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75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通过分层放置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逐级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节省了絮凝剂的用量,不仅能处理水中的悬浮物质,还能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降解,对氨氮、TP和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操作运行方便,不出现阻塞现象,运维方便。

A multi-stage integrated water treatment device based on Photocataly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一体化设备主要分三种,一种采用投药剂、物理化学絮凝的方法,主要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且持续使用成本较高;第二种是采用生物的方法,造价较昂贵,效果较为缓慢,占地面积大;第三种是采用MBR膜的方法,造价较为昂贵,需要定期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大大节省了絮凝剂的用量,不仅能处理水中的悬浮物质,还能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降解,对氨氮、TP和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操作运行方便,不出现阻塞现象,运维方便。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通过溢流板由上至下分割成一级溢流床、二级溢流床、三级溢流床、四级溢流床和五级溢流床,所述一级溢流床的左侧面设置有贮药箱,并在贮药箱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一级溢流床上方间隔设置有喷淋器,且所述喷淋器与贮药箱相连通,所述一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二级溢流床底部,且所述溢流口的下方设置有带排泥阀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一级溢流床底部相连通,所述二级溢流床内设置有组合滤料所述二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三级溢流床底部,所述三级溢流床内设置有光催化网,且所述光催化网位于液面以下,所述光催化网的正上方间隔固定有数个人工光源,所述三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四级溢流床底部,所述四级溢流床底部设置有碳素纤维草,所述四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五级溢流床底部,所述五级溢流床底部间隔设置有曝气增氧器,所述曝气增氧器上方设置有生物填料,且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五级溢流床中段,所述五级溢流床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与五级溢流床的溢流口相连通。所述二级溢流床底部设置有带反冲洗泵的冲洗管。所述一级溢流床、二级溢流床、三级溢流床、四级溢流床和五级溢流床的溢流口均设置有拦截网。所述组合滤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平铺的火山石、砾石和活性炭。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数个滚轮。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具备以下优点:1.本技术大大节省了絮凝剂的用量,不仅能处理水中的悬浮物质,还能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降解,对氨氮、TP和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操作运行方便,不出现阻塞现象,运维方便。2.本技术装有可移动的滚轮,能够实现可移动性,运输方便,几乎不存在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通过溢流板由上至下分割成一级溢流床2、二级溢流床3、三级溢流床4、四级溢流床5和五级溢流床6,所述一级溢流床2的左侧面设置有贮药箱2-1,并在贮药箱2-1上方设置有进水管10,所述一级溢流床2上方间隔设置有喷淋器2-2,且所述喷淋器2-2与贮药箱2-1相连通,所述一级溢流床2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9连通至二级溢流床3底部,且所述溢流口的下方设置有带排泥阀的排泥管8,所述排泥管8与一级溢流床2底部相连通,所述二级溢流床3内设置有组合滤料,所述二级溢流,3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9连通至三级溢流床4底部,所述三级溢流床4内设置有光催化网4-1,且所述光催化网4-1位于液面以下,所述光催化网4-1的正上方间隔固定有数个人工光源4-2,所述三级溢流床3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9连通至四级溢流床5底部,所述四级溢流床5底部设置有碳素纤维草5-1,所述四级溢流床5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9连通至五级溢流床6底部,所述五级溢流床6底部间隔设置有曝气增氧器6-1,所述曝气增氧器6-1上方设置有生物填料6-2,且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五级溢流床中段,所述五级溢流床一侧设置有出水管11,且所述出水管与五级溢流床的溢流口相连通。所述二级溢流3床底部设置有带反冲洗泵的冲洗管12。所述一级溢流床2、二级溢流床3、三级溢流床4、四级溢流床5和五级溢流床6的溢流口均设置有拦截网7。所述组合滤料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平铺的火山石3-1、砾石3-2和活性炭3-3。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数个滚轮13。本技术利用溢流板形成逐级溢流的方式形成五层结构,并通过分层放置不同的处理方式,进行逐级处理,达到良好的处理;一级溢流床内设置有与贮药箱连通的喷淋管,贮药箱内溶解有絮凝剂,形成絮凝剂溶液,然后通过喷淋管喷洒至一级溢流床内,形成沉降,将水中的悬浮物量降低,避免后级系统堵塞,沉降后的污泥通过排泥管直接排除,经过沉降后的废水通过溢流管直接通入二级溢流床底部;二级溢流床内由下至上设置有不同密度的火山石、砾石、活性炭,形成组合滤料,进一步过滤水中杂质,同时二级溢流床底部设置有反冲洗阀,经过组合滤料过滤后的废水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三级溢流床底部,三级溢流床内设置有光催化网,并且设置有与光催化网配套的人工光源,形成良好的光催化降解体系,经光催化降解后的废水通过溢流管连通至四级溢流管底部,四级溢流管内的碳素纤维草,经纤维草吸附后废水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五级溢流床的底部,通过生物填料和曝气增氧器对废水进行增氧生物吸附降解,然后有溢流口的出水管排出。拦截网的设置能够将上一级的废水杂质拦截,防止杂质进行下一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大大节省了絮凝剂的用量,不仅能处理水中的悬浮物质,还能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进行降解,对氨氮、TP和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操作运行方便,不出现阻塞现象,运维方便。2.本技术装有可移动的滚轮,能够实现可移动性,运输方便,几乎不存在二次污染。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通过溢流板由上至下分割成一级溢流床、二级溢流床、三级溢流床、四级溢流床和五级溢流床,所述一级溢流床的左侧面设置有贮药箱,并在贮药箱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一级溢流床上方间隔设置有喷淋器,且所述喷淋器与贮药箱相连通,所述一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二级溢流床底部,且所述溢流口的下方设置有带排泥阀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一级溢流床底部相连通,所述二级溢流床内设置有组合滤料所述二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三级溢流床底部,所述三级溢流床内设置有光催化网,且所述光催化网位于液面以下,所述光催化网的正上方间隔固定有数个人工光源,所述三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四级溢流床底部,所述四级溢流床底部设置有碳素纤维草,所述四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五级溢流床底部,所述五级溢流床底部间隔设置有曝气增氧器,所述曝气增氧器上方设置有生物填料,且所述生物填料固定在五级溢流床中段,所述五级溢流床一侧设置有出水管,且所述出水管与五级溢流床的溢流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催化的多级组合一体化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通过溢流板由上至下分割成一级溢流床、二级溢流床、三级溢流床、四级溢流床和五级溢流床,所述一级溢流床的左侧面设置有贮药箱,并在贮药箱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一级溢流床上方间隔设置有喷淋器,且所述喷淋器与贮药箱相连通,所述一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二级溢流床底部,且所述溢流口的下方设置有带排泥阀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与一级溢流床底部相连通,所述二级溢流床内设置有组合滤料所述二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三级溢流床底部,所述三级溢流床内设置有光催化网,且所述光催化网位于液面以下,所述光催化网的正上方间隔固定有数个人工光源,所述三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四级溢流床底部,所述四级溢流床底部设置有碳素纤维草,所述四级溢流床的溢流口通过溢流管连通至五级溢流床底部,所述五级溢流床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雯佳许亮庞治范慧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