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感应锁及具有新型感应锁的防儿童走失带,感应锁包括公扣、母扣和固定机构,母扣设置有与公扣配合的腔体,公扣可插入到母扣的腔体中,固定机构设置在母扣的腔体中,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磁性部件,公扣上设置有固定部,固定机构与固定部相互配合,能将公扣和母扣锁定在一起;新型感应锁还包括弹簧和小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能徒手直接解锁,需要采用另一个感应解锁装置将公扣打开,打开原理为磁力的相斥或相吸;设置的弹簧,可以使公扣较为省力和方便的从母扣的腔体中弹出;设置的加力装置,能够将公扣更加牢固可靠的锁定于母扣中,特别适用于需要临时锁定又可以防止别人轻易打开的场合。
A new type of inductive lock and a new type of anti lost belt for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感应锁及具有新型感应锁的防儿童走失带
本技术属于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感应锁及具有新型感应锁的防儿童走失带。
技术介绍
现在带小孩出行的家长会携带防走失带,将小孩和自己连接在一起,防止孩子走丢。现在的防走失带通常采用机械锁锁定,在解锁时需要使用钥匙解锁,这使得解锁十分的不方便,首先需要将钥匙单独存放,会有丢失的风险,其次可能发生机械故障,导致无法打开。另外,现有的机械锁没有设计弹簧、弹性装置或加力装置等辅助装置,以上原因使得防走失带及机械锁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感应锁,结构简单,锁紧及解锁操作方便,具有该新型感应锁的防儿童走失带可以有效保障儿童在大人的监护范围内,防止走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感应锁,包括公扣、母扣和固定机构,所述母扣上设置有与公扣配合的腔体,所述公扣可插入到所述母扣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母扣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磁性部件,其特点是:所述公扣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机构与固定部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和母扣锁定在一起。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机构一端设置有凸体,所述凸体与固定部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和母扣锁定在一起。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部为挂钩,所述凸体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凸体与所述挂钩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和母扣锁定在一起。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机构的后端为圆柱形机构,所述母扣的腔体中设置有配合固定所述圆柱形的圆弧形连接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公扣上设置有两个插柱,所述新型感应锁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母扣的腔体内,所述弹簧的一端推顶在所述插柱上,所述弹簧能使所述固定机构在脱离公扣上的挂钩后,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使所述公扣自动弹出,所述弹簧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母扣的腔体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新型感应锁还包括小盖,所述小盖设置在所述母扣上,所述小盖上还设置有两个棱柱凸起,所述棱柱凸起用于将小盖固定在所述母扣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母扣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机构向固定部移动的加力装置,所述加力装置设置在母扣的下腔体壁部位或母扣的上腔体壁部位。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加力装置为弹性装置或辅助磁体;所述弹性装置为螺旋弹簧或弹片;所述弹性装置由于弹力的作用,使得固定机构与固定部稳定可靠的锁定在一起。所述辅助磁体与磁性部件由于磁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固定机构与固定部稳定可靠的锁定在一起。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用于打开公扣的解锁装置,所述解锁装置包括解锁磁体,在解锁时,解锁磁体与固定机构上的磁性部件由于磁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固定机构远离固定部,使得公扣能够脱离母扣。本技术还涉及包括如上所述感应锁的感应锁防儿童走失带,该防儿童走失带还包括解锁装置、弹簧绳、大人手腕带和儿童手腕带,所述弹簧绳一端连接大人手腕带,另一端连接儿童手腕带,所述磁力锁设于儿童手腕带上,所述解锁装置设于大人手腕带上。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设置有公扣和母扣,将公扣插入母扣完成锁定后,不能直接解锁,需要采用另一个解锁装置将公扣打开,具体的打开原理为磁力的相斥或相吸。2、设置有弹簧可以使公扣较为省力和方便的自动从母扣的腔体中弹出。3、设置有加力装置,能够将公扣更加牢固可靠的锁定于母扣中,特别适用于需要临时锁定又可以防止别人轻易打开的场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公扣和母扣锁闭在一起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爆炸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4公扣和母扣锁闭在一起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磁力锁防儿童走失带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公扣2-母扣3-固定机构4-磁性部件5-凸体6-弹性装置7-辅助磁体8-挂钩9-弹簧10-小盖11-圆柱形机构12-圆弧形连接部13-棱柱凸起14-插柱15-上腔体壁16-下腔体壁17-弹簧绳18-大人手腕带19-儿童手腕带20-新型感应锁21-解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到图4,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第1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感应锁,包括公扣1、母扣2和固定机构3,所述母扣2包括至少一侧开口的腔体,且包括上腔体壁15和下腔体壁16,所述公扣1可插入到所述母扣2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3设置在所述母扣2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3上设置有磁性部件4,所述公扣1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机构3与固定部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1和母扣2锁定在一起。更具体地,所述固定机构3一端设置有凸体5,所述凸体5与固定部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1和母扣2锁定在一起。更具体地,所述固定部为挂钩8,所述凸体5挂接在所述挂钩8上,所述凸体5与所述挂钩8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1和母扣2锁定在一起。更具体地,所述固定机构3的另一端为圆柱形机构11,所述母扣2的腔体中设置有配合固定所述圆柱形的圆弧形连接部12,圆柱形机构11设于圆弧形连接部12内,圆柱形机构11在圆弧形连接部12的约束下可绕圆柱形机构11的轴旋转;当圆柱形机构11旋转,使凸体5向上腔体壁15运动时,凸体5与挂钩8靠近并锁定在一起,同时使公扣1和母扣2锁定在一起;当圆柱形机构11旋转,使凸体5向下腔体壁16运动时,凸体5与挂钩8远离分离,完成公扣1和母扣2的解锁。更具体地,所述公扣1上设置有两个插柱14,所述新型感应锁还包括弹簧9,所述弹簧9设置在所述母扣2的腔体内,所述弹簧9的一端推顶在所述插柱14上,所述弹簧9能使所述固定机构3在脱离公扣1上的挂钩8后,在所述弹簧9的作用下使所述公扣1自动弹出,所述弹簧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母扣的腔体内。更具体地,所述新型感应锁还包括小盖10,所述小盖10设置在所述母扣2上,所述小盖10上还设置有两个棱柱凸起13,所述棱柱凸起13用于将小盖10固定在所述母扣2上。在本实施例中,小盖可理解为下腔体壁16的一部分。更具体地,所述母扣2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固定机构3向固定部移动的加力装置,所述加力装置设置在母扣的下腔体壁16部位。更具体地,所述加力装置为弹性装置6或辅助磁体7;所述弹性装置6为螺旋弹簧或弹簧片;所述弹性装置6由于弹力的作用,使得固定机构3与固定部稳定可靠的锁定在一起,同时能够使公扣1与母扣2更加牢固可靠的锁定在一起。所述辅助磁体7与磁性部件4由于磁力的相互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感应锁,包括公扣、母扣和固定机构,所述母扣上设置有与公扣配合的腔体,所述公扣可插入到所述母扣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母扣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磁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机构与固定部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机构一端设置有凸体,所述固定部为挂钩,所述凸体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凸体与所述挂钩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和母扣锁定在一起;所述固定机构的后端为圆柱形机构,所述母扣的腔体中设置有配合固定所述圆柱形的圆弧形连接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1 CN 20182207188121.一种新型感应锁,包括公扣、母扣和固定机构,所述母扣上设置有与公扣配合的腔体,所述公扣可插入到所述母扣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母扣的腔体中,所述固定机构上设置有磁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机构与固定部相互配合;所述固定机构一端设置有凸体,所述固定部为挂钩,所述凸体挂接在所述挂钩上,所述凸体与所述挂钩相互配合,能将所述公扣和母扣锁定在一起;所述固定机构的后端为圆柱形机构,所述母扣的腔体中设置有配合固定所述圆柱形的圆弧形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感应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上设置有两个插柱,所述新型感应锁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母扣的腔体内,所述弹簧的一端推顶在所述插柱上,所述弹簧能使所述固定机构在脱离公扣上的挂钩后,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使所述公扣自动弹出。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密香,
申请(专利权)人:陈密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