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607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包括承压底座,所述承压底座表面开设有定位螺栓孔,所述定位螺栓孔一侧开设有底座插孔,所述底座插孔内壁套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与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一侧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槽内侧卡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柱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表面开设有插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本装置的承压能力,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本装置方便组合连接,且能够保障连接后的结构稳定性,组合式结构方便运输,提高安装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便于拆装使用,使本装置适用于更多技术领域。

A kind of high pressure composite stee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属于钢结构设备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随着施工技术的难度提高,对钢结构的要求日益提升,现有钢结构承压能力差,不符合日益增长的要求,且施工过程要求便捷施工,现有整体式的钢结构运输与安装不便,增加了施工难度,为此,提供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能够大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错位与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组合式结构方便运输,提高安装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包括承压底座,所述承压底座表面开设有定位螺栓孔,所述定位螺栓孔一侧开设有底座插孔,所述底座插孔内壁套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与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一侧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槽内侧卡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柱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方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表面开设有插固孔,所述支撑杆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区,所述螺纹区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母。进一步而言,所述连接盘与承压底座均为圆形结构,所述连接盘与承压底座大小一致。进一步而言,所述底座插孔与插固孔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底座插孔数量为插固孔数量的一半。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柱顶部套接于插固孔,所述螺纹区位于插固孔一侧,且所述卡块位于插固孔下方。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杆位置呈正三角形阵列分布,且所述支撑杆与支撑柱结构相匹配。进一步而言,所述定位螺栓孔内壁开设有螺纹,且所述定位螺栓孔呈圆形阵列排布于承压底座表面。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通过设有支撑柱与支撑杆,支撑柱与支撑杆之间的结构均呈正三角形阵列排布,能够大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错位与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本装置的承压能力,且支撑柱与支撑杆之间相互支撑,有效提高整体的结构严谨性,有利于提高本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通过设有承压底座与连接盘,连接盘可以使本装置方便组合连接,且能够保障连接后的结构稳定性,组合式结构方便运输,提高安装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便于拆装使用,使本装置适用于更多
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支撑柱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承压底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承压底座;2、定位螺栓孔;3、底座插孔;4、支撑柱;5、卡块;6、卡接槽;7、卡接口;8、支撑杆;9、支撑块;10、连接盘;11、插固孔;12、螺纹区;13、限位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包括承压底座1,所述承压底座1表面开设有定位螺栓孔2,所述定位螺栓孔2一侧开设有底座插孔3,所述底座插孔3内壁套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5与卡接槽6,所述卡接槽6一侧开设有卡接口7,所述卡接槽6内侧卡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柱4与支撑杆8能够大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降低错位与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的概率,所述支撑柱4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上方设有连接盘10,所述连接盘10可以使本装置方便组合连接,能够保障连接后的结构稳定性,且组合式结构可以方便运输移动,所述连接盘10表面开设有插固孔11,所述支撑杆8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区12,所述螺纹区12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母13。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盘10与承压底座1均为圆形结构,所述连接盘10与承压底座1大小一致,所述底座插孔3与插固孔11均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底座插孔3数量为插固孔11数量的一半,所述连接盘10可以提高本装置安装的灵活性与便捷性,便于拆装使用,使本装置适用于更多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柱4顶部套接于插固孔11,所述螺纹区12位于插固孔11一侧,且所述卡块5位于插固孔11下方,所述定位螺栓孔2内壁开设有螺纹,且所述定位螺栓孔2呈圆形阵列排布于承压底座1表面,所述插固孔11与定位螺纹孔2为支撑柱4的安装提供稳定的支点,提高安装的便捷性。实施例二:如图1、图3所示,所述支撑杆8位置呈正三角形阵列分布,且所述支撑杆8与支撑柱4结构相匹配,三角形结构是施工中常见的稳定性结构,根据具体需求可以改变支撑杆的连接方式,将本装置内安装的平面三角结构改变为立体三角形结构,可以增加本装置的承压能力。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定位螺栓孔2将承压底座1安装于指定地点,将支撑柱4安装于底座插孔3内,卡块5卡接于承压底座1稳定支撑柱4的位置,通过卡接口7将支撑杆8安装于卡接槽6内,完成支撑柱4的加固,通过插固孔11将连接盘10安装于支撑柱4一端,移动至支撑块9支撑连接盘10,使用限位螺母13安装于螺纹区12完成各结构结构的组装固定,根据需要可以继续加高或延长本装置结构。以上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包括承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底座(1)表面开设有定位螺栓孔(2),所述定位螺栓孔(2)一侧开设有底座插孔(3),所述底座插孔(3)内壁套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5)与卡接槽(6),所述卡接槽(6)一侧开设有卡接口(7),所述卡接槽(6)内侧卡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柱(4)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上方设有连接盘(10),所述连接盘(10)表面开设有插固孔(11),所述支撑杆(8)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区(12),所述螺纹区(12)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母(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包括承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底座(1)表面开设有定位螺栓孔(2),所述定位螺栓孔(2)一侧开设有底座插孔(3),所述底座插孔(3)内壁套接有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外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卡块(5)与卡接槽(6),所述卡接槽(6)一侧开设有卡接口(7),所述卡接槽(6)内侧卡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柱(4)外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上方设有连接盘(10),所述连接盘(10)表面开设有插固孔(11),所述支撑杆(8)一端表面开设有螺纹区(12),所述螺纹区(12)外侧连接有限位螺母(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承压组合式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盘(10)与承压底座(1)均为圆形结构,所述连接盘(10)与承压底座(1)大小一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智勇饶清崧吴森林李均
申请(专利权)人:上饶恒钢绿色装配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