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57 阅读:7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由一个哺料层构成,哺料层的上侧结合有一个上层梭罗织网,下侧结合有一个下层梭罗织网,上层梭罗织网、哺料层和下层梭罗织网通过缝纫方式固定,下层梭罗织网上粘附有衬纸,哺料层中分布有草籽,哺料层由粉碎后的植物秸秆以及玉米壳、椰壳丝和麻丝混合构成。植物秸秆含有丰富有机物,和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为草籽提供丰富的营养。所生产的无土草坪植被毯可用筒卷方式运输到施工现场,直接铺设成草坪。克服了传统草坪有土移植栽培所存在的缺点,保护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技术,尤其涉及植被栽培工艺,特别是一种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及其生产技术。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草坪植被栽培方法主要是有土草坪移植法,有土草坪移植法的主要特征是先在一片土地上将草坪按需栽培成活,待草坪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再连土带草切割成块,并铲切下来转运到目的地,然后拼接成片,养植成活。有土草坪植被移植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荒脊土地,要铺设1平方米的草坪至少需要移植铲切掉1平方米以上的草坪,铲切掉草坪后的土地表面失去有养层面,下层土地荒脊;2,运输困难由于这种方法需要连土带草一起运输,运输量大,而且一路扬土撒泥,带来环境污染;3,用水量大,由于是二次栽培,所以用水耗费大,并且相对成活率低,成本高。现有技术中另有一种草坪栽培的方法是无土营养草坪移植法,无土营养草坪移植法的主要内容是在有孔塑料布上铺设一层沙,再撒上高密度的草种,其密度是一般育草撒种的2倍以上,然后施以营养料,如尿素等,等草长到草根密密麻麻的缠绕在一起后再铲切下来一片一片的移植到目的地铺设,这种方法的培养成本高,草种耗费大,移植时根茎损伤多,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由一个哺料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哺料层的上侧结合有一个上层梭罗织网,所述的哺料层的下侧结合有一个下层梭罗织网,所述的上层梭罗织网、哺料层和下层梭罗织网通过缝纫方式固定,所述的下层梭罗织网上粘附有衬纸,所述的哺料层中分布有草籽,所述的哺料层由粉碎后的植物秸秆混合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由一个哺料层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哺料层的上侧结合有一个上层梭罗织网,所述的哺料层的下侧结合有一个下层梭罗织网,所述的上层梭罗织网、哺料层和下层梭罗织网通过缝纫方式固定,所述的下层梭罗织网上粘附有衬纸,所述的哺料层中分布有草籽,所述的哺料层由粉碎后的植物秸秆混合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哺料层中混合有粉碎后的玉米壳、粉碎后的椰壳丝和粉碎后的麻丝,所述的植物秸秆由麦杆、或者稻杆、或者麦杆和稻杆构成,其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植物秸秆占总质量的74.5-75.5%,玉米壳占总质量的11.5-12.5%,椰壳丝占总质量的7.5-8.5%,麻丝占总质量的4.5-5.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哺料层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如下植物秸秆占总质量的75%,玉米壳占总质量的12%,椰壳丝占总质量的8%,麻丝占总质量的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罗织网由复数个经向的线结构和复数根纬向的线带构成,任意一个经向的线结构均由两个经向的线带连续地相互交叉构成,纬向的线带从经向线带交叉后构成的环形部位中穿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罗织网由麻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天文
申请(专利权)人:洛基山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