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94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属于防汛技术领域,包括上砖体和下砖体,所述上砖体的前侧设置有上凸起,所述上砖体的前侧开设有上进水孔,所述上砖体的内部开设有上排水孔,所述上进水孔连通于所述上排水孔,所述上砖体的下方开设有插槽,所述下砖体的前侧设置有下凸起,所述下砖体的前侧开设有下进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时,当浪潮袭来,此时上凸起和下凸起能够快速消除浪潮,减少浪潮对墙体的冲击力,水从正面冲击墙体,此时水从上进水孔和下进水孔进入,然后从上排水孔和下排水孔排出,从而减少水压,保护墙体,上下砖体直接通过插杆和插槽固定,增加上砖体和下砖体连接强度,从而抵御更大强度的风浪。

A kind of waterproof and wave proof concrete br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
本技术属于防汛
,具体为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和减轻洪水灾害,在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工程运用等方面进行的有关工作。防汛的主要内容包括: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形势预报,洪水水情预报,堤防、水库、水闸、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调度和运用,出现险情灾情后的抢险救灾,非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等在湖边或者海边,大多设置高墙以阻挡风浪对岸边群众和财物的侵袭。现有技术中,大多单纯采用价高或者加厚墙体的方法来增强防浪的效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防浪效果却事倍功半、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单纯采用价高或者加厚墙体的方法来增强防浪的效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防浪效果却事倍功半、不尽人意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包括上砖体和下砖体,所述上砖体的前侧设置有上凸起,所述上砖体的前侧开设有上进水孔,所述上砖体的内部开设有上排水孔,所述上进水孔连通于所述上排水孔,所述上砖体的下方开设有插槽,所述下砖体的前侧设置有下凸起,所述下砖体的前侧开设有下进水孔,所述下砖体的内部开设有下排水孔,所述下进水孔连通于所述下排水孔,所述下砖体的上方设置有插杆,所述插杆卡合连接于所述插槽,所述上排水孔连通于所述下排水孔。其中,所述下砖体的背面上端设置有凸板,所述上砖体的背面下端开设有凸板,所述凸板卡合连接于凹槽。其中,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的前端均设置为三角形。其中,所述上进水孔位于所述上凸起的两侧,所述下进水孔位于所述下凸起的两侧。其中,所述插槽和所述插杆均设置为T型,所述插槽和插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插杆对称分布于所述下排水孔的两侧,两个所述插槽对称分布于所述上排水孔的两侧。其中,所述上砖体的前侧面设置为坡面,所述上砖体的上端向后侧倾斜。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上凸起和下凸起来进行防浪的,在使用时,当浪潮袭来,此时上凸起和下凸起能够快速消除浪潮,减少浪潮对墙体的冲击力。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上进水孔和下进水孔来进行防水的,在使用时,水从正面冲击墙体,此时水从上进水孔和下进水孔进入,然后从上排水孔和下排水孔排出,从而减少水压,保护墙体。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插杆和插槽来增加上砖体和下砖体的强度,在使用时,上下砖体直接通过插杆和插槽固定,增加上砖体和下砖体连接强度,从而抵御更大强度的风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砖体的结构示意简图。图中标记:1、上砖体;2、上进水孔;3、上凸起;4、下排水孔;5、下砖体;6、下进水孔;7、下凸起;8、插杆;9、上排水孔;10、插槽;11、凹槽;12、凸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结合图2和图3,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包括上砖体1和下砖体5,上砖体1的前侧设置有上凸起3,上砖体1的前侧开设有上进水孔2,上砖体1的内部开设有上排水孔9,上进水孔2连通于上排水孔9,上砖体1的下方开设有插槽10,下砖体5的前侧设置有下凸起7,下砖体5的前侧开设有下进水孔6,下砖体5的内部开设有下排水孔4,下进水孔6连通于下排水孔4,下砖体5的上方设置有插杆8,插杆8卡合连接于插槽10,上排水孔9连通于下排水孔4,上凸起3和下凸起7的前端均设置为三角形,上进水孔2位于上凸起3的两侧,下进水孔6位于下凸起7的两侧,插槽10和插杆8均设置为T型,插槽10和插杆8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插杆8对称分布于下排水孔4的两侧,两个插槽10对称分布于上排水孔9的两侧,上砖体1的前侧面设置为坡面,上砖体1的上端向后侧倾斜,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上砖体1放置在下砖体5的上方,然后将插杆8插入插槽10中,此时上砖体1和下砖体5之间通过插杆8和插槽10固定连接,同时上排水孔9连通于下排水孔4,当在浪潮来临时,此时上凸起3和下凸起7能够快速消除浪潮,减少浪潮对墙体的冲击力,水从正面冲击墙体,此时水从上进水孔2和下进水孔6进入,然后从上排水孔9和下排水孔4排出,从而减少水压,保护墙体,插杆8和插槽10增加上砖体1和下砖体5连接强度,从而抵御更大强度的风浪。参照图2,下砖体5的背面上端设置有凸板12,上砖体1的背面下端开设有凸板12,凸板12卡合连接于凹槽11,上下砖体安装完成后,此时凸板12卡合连接于凹槽11,从而对上下砖体连接处的后侧进行防水,防止水渗透至砖体后侧。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上砖体1放置在下砖体5的上方,然后将插杆8插入插槽10中,此时上砖体1和下砖体5之间通过插杆8和插槽10固定连接,同时上排水孔9连通于下排水孔4,当在浪潮来临时,此时上凸起3和下凸起7能够快速消除浪潮,减少浪潮对墙体的冲击力,水从正面冲击墙体,此时水从上进水孔2和下进水孔6进入,然后从上排水孔9和下排水孔4排出,从而减少水压,保护墙体,插杆8和插槽10增加上砖体1和下砖体5连接强度,从而抵御更大强度的风浪。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包括上砖体(1)和下砖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砖体(1)的前侧设置有上凸起(3),所述上砖体(1)的前侧开设有上进水孔(2),所述上砖体(1)的内部开设有上排水孔(9),所述上进水孔(2)连通于所述上排水孔(9),所述上砖体(1)的下方开设有插槽(10),所述下砖体(5)的前侧设置有下凸起(7),所述下砖体(5)的前侧开设有下进水孔(6),所述下砖体(5)的内部开设有下排水孔(4),所述下进水孔(6)连通于所述下排水孔(4),所述下砖体(5)的上方设置有插杆(8),所述插杆(8)卡合连接于所述插槽(10),所述上排水孔(9)连通于所述下排水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包括上砖体(1)和下砖体(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砖体(1)的前侧设置有上凸起(3),所述上砖体(1)的前侧开设有上进水孔(2),所述上砖体(1)的内部开设有上排水孔(9),所述上进水孔(2)连通于所述上排水孔(9),所述上砖体(1)的下方开设有插槽(10),所述下砖体(5)的前侧设置有下凸起(7),所述下砖体(5)的前侧开设有下进水孔(6),所述下砖体(5)的内部开设有下排水孔(4),所述下进水孔(6)连通于所述下排水孔(4),所述下砖体(5)的上方设置有插杆(8),所述插杆(8)卡合连接于所述插槽(10),所述上排水孔(9)连通于所述下排水孔(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防浪引流型混凝土砖,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砖体(5)的背面上端设置有凸板(12),所述上砖体(1)的背面下端开设有凸板(12),所述凸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汉桥魏小华张运华王欣
申请(专利权)人:维特国际新材料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