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井泄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98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井泄水装置,涉及沉井施工的技术领域,沉井本体,沉井本体包括井壁和与井壁固定的底壁,地面上相对于底壁的位置铺设有渗水沙层,底壁固定在渗水沙层的上端,且底壁上贯穿开设有出水孔,出水孔上设有用于控制地下水排放的泄水阀,泄水阀包括中空设置的球型壳和接通球型壳空腔设置的进水筒与出水筒,球型壳的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泄水阀的阀瓣,进水筒与出水孔连通设置,出水筒上连通设置有抽水泵。通过上述设置,定期对堆积在底壁与渗水沙层之间的地下水进行排除,有效的减小了地下水对底壁的冲击,减少了底壁受损的现象,有效的延长了沉井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drain device for open caiss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井泄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井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沉井泄水装置。
技术介绍
沉井是井筒状的结构物,它是以井内挖土,依靠自身重力克服井壁摩阻力后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经过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使其成为桥梁墩台或其它结构物的基础。一般在施工大型桥墩的基坑,污水泵站,大型设备基础,人防掩蔽所,盾构拼装井,地下车道与车站水工基础施工围护装置时使用。沉井在施工时,先在地表制作成一个沉井,然后在井壁的围护下通过从井内不断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逐渐下沉,达到预定设计标高后,再进行封底,构筑内部结构。由于一些沿江、沿海城市降雨量丰富,地下水位高,在沉井底部铺设初期,由于水泥还未完全硬化,因此结构极其不稳定,地下水压过大时,可能会导致沉井底壁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井泄水装置,具有减小地下水对沉井底壁冲击的作用,有效的减轻了沉井底壁受到的损伤。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沉井泄水装置,沉井本体,所述沉井本体包括井壁和与所述井壁固定的底壁,地面上相对于所述底壁的位置铺设有渗水沙层,所述底壁固定在渗水沙层的上端,且所述底壁上贯穿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地下水排放的泄水阀,所述泄水阀包括中空设置的球型壳和接通所述球型壳空腔设置的进水筒与出水筒,所述球型壳的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所述泄水阀的阀瓣,所述进水筒与所述出水孔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筒上连通设置有抽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渗水沙层,延缓了地下水的涌动,从而减小地下水对沉井底壁的冲击力,渗透过渗水沙层的部分地下水会堆积在底壁和渗水沙层之间,通过使用抽水泵定期对堆积在底壁与渗水沙层之间的地下水进行排除,有效的减小了地下水对底壁的冲击,减少了底壁受损的现象,有效的延长了沉井的使用寿命。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瓣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筒与所述出水筒设置的通水腔,所述通水腔的直径等于或小于所述进水筒与所述出水筒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阀瓣上开设通水腔来实现整个泄水阀的开启与关闭,在通水腔与出水筒和进水筒同时连通时,整个泄水阀处于开启状态,通过转动阀瓣使通水腔与出水筒和进水筒发生错位时,整个泄水阀处于关闭状态,通过使通水腔的直径等于或小于进水筒与出水筒的直径,增加阀瓣与出水筒和进水筒之间的密封性,减少泄水阀漏水的现象。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型壳上固定有垂直于所述进水筒和所述出水筒设置的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转动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穿过所述球型壳并与所述球型壳转动连接,所述阀杆穿过所述球型壳的一端固定在阀瓣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阀杆,在转动阀杆的同时,阀杆带动阀瓣转动,从而达到阀瓣在球型壳内转动的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套,并使阀杆转动连接在连接套内,有效的提高了阀杆转动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沿所述连接套长度方向排列的环形槽,所述阀杆相对于所述环形槽的位置固定有环形轨,所述环形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环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连接套的内侧表面开设有环形槽,并在阀杆上相对于环形槽的位置固定环形轨,阀杆在连接套中滑动时,环形轨滑动连接在环形槽内,有效的加强了连接套与阀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增强了阀杆工作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球型壳相对于所述阀杆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阀杆转动连接于通孔内,所述阀杆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套接在所述阀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孔使阀杆穿过球型壳的侧壁,方便阀杆与阀瓣连接,在阀杆上套接密封套,并使密封套位于阀杆与通孔之间,增强阀杆与球型壳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减少泄水阀漏水的现象出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孔上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进水筒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出水管使进水筒与出水管相连通,从而使避免了泄水阀直接与出水孔连接,有效的提高了整个泄水阀工作的稳定性,方便工作人员拆卸更换与调节泄水阀。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管相对于所述进水筒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沿,所述进水筒的端部固定有安装沿,所述支撑沿与所述安装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且所述支撑沿与所述安装沿之间设置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水管相对于进水筒的一端设置支撑沿,并在进水筒的端部设置与支撑沿相对的安装沿,使安装沿与支撑沿之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效的加强了泄水阀与出水管之间的连接,在安装沿与支撑沿之间设置密封垫,进一步减少出水管与泄水阀之间连接处漏水的现象出现。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筒上固定有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远离所述出水筒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抽水泵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出水筒上设置排水软管,并使排水软管与抽水泵连接,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将堆积在底壁下的地下水抽出来,进一步减小了地下水对底壁的冲击,有效减少了底壁受损的现象,且排水软管形变性良好,安装的灵活性高,不会影响沉井内部的其他构件搭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在底壁与地面之间铺设渗水沙层,在地下水涌动时,在渗水沙层的作用下慢慢流动,减小地下水对沉井底壁的冲击力,渗透过渗水沙层的部分地下水会堆积在底壁和渗水沙层之间,通过使用抽水泵定期对堆积在底壁与渗水沙层之间的地下水进行排除,有效的减小了地下水对底壁的冲击,减少了底壁受损的现象,有效的延长了沉井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沉井泄水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沉井泄水装置的主视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泄水阀;11、球型壳;12、进水筒;13、出水筒;14、阀瓣;15、通水腔;16、连接套;17、阀杆;18、环形槽;19、环形轨;20、通孔;2、沉井本体;21、井壁;22、底壁;3、渗水沙层;4、出水孔;5、抽水泵;6、密封套;7、出水管;8、支撑沿;9、安装沿;10、密封垫;101、排水软管;102、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与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沉井泄水装置,包括沉井本体2,沉井在地下建筑施工中经常会用到,包括井壁21与固定连接在井壁21下端的底壁22。为减轻地下水涌动对底壁22造成的损伤,地面上相对于底壁22的位置铺设有渗水沙层3,底壁22固定连接在渗水沙层3的上端。参照图2,为排除渗水沙层3与底壁22之间积淀的地下水,底壁22上贯穿开设有竖直设置的出水孔4。出水孔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出水管7,出水管7远离出水孔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控制地下水排放的泄水阀1。参照图2与图3,泄水阀1包括内部呈中空设置的球型壳11和固定连接于球型壳11侧壁上且接通球型壳11内腔设置的出水筒13与进水筒12。出水筒13与进水筒12沿球型壳11的径向对称设置,球型壳11的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整个泄水阀1的球型阀瓣14。为增强球型壳11与阀瓣14之间的密封性,阀瓣14的表面弧度贴合球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井泄水装置,沉井本体(2),所述沉井本体(2)包括井壁(21)和与所述井壁(21)固定的底壁(22),其特征在于:地面上相对于所述底壁(22)的位置铺设有渗水沙层(3),所述底壁(22)固定在渗水沙层(3)的上端,且所述底壁(22)上贯穿开设有出水孔(4),所述出水孔(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地下水排放的泄水阀(1),所述泄水阀(1)包括中空设置的球型壳(11)和接通所述球型壳(11)空腔设置的进水筒(12)与出水筒(13),所述球型壳(11)的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所述泄水阀(1)的阀瓣(14),所述进水筒(12)与所述出水孔(4)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筒(13)上连通设置有抽水泵(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井泄水装置,沉井本体(2),所述沉井本体(2)包括井壁(21)和与所述井壁(21)固定的底壁(22),其特征在于:地面上相对于所述底壁(22)的位置铺设有渗水沙层(3),所述底壁(22)固定在渗水沙层(3)的上端,且所述底壁(22)上贯穿开设有出水孔(4),所述出水孔(4)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地下水排放的泄水阀(1),所述泄水阀(1)包括中空设置的球型壳(11)和接通所述球型壳(11)空腔设置的进水筒(12)与出水筒(13),所述球型壳(11)的空腔内转动连接有用于启闭所述泄水阀(1)的阀瓣(14),所述进水筒(12)与所述出水孔(4)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筒(13)上连通设置有抽水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井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14)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进水筒(12)与所述出水筒(13)设置的通水腔(15),所述通水腔(15)的直径等于或小于所述进水筒(12)与所述出水筒(1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井泄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型壳(11)上固定有垂直于所述进水筒(12)和所述出水筒(13)设置的连接套(16),所述连接套(16)内转动连接有阀杆(17),所述阀杆(17)穿过所述球型壳(11)并与所述球型壳(11)转动连接,所述阀杆(17)穿过所述球型壳(11)的一端固定在阀瓣(14)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民范南征张波胡峰方利国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武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