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开窗边框以及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2210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开窗边框以及窗户,涉及窗户技术领域,包括:窗底框;窗底框通过金属片轧制成型,窗底框的内部通过轧制成型而构成空腔结构;容水凹槽设置在窗底框的上表面,容水凹槽沿着窗底框的长度方向设置;导水管设置在窗底框的内部的空腔结构中;容水凹槽的槽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入水孔,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出水孔,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入水孔和出水孔连通;内开挡边设置在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边上。出水孔是位于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面上的,所以,雨水便能够在设置了导流管的结构中,在这种与窗户相配合而内开的内开窗边框上将雨水导流至窗户的外侧,从而防止雨水流入到室内。

Inside window frame and wind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开窗边框以及窗户
本技术涉及窗户
,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开窗边框以及窗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窗户一般是分外开和内开的两种开启方式的,例如,当窗户与窗框的配合是采用内开方式的时候,雨天雨水会顺着窗户与窗框之间的缝隙流入,然后流进屋内,发生屋内积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开窗边框以及窗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开结构的窗框容易发生漏水,使雨水进入屋内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内开窗边框,包括:窗底框;所述窗底框通过金属片轧制成型,所述窗底框的内部通过轧制成型而构成空腔结构;容水凹槽,所述容水凹槽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上表面,所述容水凹槽沿着所述窗底框的长度方向设置;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所述容水凹槽的槽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入水孔,所述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出水孔,所述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入水孔和所述出水孔连通;内开挡边,所述内开挡边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边上。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n窗底框;/n所述窗底框通过金属片轧制成型,所述窗底框的内部通过轧制成型而构成空腔结构;/n容水凹槽,所述容水凹槽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上表面,所述容水凹槽沿着所述窗底框的长度方向设置;/n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所述容水凹槽的槽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入水孔,所述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出水孔,所述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入水孔和所述出水孔连通;/n内开挡边,所述内开挡边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边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1 CN 20192023178701.一种内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底框;
所述窗底框通过金属片轧制成型,所述窗底框的内部通过轧制成型而构成空腔结构;
容水凹槽,所述容水凹槽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上表面,所述容水凹槽沿着所述窗底框的长度方向设置;
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内部的空腔结构中;所述容水凹槽的槽底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入水孔,所述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的出水孔,所述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入水孔和所述出水孔连通;
内开挡边,所述内开挡边设置在所述窗底框的靠近窗外的一侧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呈弧形结构弯曲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开窗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孔上设置有导水件;
所述导水件包括纳水部和连接部;所述纳水部位于所述入水孔,用于收纳所述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滋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蓝盾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