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模板、横支撑杆、竖支撑杆、限位栓、底座、立柱、卡座、卡柱,其特征在于:横支撑杆、竖支撑杆的两侧均通过螺丝与限位栓固定连接,模板通过限位栓与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固定连接,竖支撑杆底部焊接有底座,底座通过螺丝与立柱固定连接,立柱上设置有卡座,卡座通过螺丝与卡柱固定连接;限位栓包括上卡栓、下卡栓和限位杆,上卡栓和下卡栓均与限位杆通过焊接连接;该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解决传统建筑支撑模板的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重复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且稳定性较差,模板受力不均的问题。
A kind of building supporting formwork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的,涉及一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每年都要修建大量的高层建筑、大坝、桥梁等建筑,在工程建筑中经常需要建筑模板的辅助施工。传统的建筑支撑模板结构使用钉子和木杆进行固定。这样,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重复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且稳定性较差,模板受力不均等。
技术实现思路
该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解决上述提出的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重复使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且稳定性较差,模板受力不均的问题,该装置中的模板与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两端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大小与上卡栓的大小一致,凹槽上下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螺纹;上卡栓与下卡栓上也设置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立柱底部焊接有圆盘,立柱可以往两侧水平方向旋转的角度为90度;竖支撑杆的厚度比横支撑杆的厚度更厚,竖支撑杆面向模板的一侧设置卡槽,底座设置在卡槽正下方。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包括模板、横支撑杆、竖支撑杆、限位栓、底座、立柱、卡座、卡柱,所述横支撑杆、竖支撑杆的两侧均通过螺丝与限位栓固定连接,所述模板通过限位栓与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支撑杆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丝与立柱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上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通过螺丝与卡柱之间通过卡柱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栓包括上卡栓、下卡栓和限位杆,上卡栓和下卡栓均与限位杆通过焊接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模板与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两端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进一步的,所述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大小与上卡栓的大小一致,凹槽上下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上卡栓与下卡栓上也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进一步的,所述立柱底部焊接有圆盘,立柱往两侧水平旋转的角度为90度。进一步的,所述竖支撑杆的厚度比横支撑杆的厚度更厚,竖支撑杆面向模板的一侧设置卡槽,底座设置在卡槽正下方。有益效果:1、模板与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两端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使螺栓穿过模板上的通孔,更好的将模板的位置固定,防止模板移动;2、横支撑杆和竖支撑杆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大小与上卡栓的大小一致,凹槽上下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螺纹,卡栓插入凹槽内后,螺栓穿过通孔,便于将卡栓栓住,防止在施工途中卡栓脱离支撑杆,从而导致模板发生移动,同时也使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3、上卡栓与下卡栓上也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这样就不需要使用螺帽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立柱底部焊接有圆盘,立柱往两侧水平方向旋转的角度为90度,便于适应不平整的地面,同样可以有力的支撑住模板;4、竖支撑杆的厚度比横支撑杆的厚度更厚,竖支撑杆面向模板的一侧设置卡槽,使横支撑杆嵌入卡槽内,便于将横支撑杆固定住,底座设置在卡槽正下方,这样横支撑杆与竖支撑杆都能紧密贴合模板,增大横支撑杆与竖支撑杆于模板的接触面积,使模板受力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限位栓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2中:模板1、横支撑杆2、竖支撑杆3、限位栓4、底座5、立柱6、卡座7、卡柱8、上卡栓401、下卡栓402和限位杆403。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2中,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包括模板1、横支撑杆2、竖支撑杆3、限位栓4、底座5、立柱6、卡座7、卡柱8,横支撑杆2、竖支撑杆3的两侧均通过螺丝与限位栓4固定连接,模板1通过限位栓4与横支撑杆2和竖支撑杆固定连接,竖支撑杆3底部焊接有底座5,底座5通过螺丝与立柱6固定连接,立柱6上设置有卡座7,卡座7通过螺丝与卡柱8活动连接,立柱6之间通过卡柱8固定连接;限位栓4包括上卡栓401、下卡栓402和限位杆403,上卡栓401和下卡栓402均与限位杆403通过焊接连接。优选的,模板1与横支撑杆2和竖支撑杆3两端对应位置处均设置有通孔,使螺栓穿过模板1上的通孔,更好的将模板1的位置固定,防止模板1移动。优选的,横支撑杆2和竖支撑杆3两端均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大小与上卡栓401的大小一致,凹槽上下均设置有通孔,通孔上设置有螺纹,卡栓插入凹槽内后,螺栓穿过通孔,将限位栓4栓住,防止在施工途中限位栓脱离支撑杆,从而导致模板1发生移动,同时也使安装和拆卸都更加方便。优选的,上卡栓401与下卡栓402上也设置有通孔,通孔内部设置有螺纹,这样不需要使用螺帽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优选的,立柱6底部焊接有圆盘,立柱6往两侧水平旋转的角度为90度,便于适应不平整的地面,同样可以有力的支撑住模板1。优选的,竖支撑杆3的厚度比横支撑杆2的厚度更厚,竖支撑杆3面向模板1的一侧设置卡槽,使横支撑杆2嵌入卡槽内,便于将横支撑杆2固定住,底座5设置在卡槽正下方,这样横支撑杆2与竖支撑杆3都能紧密贴合模板1,增大横支撑杆2与竖支撑杆3于模板1的接触面积,使模板1受力均匀。工作原理:首先将横支撑杆2两端的通孔与模板1上的通孔对准,然后将限位栓4的上卡栓401插入横支撑杆2的凹槽内,使通孔全部对齐,将螺栓插入通孔并拧紧;其次,将竖支撑杆3上的凹槽与横支撑杆2对齐,并使竖支撑杆3两端的通孔分别与模板1上的通孔对齐,并使横支撑杆2与竖支撑杆3均紧贴模板1,然后将限位栓4的上限位栓401插入竖支撑杆3的凹槽内,使通孔全部对齐,将螺栓插入通孔并拧紧;最后,分别将立柱6与底座5用螺栓连接好,将需要使用卡柱8的地方放上卡柱8,用螺栓固定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包括模板(1)、横支撑杆(2)、竖支撑杆(3)、限位栓(4)、底座(5)、立柱(6)、卡座(7)、卡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撑杆(2)、竖支撑杆(3)的两侧均通过螺丝与限位栓(4)固定连接,所述模板(1)通过限位栓(4)与横支撑杆(2)和竖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支撑杆(3)底部焊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通过螺栓与立柱(6)固定连接,所述立柱(6)上设置有卡座(7),所述卡座(7)通过螺丝与卡柱(8)活动连接,所述立柱(6)之间通过卡柱(8)固定连接;/n所述限位栓(4)包括上卡栓(401)、下卡栓(402)和限位杆(403),上卡栓(401)和下卡栓(402)均与限位杆(403)通过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支撑模板结构,包括模板(1)、横支撑杆(2)、竖支撑杆(3)、限位栓(4)、底座(5)、立柱(6)、卡座(7)、卡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撑杆(2)、竖支撑杆(3)的两侧均通过螺丝与限位栓(4)固定连接,所述模板(1)通过限位栓(4)与横支撑杆(2)和竖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竖支撑杆(3)底部焊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通过螺栓与立柱(6)固定连接,所述立柱(6)上设置有卡座(7),所述卡座(7)通过螺丝与卡柱(8)活动连接,所述立柱(6)之间通过卡柱(8)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栓(4)包括上卡栓(401)、下卡栓(402)和限位杆(403),上卡栓(401)和下卡栓(402)均与限位杆(403)通过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1)与横支撑杆(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波,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北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