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720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具体涉及环保装置领域,包括若干个并列且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离板,各分离板为角板结构其横截面的两边斜向下延伸,两边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且两边因向下延伸的长度不相等而分别构成长直边和短直边,其中,角板结构的短直边与相邻的角板结构的长直边交错设置,角板结构的短直边的端部与相邻的角板结构长直边余有间隙,通气分管的下端设有连接板,通气分管和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块相接,连接板的下端配置有分离板,连接板与分离板的两端通过卡件相接,通气分管采用伸缩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的调节分离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且结构简单,且可降低安装人员劳动强度,进而降低成本。

An anaerobic three-phase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
本技术属于环保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
技术介绍
三相分离器就是一种主要用于生物污水处理中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用以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的机器,能够净化污泥颗粒,在集气室的上部还要设置消泡喷嘴之后,就可以处理污水有严重的泡沫问题,还能尽可能地减少和防止气室产生和积聚大量的泡沫和浮;现有的三相分离器普遍采用多个并排排列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离板,各分离板的横截面均具有斜向下延伸的且长度相等的两边,两边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两相邻的分离板之间的间隙下方安装有反射板;采用此结构增加了安装反射板的步骤,不仅结构复杂,增加了投入成本,并且加大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针对上述不足,现需要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不仅结构简单,且可降低安装人员劳动强度,进而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不仅结构简单,且可降低安装人员劳动强度,进而降低成本。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包括若干个并列且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离板,各分离板为角板结构其横截面的两边斜向下延伸,两边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且两边因向下延伸的长度不相等而分别构成长直边和短直边,其中,角板结构的短直边与相邻的角板结构的长直边交错设置,角板结构的短直边的端部与相邻的角板结构长直边具有间隙,所述通气分管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通气分管和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块相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配置有分离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分离板的两端通过卡件相接,所述通气分管采用伸缩管。优选的,所述卡件呈凹型,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分离板卡合,且所述卡件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卡件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分离板连接;所述卡件对称的设于分离板的两侧,所述分离板的侧面上以及所述连接板的侧面上均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配置在卡件的两侧。优选的,各所述分离板的顶端端部连通有通气分管,各通气分管的出口端分别与由所述罐主体外水平伸入罐主体内并位于所述厌氧分离器上方的通气主管连通。优选的,所述分离板的横截面的两边所形成的所述夹角的角度为50°至95°。优选的,所述夹角的角度为40°至55°。优选的,所述长直边长度为所述短直边长度的1.5至2.5倍。优选的,所述罐主体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圆筒形结构,罐主体上部的径向长度大于下部的径向长度,且罐主体的上部与下部经喇叭状主体连接,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位于喇叭状主体所构成的空间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方便的调节分离板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且可以免去反射板的施工,此方式由于省去了反射板,则减少了施工难度和复杂程度,其结构简单、降低安装人员劳动强度且节约投入成本;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结构图;图中标记为:1、罐主体;2、喇叭状主体;3、长直边;4、短直边,5、通气分管;6、通气主管;7、限位块;8、卡件;9、连接板;10、连接块;11、分离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所述通气分管5的下端设有连接板9,所述通气分管6和所述连接板9之间通过连接块10相接,所述连接板9的下端配置有分离板11,所述连接板9与所述分离板11的两端通过卡件8相接,所述通气分管5采用伸缩管;通过通气分管5的伸缩可调整分离板11的高度,通过卡件8的连接可便于连接板9和分离板11的拆合;厌氧三相分离器包括多个并列且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离板11,各分离板11为角板结构其横截面的两边斜向下延伸,两边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且两边因向下延伸的长度不相等而分别构成长直边3和短直边4,角板结构的短直边4与相邻的角板结构的长直边3交错设置,且交错的短直边4与长直边3沿罐主体1的轴线向下的投影具有相互重叠的部分。角板结构的短直边4的端部与相邻的角板结构长直边3具有间隙,用以构成絮凝的污泥由间隙沿长直边3滑入罐主体1下部。当污水内的有机物与罐主体1内部的厌氧菌发生反应生成沼气,沼气携带絮状污泥上升,其一部分撞击在厌氧三相分离器的下部,且由于构成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板11的横截面为具有长直边3的结构,增大了带絮状污泥的沼气与厌氧三相分离器的接触面积,进而使沼气与絮状污泥得到充分分离,提高了厌氧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率,实现传统三相分离器的反射板的作用。所述卡件8呈凹型,将所述连接板9和所述分离板11卡合,且所述卡件8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卡件8将所述连接板9和所述分离板11连接;所述卡件8对称的设于分离板11的两侧,所述分离板11的侧面上以及所述连接板9的侧面上均设有限位块7,且所述限位块7配置在卡件8的两侧;通过限位块7将提高卡件8的牢靠度;分离板11的顶端端部设有通气分管5,通气分管5的出口端分别与罐主体1的通气主管6连通,分离板11分离出来的沼气,由通气分管5汇合至通气主管6并输送出罐主体1,确保厌氧三相分离器内余有空间,进而使沼气持续被分离出来并输送出罐主体1,避免沼气滞留在罐主体1内,使罐主体1压力变化,进而影响携带絮状污泥的沼气上升。为了确保分离板11的分离效果,以便于污泥由间隙顺利滑落而不滞留,分离板11的横截面的两边所形成的夹角的角度为50°至95°,投入生产中效果较佳的夹角范围为40°至50°;长直边3长度为短直边4长度的1.5至2.5倍。部分生化性较好的污水,处理负荷较高,沼气产气量及进水流量较大,且厌氧三相分离器部位占用一定空间,造成厌氧三相分离器过水缝出水流速过大,若减少厌氧三相分离器分离板11的数量,为提高收集气体的效果,故要增加三相分离区的高度,因此会减少罐主体1内的有效接触容积,为了提高装置效率,将罐主体1顶部呈外开式,罐主体1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圆筒形结构,且罐主体1上部直径大于下部的,且罐主体1的上部与下部通过喇叭状主体2连接,所述厌氧三相分离器位于喇叭状主体2所构成的空间内,部分污泥由喇叭状主体2内侧下滑;罐主体1上下直径不一,达到降低过水缝至合理流速及沼气释放速度,且罐主体1上端直径大,可使相同容积的反应器高度大大减少,进而可降低泵的功耗,提高三相分离效果。如图1所示,相邻分离板11之间长直边3与短直边4依次循环而设,分离板11的长直边3靠近该侧的喇叭状主体2,分离板11与对侧的喇叭状主体2之间构成一个空白区域,通过配置与分离板11相似的结构进而实现,该结构与分离板11不同在于其横截面的两边与分离板11的短直边4长度相等,进而将空白区填补,确保了三相的分离效果。工作原理如下:通过通气分管5的伸缩可调整分离板11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通过卡件8的连接可便于连接板9和分离板11的拆合;通过限位块7将提高卡件8的牢靠度;当罐主体1内部产生沼气,沼气掺杂絮状的污泥往上升,一部分碰到厌氧三相分离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列且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离板,各分离板为角板结构其横截面的两边斜向下延伸,两边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且两边因向下延伸的长度不相等而分别构成长直边和短直边,其中,角板结构的短直边与相邻的角板结构的长直边交错设置,角板结构的短直边的端部与相邻的角板结构长直边余有间隙;通气分管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通气分管和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块相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配置有分离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分离板的两端通过卡件相接,所述通气分管采用伸缩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并列且同一水平面上的分离板,各分离板为角板结构其横截面的两边斜向下延伸,两边相交所形成的夹角朝上,且两边因向下延伸的长度不相等而分别构成长直边和短直边,其中,角板结构的短直边与相邻的角板结构的长直边交错设置,角板结构的短直边的端部与相邻的角板结构长直边余有间隙;通气分管的下端设有连接板,所述通气分管和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连接块相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配置有分离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分离板的两端通过卡件相接,所述通气分管采用伸缩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呈凹型,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分离板卡合,且所述卡件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卡件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分离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厌氧三相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对称的设于分离板的两侧,所述分离板的侧面上以及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东蛟夏明坤赵永志衡胜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环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