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9015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管和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结构,所述栽培管的内部空间形成储水腔,栽培管的侧壁开设有种植杯安置孔,所述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管体,外筒体的两端均密封,外筒体侧壁设置有进水孔;所述内管体的上段与外筒体套接,内管体的下段穿过栽培管的底部,内管体的顶端与外筒体的内顶面之间存在间隙,内管体的底端为出水孔。采用该结构的栽培装置,在栽培基质或土壤被浸润后利用虹吸原理自动排水,将水位下降到确保植株不被长时间浸泡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植物从灌溉到排水全过程全自动一体化完成,整体结构简单可靠,大大节约了灌溉和排水成本。

A siphon irrigation drainage integrated cultiv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在植物栽培领域,无论是有土栽培还是无土栽培,灌溉都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按灌溉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喷灌、滴灌和根苗吸水式等方式。目前,大部分容器栽培植物都采用根苗吸水的方式进行灌溉,其具体的过程为:在栽培容器内形成一储水区和一种植区,种植区内可直接填充土壤或基质栽培植物,也可以采用种植杯的形式栽培植物,灌溉时,储水区的水位上涨浸没种植区的土壤或基质,通过根苗吸取水分。对于根苗吸水式的灌溉方式,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是:灌水浸润栽培土壤或栽培基质后,如何避免因水位长时间过高而导致根苗被长时间淹没的问题,因为植株长时间被浸泡可能导致淹死。目前,通常采用相应的水位调节系统来解决该问题,采用水位调节系统,需布置相应的动力型排水结构,整体结构复杂,不利于节约栽培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使其整体结构简单可靠、以便节约灌溉和排水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立架支撑的栽培管,所述栽培管的内部空间形成储水腔,栽培管的侧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储水腔连通的种植杯安置孔,每个种植杯安置孔处均卡接安装有种植杯,种植杯的下段浸入储水腔,种植杯的下段开设有渗水孔或渗水槽,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安装有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结构,所述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筒体安装在储水腔内,外筒体的两端均密封,外筒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内管体的上段密封穿过外筒体的底部且与外筒体套接,内管体的下段穿过栽培管的底部且与栽培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内管体的顶端与外筒体的内顶面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立架支撑的栽培管,所述栽培管的内部空间形成储水腔,栽培管的侧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与储水腔连通的种植杯安置孔,每个种植杯安置孔处均卡接安装有种植杯,种植杯的下段浸入储水腔,种植杯的下段开设有渗水孔或渗水槽,所述储水腔的底部安装有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结构,所述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结构包括外筒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筒体安装在储水腔内,外筒体的两端均密封,外筒体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与储水腔连通的进水孔;所述内管体的上段密封穿过外筒体的底部且与外筒体套接,内管体的下段穿过栽培管的底部且与栽培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内管体的顶端与外筒体的内顶面之间存在间隙,内管体的底端为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灌溉排水一体化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的下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