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解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4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解卡器,电缆解卡器包括固定外壳、半齿盘、驱动装置,所述半齿盘至少包括第一半齿盘和第二半齿盘,所述第一半齿盘和所述第二半齿盘合围形成完整的半齿盘;所述固定外壳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完整的固定外壳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内,所述半齿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半齿盘转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解卡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不损伤电缆,可有效解决电缆粘附卡。

A cable relea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解卡器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油井作业领域,特别是一种电缆解卡器。
技术介绍
电缆粘附卡是由于钻井液和地层压力差较大而吸附电缆造成的,属于电缆测井是常见工程事故。当发生电缆粘卡发生时,通常要求操作手马上使用自己权限内的最大拉力上提电缆,如无法解卡则要开始打捞作业。常见的打捞方法有:穿心打捞、旁开式打捞和绳套式打捞。穿心打捞是把电缆从钻具中穿过,由钻具顺着电缆打捞仪器,是目前最普遍高效的方法,但该方法需要将电缆截断,造成的损失较大。旁开式打捞是把钻具由电缆旁进入井内,利用旁开式打捞筒打捞仪器,该方法可以不截断电缆,但是电缆在井筒内受钻具挤压依然容易受到损坏。绳套式打捞通过在一短钻杆上打孔,用钢丝绳穿过该孔,把电缆和钻杆套合在一起,将钻杆延电缆下行进行打捞,该方法不损伤电缆,可适合解除电缆粘附卡,但是钻杆下行速度慢,解卡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解卡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捷、不损伤电缆,可有效解决电缆粘附卡。为了达到本申请的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解卡器,包括固定外壳、半齿盘、驱动装置,所述半齿盘至少包括第一半齿盘和第二半齿盘,所述第一半齿盘和所述第二半齿盘合围形成完整的半齿盘;所述固定外壳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完整的固定外壳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内,所述半齿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半齿盘转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电缆解卡器通过半齿盘转动,有效清除吸附在电缆周围的泥饼,减少电缆粘附长度,可快速解卡;并且,固定外壳和半齿盘均采用分体结构合围安装,可在井口直接将电缆解卡器安装在电缆上,避免截断电缆。此外,本申请提供的电缆解卡器结构相对简单,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大大提高了该电缆解卡器的实用性。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缆解卡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电缆解卡器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图4为图3中D部结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B剖面图;图6为图2中C-C剖面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半齿盘的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1-固定外壳,11-凹槽,12-第二凹槽,13-挡圈,14-容纳腔,2-半齿盘,21-环形凸台,31-电机,32-电池,33-动密封圈,4-控制电路,5-过渡环,51-对接螺钉,52-第二环形凸台,6-固定半环,71-通讯电路,72-加速度传感器,8-绑带,9-密封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缆解卡器,如图1至图8所示,电缆解卡器包括固定外壳1、半齿盘2、驱动装置,半齿盘2至少包括第一半齿盘和第二半齿盘,第一半齿盘和第二半齿盘合围形成完整的半齿盘2;固定外壳1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完整的固定外壳1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驱动装置设置在固定外壳1内,半齿盘2设置在固定外壳1的一端,半齿盘2和电机31之间相互耦合,具体地,可以是通过齿轮耦合,驱动装置中电池通过控制电路4控制电机31转动,电机31带动半齿盘2转动。电缆解卡器主要用于解除电缆粘附卡,判断电缆发生粘附卡后,可迅速将分体的电缆解卡器(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分别已安装好电机31、电池32、控制电路4等)扣在电缆上,并用连接件将两个壳体连接成一整体。再将两半结构的环形钻头(即半齿盘2)和其他部件(如:固定半环6和过渡环5)安装在固定外壳1上,检测半齿盘2可正常旋转后即可将电缆解卡器顺电缆放入井内。应当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缆解卡器分为两个梭形的半体结构(固定外壳1分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两个半体结构直接扣合即可,但在实际应用中,固定外壳1(以及半齿盘2、过渡环5、固定半环6、挡圈13等)可分别三个或更多个分体结构进行扣合。连接件可选用不锈钢绑带,用于将固定外壳1固定在一起;或者,连接件可选用尼龙材质的绑带,便于电缆解卡器解卡失败后,穿心打捞时使用钻头将绑带8强力破坏。半齿盘2远离固定外壳1的一端设置有凸起的齿,用于清除前方电缆上粘附的淤泥,半齿盘前端的齿可采用稀疏齿设计,避免淤泥在齿间堆积而降低清除淤泥效果,也可根据淤泥的实际情况采用其他齿形设计,以适应多种粘度的泥饼,提高清淤能力。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缆解卡器重量轻,结构简单,可有效减少电缆吸附长度,减轻电缆吸附力,从而使用绞车快速自行解卡(不依赖钻具),实现快速解卡,并且可避免损伤电缆。即使电缆解卡器解卡失败,不会影响后续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打捞工作。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外壳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容纳腔,容纳腔设置为用于安装驱动装置。此处“多个”指的是两个及两个以上,控制电路4、电机31、电池32、等内部元件均设置在容纳腔14内。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纳腔14的数量为6个,容纳腔14一端封闭的设置在固定外壳内部,另一端贯通固定外壳1,便于安放内部元件,贯通的一端后续通过密封帽进行密封。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6所示,固定外壳1内还设置有固定半环6,固定半环6设置在电机31与半齿盘2的传动连接处,用于将电机31与半齿盘2相互连接的传动部分固定。固定半环6用于固定半齿盘2与电机31的齿轮啮合传动,防止齿轮传动脱开。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半齿盘2与固定外壳1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台21,带有环形凸台21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外壳1中并通过挡圈13进行固定。将分体的电缆解卡器(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分别已安装好电机31、电池32、控制电路4等)扣合在电缆上,并用连接件将两个壳体连接成一整体后,将半齿盘2带有环形凸台21的一端伸入固定外壳1中,固定外壳1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凹槽11,在凹槽11内放置挡圈13或卡环(两个半圆形的分体结构),防止半齿盘2从固定外壳1中脱出。在本实施例中,先将分体的电缆解卡器(即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分别已安装好电机31、电池32、控制电路4等)扣在电缆上;然后安装半齿盘2,使半齿盘2与电机31齿轮啮合;然后安装固定半环6,用于固定半齿盘2与电机31的齿轮啮合传动,并抵住半齿盘2的环形凸台21,防止半齿盘2沿轴向从固定外壳1中脱出;最后在固定外壳1的凹槽11内放置挡圈13,用于抵住并限位固定半环6。具体地,在半齿盘2的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解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半齿盘、驱动装置,/n所述半齿盘至少包括第一半齿盘和第二半齿盘,所述第一半齿盘和所述第二半齿盘合围形成完整的半齿盘;所述固定外壳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完整的固定外壳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n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内,所述半齿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半齿盘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解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外壳、半齿盘、驱动装置,
所述半齿盘至少包括第一半齿盘和第二半齿盘,所述第一半齿盘和所述第二半齿盘合围形成完整的半齿盘;所述固定外壳至少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合围形成完整的固定外壳并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内,所述半齿盘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半齿盘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解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内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设置为用于安装驱动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解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齿盘与所述固定外壳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环形凸台,带有环形凸台的一端伸入所述固定外壳中并通过挡圈进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解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连接有所述半齿盘的一端设置有过渡环,所述过渡环至少包括第一过渡环和第二过渡环,所述第一过渡环和所述第二过渡环合围形成完整的过渡环;
所述过渡环套设在所述半齿盘外侧,且所述半齿盘远离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从所述过渡环中伸出;
所述半齿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忠利黄琳于会媛郭书生余强秦小飞盛达何小华安申庆李炎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