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89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所述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包括:隔离带,隔离带包括塑性层和加强层;凹槽,凹槽均匀开设于隔离带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具有可适用于对整体结构和栽植造型要求较高的植物,特别适用于花境、模纹花坛的应用,对于草本花卉、匍匐茎类植物及蔓性藤本等植物材料栽植后的根系穿插能起到较好的管控作用,通过隔离带的分隔结构可以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植物材料,按照不同的水分养分比例进行管理能有效缓解植物根系的无限膨胀而导致植物根茎部整体上移,该隔离带能有效降低日常营养成本,材质可弯曲,具备韧性,可承受木槌捶入土壤的力度,且能在以后自动降解,便于控制根系向四周生长。

A root isolation zone for garden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园林栽培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栽植造型要求较高的植物时,需要在植被的生长初期对植被的根系进行控制,以便于后期植被迁移的便利性和存活性,提高园艺植被种植的存活率和移植质量。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园林植被种植时,由于植被与土壤之间没有一个限制植被根系生长的设备,导致植被根系在土壤中随意的延伸和缠绕,增加了物种间除杂、修剪等控制措施,同时随着园林应用品种多样性要求的提高,不同物种需要有不同的水肥管理技术,并且需要避免用于某种植物种植的营养成分散失,这些都间接的提高了植被种植的成本,同时根系的随意缠绕和伸展也影响着后期植被的迁移。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解决了因植被根系的延展而不方便控制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包括:隔离带,所述隔离带包括塑性层和加强层;凹槽,所述凹槽均匀开设于所述隔离带的一侧;凸块,所述凸块均匀设置于所述隔离带的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隔离带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形成楔形的结构,并且隔离带的顶部宽度大于所述隔离带的底部宽度。优选的,所述塑性层和所述加强层采用pla生物降解塑料制备。优选的,所述塑性层本身具有韧性且具有符合根据使用需求的弯曲性并保持一定的刚度,所述加强层具有一定的硬度。优选的,所述加强层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加强层均匀设置于所述塑性层的内部,多个所述加强层上下垂直设置于所述塑性层的内部且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凹槽在使用时位于所述隔离带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凸块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凸块在使用时位于所述隔离带的外侧。优选的,多个所述凸块的表面与多个所述凹槽的内表面相适配,所述隔离带在使用时可形成带状、环状或其他环状的结构。优选的,所述隔离带位于所述凹槽的一侧为竖直状态,所述凸块的表面与隔离带的表面同样为楔形的结构。优选的,所述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隔离带安置于待根系隔离的植物的外侧,凹槽向内,并且隔离带的尺寸较小的楔形部分朝下将隔离带折成所需要的各类形状,将植物罩于隔离带的内侧;步骤2:将罩在植物外侧的隔离带的环状尺寸进行调节,使得隔离罩的围绕尺寸达到植物根系隔离所需的尺寸时,将隔离带上对应的凸块卡入对应的凹槽的内侧,使得隔离带折成环形后的稳定性;步骤3:将环状且卡接后的隔离带的底部抵触地面,通过使用木锥将隔离带锤入待隔离的植物四周的土壤中。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隔离带安插入植物根系的四周后能有效控制植物间根系穿插和栽植后根系的肆意蔓延,能有效保持植物栽植初期的带状结构或造型空间,可适用于对整体结构和栽植造型要求较高的的植物,特别适用于花境、模纹花坛的应用,对于草本花卉、匍匐茎类植物及蔓性藤本等植物材料栽植后的根系穿插能起到较好的管控作用,通过隔离带的分隔结构可以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植物材料,按照不同的水分养分比例进行管理,特别是避免栽植期间同一管养模式对于不同植物所需不同生境的破坏,凹凸结构则能引导向上部生长的根系见光后回缩,能有效缓解植物根系的无限膨胀而导致植物根茎部整体上移,该隔离带能有效降低日常营养成本,材质可弯曲,具备韧性,可承受木槌捶入土壤的力度,且能在以后自动降解,便于控制根系向四周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三维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隔离带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隔离带的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隔离带,11、塑性层,12、加强层,2、凹槽,3、凸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三维结构图;图2为图1所示的隔离带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隔离带的形状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包括:隔离带1,所述隔离带1包括塑性层11和加强层12;凹槽2,所述凹槽2均匀开设于所述隔离带1的一侧;凸块3,所述凸块3均匀设置于所述隔离带1的远离所述凹槽2的一侧,隔离带1安插入植物根系的四周后能有效控制植物间根系穿插和栽植后根系的肆意蔓延,能有效保持植物栽植初期的带状结构或造型空间,可适用于对整体结构和栽植造型要求较高的植物,特别适用于花境、模纹花坛的应用,对于草本花卉、匍匐茎类植物及蔓性藤本等植物材料栽植后的根系穿插能起到较好的管控作用,通过隔离带的分隔结构可以针对有特殊需求的植物材料,按照不同的水分养分比例进行管理,特别是避免栽植期间同一管养模式对于不同植物所需不同生境的破坏,凹凸结构则能引导向上部生长的根系见光后回缩,能有效缓解植物根系的无限膨胀而导致植物根茎部整体上移。该隔离带能有效降低日常营养成本,材质可弯曲,具备韧性,可承受木槌捶入土壤的力度,且能在以后自动降解,便于控制根系向四周生长。所述隔离带1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形成楔形的结构,并且隔离带1的顶部宽度大于所述隔离带1的底部宽度,向下呈楔形,便于打入土壤,隔离带1顶部的尺寸大于底部的尺寸,便于受力锤击。所述塑性层11和所述加强层12采用pla生物降解塑料制备,塑性层11分为四层,中心的两层与加强层12的厚度相同,并且与加强层12之间固定连接,外侧的两层为防护层,防护层在使用时优先与土壤接触并分解,中心的两层与加强层12在防护层完全分解后与土壤接触且开始分解,可以有效的避免塑性层11一次性分解后隔离效果变差,提高隔离带1的隔离效果,其中塑性层11的制备方法:S1:将25~75份的适度交联的聚酯酰胺无规镶段共聚物、20~65份的可再生原料、10~15份的添加剂和5~25份的填料,按配比加入到高速混合中,在60~140℃搅拌10~30min,混合均匀,降温出料,获得可降解塑料;S2:将上述可降解塑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20~220℃反应挤出,得到片材,方便对隔离带的进一步加工;可再生原料采用淀粉、纤维素、木质素等资源的一种或多种;添加剂由10~70份的增塑剂、10~40份的热稳定剂、10~20份的润滑剂和5~20份的抗氧剂;制备可降解塑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在20~30MPa,弯曲强度在10~20MPa,缺口冲击强度30~80kj/m2,通过调节原料的配比,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控制可降解塑料的结构和性能。所述塑性层11本身具有韧性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刚度,可根据使用的需求进行弯曲,方便打入土壤,避免打入时带状结构卷边或褶皱,所述加强层12具有一定的硬度,塑性层11以及加强层12的硬度H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离带,所述隔离带包括塑性层和加强层;/n凹槽,所述凹槽均匀开设于所述隔离带的一侧;/n凸块,所述凸块均匀设置于所述隔离带的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带,所述隔离带包括塑性层和加强层;
凹槽,所述凹槽均匀开设于所述隔离带的一侧;
凸块,所述凸块均匀设置于所述隔离带的远离所述凹槽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带的顶部与底部之间形成楔形的结构,并且隔离带的顶部宽度大于所述隔离带的底部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层和所述加强层采用pla生物降解塑料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性层本身具有韧性且能够根据使用的需求进行弯曲,所述加强层具有一定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园林栽植用根系隔离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付明俊徐慧王建强张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