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属于组装式串筒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若干串筒本体,所述串筒本体首尾相连,所述串筒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耳环,所述耳环沿串筒本体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耳环与串筒本体一体设置,所述串筒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呈环形的翻边,所述翻边上开有呈均匀圆周布置的圆孔若干,所述串筒本体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钢链,所述第一钢链的端部设置用于和耳环挂接配合自锁钩,所述串筒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钢链,所述第二钢链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圆孔挂接的吊钩,这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的优点在于方便调节长度。
A kind of assembled string cylinder for concrete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
本技术涉及组装式串筒,特别涉及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落差超过2m要采取混凝土缓冲措施,防止混凝土下落后离析,工地上往往采用临时简单制作的溜槽串筒,甚至不用,混凝土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串筒是指在垂直输送混凝土过程中为了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而设置的一筒状物,混凝土通过它滑落下来。但当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过高时,使用现有串筒技术仍然会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混凝土离析现象指粗骨料和砂浆相互分离,混凝土离析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和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公告号为CN20843078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浇注混凝土墙板的混凝土串筒,包括下料筒及设置于下料筒的上部的管箍,所述管箍包括对称设置的2个箍本体,每个箍本体包括与下料筒相适应的呈圆弧形的箍部和分别位于箍部两端的2个紧固部,2个箍本体上相对的2个紧固部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每个箍部上还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同一箍部上的2个紧固部之间,所述下料筒与管箍之间还设有皮垫。这种混凝土串筒虽然完成混凝土的浇筑,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串筒的长度无法改变不能拆装,对于不同深度的深孔,需要准备不同长度的串筒,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其优点在于方便拆装,方便调节长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包括若干串筒本体,所述串筒本体首尾相连,所述串筒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耳环,所述耳环沿串筒本体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耳环与串筒本体一体设置,所述串筒本体的底端设置有呈环形的翻边,所述翻边上开有呈均匀圆周布置的圆孔若干,所述串筒本体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钢链,所述第一钢链的端部设置用于和耳环挂接配合自锁钩,所述串筒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钢链,所述第二钢链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圆孔挂接的吊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的时候,根据施工的长度要求将若干节串筒本体首尾连接,下方串筒本体的第一钢链通过自锁钩与上方串筒本体的耳环挂接,同时下方串筒本体的第二钢链通过吊钩与上方串筒本体的翻边挂接,吊钩挂接在圆孔中,第二钢链和第一钢链共同承担载重的作用,避免串筒本体之间出现分离的情况,同时自锁钩具有自锁能力,减少脱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方便拆装。进一步的,所述自锁钩包括钩体,所述钩体呈“U”形设置,所述钩体上铰接有锁紧件,所述钩体与锁紧件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始终处压缩的状态,弹簧驱使锁紧件朝向钩体方向转动,在没有其他的外力作用在锁紧件上的时候,使自锁钩处于闭合的状态,防止钩体与耳环出现相互脱离的情况。进一步的,所述钩体上开有呈弧形设置的限位槽,所述锁紧件中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限位槽中并且两者滑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件转动的时候,限位柱只能在限位槽中运动,从而限制了锁紧件转动角度。进一步的,所述钩体的一端开有圆形的连接孔,所述第一钢链由于多节钢环组成,所述钢环穿设到连接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钢链端部的钢环穿入到连接孔,两者连接方便并且连接稳定性好。进一步的,所述串筒本体由钢板制成,所述串筒本体的壁厚为1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板本身结构强度好,有利于增加串筒本体的结构强度,并且串筒本体的壁厚为1mm,即串筒本体用料少、自重轻,方便工作人员搬运串筒本体。进一步的,所述串筒本体呈锥形设置,所述串筒本体的顶部半径大于其底部半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混凝土注入到串筒本体的时候,混凝土能顺利的下滑。进一步的,最上方的所述串筒本体的外壁上焊接两根相互平行的钢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柱可以架设在施工开挖的孔洞上,防止串筒本体下落。进一步的,所述钢柱与串筒本体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倾斜设置,并且加强筋位于钢柱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从下方对钢柱进行支撑,增加钢柱的结构稳定性,避免钢柱出现向下弯曲的情况。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根据施工的长度要求将若干节串筒本体首尾连接,下方串筒本体的第一钢链通过自锁钩与上方串筒本体的耳环挂接,同时下方串筒本体的第二钢链通过吊钩与上方串筒本体的翻边挂接,吊钩挂接在圆孔中,第二钢链和第一钢链共同承担载重的作用,避免串筒本体之间出现分离的情况,同时自锁钩具有自锁能力,减少脱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当调节串筒长度的时候,只需要对自锁钩和吊钩进行操作,操作简单;2.弹簧始终处压缩的状态,弹簧驱使锁紧件朝向钩体方向转动,在没有其他的外力作用在锁紧件上的时候,使自锁钩处于闭合的状态,防止钩体与耳环出现相互脱离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中用于体现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串筒本体;11、耳环;12、翻边;121、圆孔;13、第一钢链;131、自锁钩;132、钩体;133、连接孔;134、限位槽;135、锁紧件;136、限位柱;137、弹簧;14、第二钢链;141、吊钩;15、钢柱;151、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如图1所示,包括若干串筒本体1,串筒本体1首尾相连,工作人员将若干串筒本体1沿竖直方向布置在施工孔中,在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将混凝土注入到串筒中,防止混凝土下落后离析。如图1所示,串筒本体1呈锥形设置,串筒本体1的顶部半径大于其底部半径。串筒本体1的高度为100cm,串筒本体1顶部的直径为35cm;串筒本体1底部的直径为20cm。在施工的时候,工作人员将混凝土注入到串筒本体1中,混凝土可以顺利下落。如图1所示,串筒本体1由钢板制成,串筒本体1的壁厚为1mm。由于钢板制作技术成熟,工作人员采购制作串筒本体1的钢板。串筒本体1的壁厚为1mm,有利于减轻串筒本体1的自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如图1所示,位于最上方的串筒本体1的外壁上焊接两根相互平行的钢柱15,钢柱15可以架设在施工孔周围的土地上。在使用的时候,钢柱15可以起到支撑最上方的串筒本体1的作用,防止所有串筒本体1出现下落的情况。如图1所示,钢柱15与串筒本体1的外壁之间焊接有加强筋151,加强筋151倾斜设置,加强筋151位于钢柱15下方。加强筋151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强筋151关于串筒本体1的中心轴对称布置,每个钢柱15对应设置两个加强筋151,在使用的时候,加强筋151从下方对钢柱15进行支撑,防止钢柱15出现向下弯曲的情况。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串筒本体1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钢链13,第一钢链13沿串筒本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第一钢链13由于多节钢环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包括若干串筒本体(1),所述串筒本体(1)首尾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筒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耳环(11),所述耳环(11)沿串筒本体(1)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耳环(11)与串筒本体(1)一体设置,所述串筒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呈环形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上开有呈均匀圆周布置的圆孔(121)若干,所述串筒本体(1)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钢链(13),所述第一钢链(13)的端部设置用于和耳环(11)挂接配合自锁钩(131),所述串筒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钢链(14),所述第二钢链(14)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圆孔(121)挂接的吊钩(1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包括若干串筒本体(1),所述串筒本体(1)首尾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串筒本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耳环(11),所述耳环(11)沿串筒本体(1)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耳环(11)与串筒本体(1)一体设置,所述串筒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呈环形的翻边(12),所述翻边(12)上开有呈均匀圆周布置的圆孔(121)若干,所述串筒本体(1)的顶端设置若干第一钢链(13),所述第一钢链(13)的端部设置用于和耳环(11)挂接配合自锁钩(131),所述串筒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钢链(14),所述第二钢链(14)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圆孔(121)挂接的吊钩(1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钩(131)包括钩体(132),所述钩体(132)呈“U”形设置,所述钩体(132)上铰接有锁紧件(135),所述钩体(132)与锁紧件(135)之间设置有弹簧(1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浇筑混凝土用组装式串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132)上开有呈弧形设置的限位槽(13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俊,张国威,曹科旦,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交通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