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开窗边框以及窗框组件,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包括:底边框;导水槽,所述导水槽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上表面,所述导水槽沿着所述底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水槽的靠近窗外的一侧槽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水槽口;外开挡边,所述外开挡边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靠近窗内的一侧边上。所以,通过导水槽和流水槽口的结构设计,便可以适配外开的窗框和窗户结构,通过窗框的底边框将雨水导流至窗外,而防止雨水流到屋内。
Exterior window frame and window frame compon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开窗边框以及窗框组件
本技术涉及窗户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开窗边框以及窗框组件。
技术介绍
窗框是墙体与窗户的过渡层,能够起到固定以及防止周围墙体坍塌的作用,与窗户之间可以配合使用。因为玻璃的形状是千奇百怪的,所以窗框的质地经常是可塑性强的物质,比如木头、塑料或者金属材质等等。一般窗户是分外开和内开的两种开启方式的,所以对应于不同开启方式的窗框的结构也不同。而不管是哪种开启方式的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都存在漏水的问题。例如,雨天雨水会顺着窗户与窗框之间的缝隙流入,进而流进屋内,造成用户的苦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开窗边框以及窗框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外开结构的窗户容易积水,进而流到屋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开窗边框,包括:底边框;导水槽,所述导水槽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上表面,所述导水槽沿着所述底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水槽的靠近窗外的一侧槽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水槽口;外开挡边,所述外开挡边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靠近窗内的一侧边上。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口的槽底高度低于或等于所述导水槽的槽底高度。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口的两个槽侧面中至少一个所述槽侧面呈倾斜设置。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口的槽口大小由槽顶至槽底的方向上逐渐减小。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口的槽底面呈倾斜设置。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流水槽口的数量为偶数个;多个所述流水槽口在所述底边框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底边框通过金属片弯折或轧制成型。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水槽通过所述金属片弯折构成与所述底边框一体成型的槽状结构。进一步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开挡边通过所述金属片弯折构成与所述底边框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窗框组件,包括所述的外开窗边框。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导水槽的结构,当雨水顺着窗户流下来以后,便会流入到所述导水槽内,而并不会顺着底边框与窗户之间的缝隙流进屋内。同时,所述导水槽的靠近窗外的一侧槽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水槽口,流入到导水槽内的积水会沿着所述流水槽口流到靠近窗外的一侧,最终流出窗外,这样就不会使雨水流到窗内的屋里了。所以,通过导水槽和流水槽口的结构设计,便可以适配外开的窗框和窗户结构,通过窗框的底边框将雨水导流至窗外,而防止雨水流到屋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作为活动边框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作为活动边框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侧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作为固定或活动中柱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侧视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作为固定或活动中柱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底边框;2-导水槽;3-流水槽口;4-外开挡边;31-槽侧面;5-流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12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开窗边框的右视图。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开窗边框,包括:底边框1;导水槽2,所述导水槽2设置在所述底边框1的上表面,所述导水槽2沿着所述底边框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水槽2的靠近窗外的一侧槽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水槽口3;外开挡边4,所述外开挡边4设置在所述底边框1的靠近窗内的一侧边上。所述外开窗边框属于一种可以安装窗户的窗框结构,与一般的窗框结构类似,该窗框结构也包括了底边框1在内的四个边框,而本申请对于窗框结构的改进中主要改进结构在窗框结构的底边框1。在一般窗框和窗户装配使用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雨天,雨水就会打落到窗户上,并顺着窗户流到窗框结构的底边框1上,所以,一般的窗框结构都会容易将水漏到屋内,也即雨水会沿着窗框和窗户之间的缝隙流动,进而便从该缝隙中流到屋内。与现有的窗框相比,所述外开窗边框的底边框1上设置了外开挡边4,所述外开挡边4设置在所述底边框1的靠近窗内的一侧边上。该外开窗边框与窗户装配以后,窗户是位于所述底边框1的上方的,而所述外开挡边4设置在所述底边框1的靠近窗内的一侧边上。所以,该外开挡边4会挡住窗户,以使窗户无法朝屋内的方向移动,对窗户朝屋内开启的方向形成限制,使窗户只能够朝屋外移动,形成只能够外开的结构。针对这种外开的结构,为了解决窗户与窗框之间漏水的问题,所述外开窗边框的底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边框;/n导水槽,所述导水槽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上表面,所述导水槽沿着所述底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n所述导水槽的靠近窗外的一侧槽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水槽口;/n外开挡边,所述外开挡边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靠近窗内的一侧边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1 CN 20192023179021.一种外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边框;
导水槽,所述导水槽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上表面,所述导水槽沿着所述底边框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导水槽的靠近窗外的一侧槽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流水槽口;
外开挡边,所述外开挡边设置在所述底边框的靠近窗内的一侧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口的槽底高度低于或等于所述导水槽的槽底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口的两个槽侧面中至少一个所述槽侧面呈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槽口的槽口大小由槽顶至槽底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滋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蓝盾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