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893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1:11
本公开涉及一种透水砖,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3),该上表面(3)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4),所述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所述排水槽(4)从所述第一端面(1)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2),所述上表面(3)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所述排水槽(4)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供的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

Permeable br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水砖
本公开涉及道路铺砖
,具体地,涉及一种透水砖。
技术介绍
在城市中,道路一般用阻水材料铺设,例如,不透水砖、或者透水性能不好的水泥砖,或者直接使用水泥、沥青等材料铺设,这种道路会严重影响城市地表的径流情况,路面容易积水,甚至造成城市内涝。相关技术中,人们开始采用具有透水孔隙的透水砖铺设路面,该种透水砖的透水性能好,利于路面积水能够快速渗透。其中,透水砖一般分为两种,即,以固体工业废料、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原料为主制作的陶瓷透水砖,和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制作的非陶瓷透水砖。由于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长时间使用后,透水空隙会被尘土等杂物堵塞,使透水砖的排水性能降低甚至失效,进而容易造成路面积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透水砖,该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透水砖,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该上表面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所述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排水槽从所述第一端面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所述上表面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所述排水槽中。可选地,所述排水槽沿所述纵向方向直线地延伸。可选地,所述排水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透水砖的厚度方向平行。可选地,所述排水槽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所述透水砖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拐角处。可选地,所述排水槽具有L形横截面。可选地,所述上表面构造为向上凸起的曲面。可选地,所述曲面为弧形。可选地,所述曲面的最高点到相邻两个排水槽之间的距离相等。可选地,所述透水砖内形成有至少一个排水通孔,该排水通孔沿所述纵向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可选地,所述排水通孔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排水通孔在所述透水砖的横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地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种透水砖铺设路面,在雨水从引导曲面上流入排水槽的过程中,雨水能够冲刷引导曲面,避免引导曲面被灰尘等杂物覆盖,进而堵塞透水空隙,不利于雨水向下渗透。而雨水以及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灰尘等杂物进入排水槽中,可以及时从排水槽的两端排出透水砖,避免在排水槽中沉积,堵塞透水孔隙,在降雨量大时,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由此,本公开提供的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视砖的主视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透视砖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端面,2-第二端面,3-上表面,4-排水槽,5-排水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时,朝向路面的一侧为下,远离路面的一侧为上;“纵向”是指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垂直的方向。“内、外”是相对于各零部件的自身轮廓而言的。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上述定义仅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公开,不应当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透水砖,如图1至图3所示,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3,该上表面3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4,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排水槽4从第一端面1延伸至第二端面2,上表面3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排水槽4中。这样,使用该种透水砖铺设路面,在雨水从引导曲面上流入排水槽4的过程中,雨水能够冲刷引导曲面,避免引导曲面被灰尘等杂物覆盖,进而堵塞透水空隙,不利于雨水向下渗透。而雨水以及被雨水冲刷下来的灰尘等杂物进入排水槽4中,可以及时从排水槽4的两端排出透水砖,避免在排水槽4中沉积,堵塞透水孔隙,在降雨量大时,容易造成路面积水。由此,本公开提供的透水砖能够减少甚至避免透水孔隙被堵塞,长久的保持良好的透水性能,避免路面积水。具体地,在使用该种透水砖铺设路面时,可以使透水砖的纵向方向与路面的横向方向一致,从而可以使不同透水砖的排水槽4依次相接,进入排水槽4中的雨水、灰尘等杂物可以随着水流排向道路两侧的排水设施,防止降雨量过大及透水砖透水性能下降时造成的路面积水现象。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排水槽4沿纵向方向直线地延伸。直线形排水槽4可以降低雨水流动的阻力,利于灰尘等杂物从排水槽4中排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排水槽4的深度方向与透水砖的厚度方向平行。这里,透水砖的厚度方向与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后的上下方向相一致,也即,排水槽4可以从上表面3朝向透水砖内凹,可以充分利用透水砖的体积,尽量扩大排水槽4的容积,并使得排水槽4的容积最大化利用,提高雨水流量。排水槽4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有多种选择,在本公开中,如图1至图3所示,排水槽4的数量可以为两个,设置在透水砖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拐角处。也即,引导曲面形成在两个排水槽4之间,引导雨水进入两个排水槽4中。透水砖的拐角处的上表面部分和侧面部分均内凹以形成排水槽4,这不仅方便设置排水槽4,还可以使相邻两个透水砖4上的排水槽4相拼接为一个大的排水通道,可以降低雨水流动阻力。可选择地,如图1所示,排水槽4可以具有L形横截面。可以使L形排水槽4的底壁与透水砖的侧面相垂直,而侧壁与透水砖的侧面相平行,这样,相邻两个透水砖的L形排水槽4相邻从而拼接为一个U形排水通道,而且该U形排水通道可以具有平整的底壁,可以增大雨水及灰尘等杂物排出的通畅性,利于雨水及灰尘等杂物流动。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上表面3构造为向上凸起的曲面。这样,透水砖的上表面3圆滑,铺设在路面上后,方便行走,两个排水槽4分别位于曲面的两侧,雨水落在透水砖的上表面3上,可以沿着向上凸起的曲面向下滑落,并将附着在向上凸起的曲面上的灰尘等杂物冲刷下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表面3可以构造为向上凸起的折面,也即,上表面3的顶部可以为平面,而在顶部周围可以形成为倾斜向下并向外的侧面,这样,雨水也可以冲刷上表面3的倾斜侧面部分,当然,这里的平面部分面积要相对小,以避免影响冲刷效果。可选择地,如图1所示,上表面3可以构造为向上凸起的弧形曲面,以形成引导曲面。具体地,该凸起的弧形曲面可以在纵向方向上从第一端面1延伸至第二端面2,两个排水槽4分别位于其横向方向的两侧。这样,透水砖铺设在路面上时,相邻透水砖的弧形曲面和排水砖可以在纵向方向上分别依次相接,雨水从弧形侧面的顶部向两侧底部流动,进入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3),该上表面(3)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4),所述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所述排水槽(4)从所述第一端面(1)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2),所述上表面(3)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所述排水槽(4)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水砖,其特征在于,该透水砖具有上表面(3),该上表面(3)构造有至少两个排水槽(4),所述透水砖具有在纵向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1)和第二端面(2),所述排水槽(4)从所述第一端面(1)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2),所述上表面(3)构造为引导曲面,以能够将雨水引导至所述排水槽(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沿所述纵向方向直线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透水砖的厚度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4)的数量为两个,设置在所述透水砖横向方向上两侧的拐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透水砖,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明利范洁张云富刘梅赖龙隆张朴王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水务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