隧道施工渣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每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的卷扬机将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平台提升至与本级桁架梁高度齐平;(2)用矿车在隧道内装载施工渣土,然后矿车沿第一级转运通道的桁架梁运行至第一级升降平台上,然后通过卷扬机控制升降平台下降至与下一级转运通道的桁架梁齐平;(3)矿车沿下一级转运通道桁架梁行驶到本级升降平台上,并通过卷扬机下降;矿车如此逐级下降,直至行驶到出站平台上;(4)矿车将装载的渣土倾倒于停放在出站平台下方的自卸车上,然后矿车沿原路返回隧道继续转载渣土;自卸车将渣土运送往弃渣场。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级升降的方式将陡峭坡体上的隧道施工渣土转运到山下,然后利用山下既有道路运输,相比修筑盘山便道,可大幅节约施工投入,而且对山体的破坏程度较小,并且能大大提升施工安全性及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隧道出渣转运站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升降架的横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路是在对山体不造成大的破坏的前提下,采用逐级升降的方法,将隧道施工矿渣转运到山下,利用山下既有道路将渣土运至弃渣场。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包括架设在坡体1上的至少两级转运通道,每级转运通道包括沿坡体1由高往低依次设置的多根钢管桩2和一升降架3,每根钢管桩2和所述升降架3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浇筑于坡体上的混凝土基础4上,所述钢管桩2顶部搭设一水平设置的贝雷梁5,所述升降架3的顶部高于所述贝雷梁5,并在升降架3顶部安装有卷扬机6,所述卷扬机6通过钢丝绳连接一可沿升降架上下滑动的升降平台7;最上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通往隧道8内,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3上部连接,下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与上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部连接,最下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出站平台9;所述贝雷梁上、升降平台上以及出站平台上设有规格一致的矿车轨道10。所述出站平台也采用钢管桩支撑,钢管桩顶部搭设贝雷架。出站平台比山下既有道路高出2-3m。如图2所示,所述升降架3包括按矩形的4个顶点设置的4根钢立柱31,相邻钢立柱间通过平联32连接;所述升降平台7平面为矩形,并位于4根钢立柱31之间,每根钢立柱上沿纵向焊接有一角钢制作的滑轨33,升降平台7的4个角限定在4根钢立柱上4根滑轨33之间,并可沿滑轨33上下滑动。采用上述隧道出渣转运站转运隧道施工渣土的具体方法如下:(1)通过每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的卷扬机先将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平台提升至与本级桁架梁高度齐平;(2)用矿车在隧道内装载施工渣土,然后矿车沿第一级转运通道的桁架梁运行至第一级升降平台上,通过卷扬机控制第一级升降平台下降至与下一级转运通道的桁架梁齐平;(3)矿车沿下一级转运通道的桁架梁行驶到本级升降平台上,再通过卷扬机控制下降;矿车如此逐级下降,到达最下一级升降架下部时,行驶到出站平台上;(4)自卸车沿山下既有道路行驶到出站平台下方,矿车将装载的渣土倾倒于自卸车上,然后矿车沿原路返回隧道继续转载渣土;自卸车将渣土运送往弃渣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坡体上的至少两级转运通道,每级转运通道包括沿坡体由高往低依次设置的多根钢管桩和一升降架,每根钢管桩和所述升降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浇筑于坡体上的混凝土基础上,所述钢管桩顶部搭设一水平设置的贝雷梁,所述升降架的顶部高于所述贝雷梁,并在升降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钢丝绳连接一可沿升降架上下滑动的升降平台;第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通往隧道内,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部连接,下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与上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部连接,最下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出站平台;所述贝雷梁上、升降平台上以及出站平台上设有规格一致的矿车轨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其特征在于:包括架设在坡体上的至少两级转运通道,每级转运通道包括沿坡体由高往低依次设置的多根钢管桩和一升降架,每根钢管桩和所述升降架的下端分别支撑在浇筑于坡体上的混凝土基础上,所述钢管桩顶部搭设一水平设置的贝雷梁,所述升降架的顶部高于所述贝雷梁,并在升降架顶部安装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钢丝绳连接一可沿升降架上下滑动的升降平台;第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通往隧道内,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部连接,下一级转运通道的贝雷梁一端与上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本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上部连接,最下一级转运通道的升降架下部连接一水平设置的出站平台;所述贝雷梁上、升降平台上以及出站平台上设有规格一致的矿车轨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位于陡峭坡体上的隧道出渣转运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架包括按矩形的4个顶点设置的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胜光邵文泽刘宏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